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父母一定要懂得心理學效應嗎

父母一定要懂得心理學效應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3 07:19:43

父母的自我、成人的自我和兒童的自我是《人生腳本》的作者,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提出的概念,暢銷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一書中曾引用這個概念進行心理分析。

父母一定要懂得心理學效應嗎(心理學10個關于我)1

1、父母自我

除了那些從小失去父母、或者像留守兒童一樣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的人,絕大部分人從嬰兒到成人的過程中,父母都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産生着最深刻的影響。甚至,父母不在身邊的人也深受影響,“不在”即是影響。

在孩子眼中,父母無所不知,給了他們生命,照料、指引他們,毫不誇張地說,父母對孩子來說是上帝一般的存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在各個方面打上父母的烙印。這些烙印的形成有的是對父母的模仿——模仿父母說話的語言、語氣和方式,就像一個總是罵娘的父親總有一個會罵人的孩子;模仿父母的行為和接人待物的方式等等。

還有一部分烙印在和父母長久的互動中形成,一個經常被父母辱罵的孩子容易變得自卑,一個被父母寵溺的人容易變得嬌慣,一個被父母忽略的人極度缺乏安全感。一個人的性格和性情本來就有父母的遺傳因素,再加上父母養育方式的影響,身上自然有許多父母的影子。

這些來自父母烙印的總和就是一個人身上的“父母自我”部分。

父母一定要懂得心理學效應嗎(心理學10個關于我)2

心理學上的代際遺傳通常指上一代的情感模式在下一代身上重演。在充滿混亂原生家庭長大的人,不但婚後在新生家庭中容易問題百出,在養育下一代時也會不自覺地将自己原來的教育方式代入,而發生代際遺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個人身上不良的“父母自我”在無形中起作用。識别、辨析和改善“父母自我”中的不良成分,是隔斷悲劇性代際遺傳的有效手段。

2、成人自我

正如我在上文叙述的那樣,心理學中有大量因為父母壞的教養方式造成創傷的案例,有很多父母無形中對孩子實行控制、情感勒索、忽略,以緻于有人提出“父母皆禍害”的論調,帶着這種論調去學習心理學,隻會加深對父母的怨恨,曾經有一位北大畢業,後來又在美國拿到心理學碩士的男子,寫下對父母控訴的“萬言書”,把自己的一切不幸都歸咎于父母。

事實上,從個體有獨立意識,尤其是有獨立生活能力之後,父母的影響相對會削弱,“成人自我”顯現出來,很多選擇和決定是由自己做主的。“成人自我”指一個人成年後,通過自身經曆和學習發展出來的,具有自主能力的自我。

比如同樣被父母打擊式教育的兩個人,長大後,一個人保持了一貫的自卑和懦弱,另一個人不斷自我覺察、反省和克服父母給自己造成的傷害,取得成就。

“成人自我”不斷強大起來才有可能戰勝“父母自我”,強大的成人自我認為在成長的路上,自己有自主的權力,自己的選擇自己承擔後果,而不是把責任都歸咎在父母和環境身上。

父母一定要懂得心理學效應嗎(心理學10個關于我)3

3、兒童自我

近幾年流行心理學界流行兩個名詞,一個是榮格提出的“内心的小孩”,一個是我國心理學者武志紅提出的“巨嬰”,“内心的小孩”是被傷害的小孩,脆弱而悲傷,“巨嬰”是被溺愛的小孩,任性而暴躁。兩個小孩結合起來大緻上就是一個人身上的“兒童自我”,即成年人心理上保留的兒童特征。無論是脆弱還是任性都和成年狀态不符,以成年之身加以兒童的行事方式,自然在成人的世界裡舉步維艱,所以,對于自己身上的“兒童自我”部分,應該關懷和約束,使其成長為成人狀态,才能在現實生活中過得好。

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和兒童自我不是絕對分割的,而是互相影響,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以成人自我為主導,讓成人自我戰勝父母自我,讓成人自我呵護兒童自我。

下篇介紹“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