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的冷知識, "河馬屎詩"。
沒錯,這是一條有味道的視頻。素有"非洲血河"之稱的馬拉河,每到漲水的四五月份,就會有成千上萬的魚類莫名其妙的死亡。河面河岸死魚橫斜,腥臭無比,慘狀年年如此,從無例外。
馬拉河死魚
人們就納悶了,怎麼一漲水魚就死了呢?總不能水多淹死的吧?這也太奇怪了。
最終人們經過長年三年的研究,終于确認殺魚兇手,竟是日日夜夜潛伏在馬拉河,以河為家的河馬!
馬拉河河馬
河馬大家都知道,成年河馬體重三噸多,身長能達四米,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家夥。可它是吃草的,它也不吃魚呀?死魚跟它能有什麼關系呢?
真相竟是河馬間接害死了這些魚們!
河馬
一隻健康的河馬一天,大概能吃下一百五十公斤的食物。它吃得多拉得也多,每隻河馬都堪稱一個大型水陸兩栖移動式造糞機器,據統計馬拉河中大約栖息了4000隻河馬,它們每天都要排出8500公斤的糞便,在河流中能蔓延100公裡長的河道,放眼望去滿是"翔~飄~飄~"啊!
馬拉河
可能有人要說了,那這魚是被翔熏死的喽!
事情可沒那麼簡單,人們通過對河馬聚居地和附近其他河段水樣的檢測,發現這些水域嚴重缺氧,另外還存在大量的氨氣、甲烷、硫化氫及其他化學物質,究其原因就是大量微生物在分解河馬糞便的過程中,消耗了太多水中的氧氣,同時又産生了多種有毒氣體,共同導緻了大量魚類的死亡。
河馬
那麼問題又來了,河馬這貨天天在河裡造糞,為什麼隻有四五月漲水的時候,魚才會大量死亡呢?
原來河馬體型大噸位大,平時整天都泡在水裡,水少的時候浮力有限,它活動不開,拉得範圍小,影響也小。到了雨季,大量雨水進入河馬水池,河馬就會攪動腐爛的淤泥,就像沖廁所一樣,把這含氧量極低的污水沖向下遊,污水彙入魚類的栖息地,導緻整個流域含氧量集聚下跌,魚類不幸窒息而亡。
非洲
研究院由此還發表了一篇論文,《河馬排洩有機物質導緻下遊河流缺氧和魚類死亡》,至此,這篇河馬屎詩就此完結。
通過這種方式,以馬拉河映射其他河流,在早期人們獵殺猛犸、野牛等其他大型動物之前,這些河流怕也是一條條死亡河流,充滿了糞便,許多水栖生物窒息死亡。
嗯~~~不敢想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