很多人都有體檢的經曆,體檢當天不要吃東西,空腹來體檢。體檢為什麼不能吃東西?空腹體檢有什麼根據?這是衆多受檢者非常關心的問題。今天小微就給大家科普一下空腹體檢的相關信息。
為什麼要空腹體檢?
第一,空腹體檢主要是防止進食後對一些空腹項目檢查造成影響或幹擾,導緻檢查結果不準确或誤診等。其中空腹項目主要包括抽血、空腹血糖、腹部B超、胃部檢查等。
第二,進食後食物會分解為小分子進入血液,使血液渾濁難以看清,各項檢查指數可能會出現偏差,對檢查結果有很大影響。
第三,進食後膽囊會釋放膽汁,會有大量氣泡産生,對B超影像會有很大幹擾,檢查起來就有困難了。
第四,餐後血糖會高于空腹血糖,這對于血糖是否正常很難判斷。
第五,進食後胃部要進行消化工作,會釋放大量的液體,這樣就很難對胃裡的正常環境進行具體分析了。
空腹就是餓一頓?
體檢所說的空腹不是餓一頓這麼通俗的理解,空腹标準為8-14小時(過夜)無熱量攝入,即抽血前一天晚上,按平時的生活習慣,正常吃晚飯,但不吃夜宵,第二天早晨不吃早餐進行檢查。
空腹時間以過夜8-14小時為宜,但如果空腹時間達到18小時以上,機體就會處于輕度饑餓狀态。在饑餓狀态下就不是在統一标準下進行對比了,測出來的結果不能作為診斷的參考了,如血糖受饑餓影響很大。
因此要把握好空腹的合理時間,空腹采血的合适時間應該是早上7:30-9:30之間,不宜超過10點。若空腹時間太長,雖然仍是空腹血,但由于體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響,可使血糖等指标發生變化,不能反映平時的水平,從而失去化驗的意義。所以,空腹的時間并非越長越好,早晨體檢還是宜早不宜遲。
哪些項目需要空腹?
采血項目:采血項目需要空腹,特别是血糖、血脂、腎功、肝功、血流變等項目進餐後會影響各項檢查的數據指标,從而影響體檢結果的準确性。
尿常規:進食含糖高的食物會對尿糖造成影響,所以需要空腹。
C13或C14:檢測幽門螺旋杆菌,進食以後胃部有食物雜質會影響體檢結果。
腹部超聲:如果檢查前進食,尤其是進高脂肪餐後,膽囊就會收縮以分泌膽汁促進食物消化,進食後胃腸蠕動加快,胃腸氣體增多,檢查時就不能清晰、準确。
全身熱成像:此項是利用紅外線的原理,進行全身掃描,感知各髒器溫度,從而對異常部位進行定位,喝水或者進食都會使身體溫度受到幹擾。
膠囊内鏡:此項檢查是口服一粒膠囊,膠囊在體内拍攝整個胃腸道情況,然後随人體代謝排出,因此,檢查前需要空腹,不然會影響檢查效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