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任何人來說,姓名代表着自己,姓氏則是代表着家族,在華夏曆史長達五千多年的曆史長河中,姓氏的概念影響深遠。問題在這時候就出現了,姓氏的源頭是什麼呢?
很多朋友可能會想到《百家姓》,但實際上,百家姓也是經過上千年的曆史演變才最終形成,真正的姓氏源頭應該是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姞。這些姓氏最終演化出了哪些姓氏,每個姓氏又有什麼樣的曆史故事?
姚氏妫氏
傳聞姚氏源自于三皇五帝之一的帝舜,他本身在曆史的記載中有兩個姓氏說法,一個是他本身就姓姚,還有就是妫姓,其實沒有什麼區别。由于華夏遠古部落時代由母系社會為源頭,所有姓氏都會被加上女字旁。
帝舜原名為姚重華,因為其生于姚墟,他的後代們也開始将其作為姓氏,去表達自己對帝舜的尊重與崇拜。其次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姓妫,這是因為帝舜有一位名叫“癸”的妻子,這個字在遠古時期演化到現在,可以寫作“兆”,也可以寫作“為”,所以姚姓和妫姓都可以看作是一個祖先。
姞氏
華夏原始社會主要以部落制度分布,著名的黃帝會賜予優秀的部落領導人姓氏,姞氏就是其中之一。因為對黃帝的崇拜,也有一些沾親帶故的關系,這些被賜予姓氏的部落主的後人便認為,自己就是黃帝的後人。
在上千年的演化下,姞氏在父系社會到來之後,被去掉了女字旁,成為了吉氏,之後在各個朝代都有發展,嫁入了外戚的因素在,最終衍生除了燕、楊、尹、魯等姓氏。
嬴氏
提起嬴氏,很多朋友都會想到那位因為太過于相信自己的力量,舉起千斤巨鼎結果把自己給砸死的嬴蕩。再往前一點,周朝初期時段,嬴氏被當時的王族分配了一個任務,那就是養馬,不過這依然不是嬴氏的源頭。
推到遠古時期,嬴氏祖先是華夏族的部落首領,名叫臯陶,随着商朝建立,嬴氏開始擔任朝廷官員,隻不過當時并沒有獲得要職,到了周幽王作死,朝政荒廢導緻都城遷移,來到了春秋時期後,才開始有了苗頭。
由嬴氏衍生出來的,由秦、趙、馬、葛等姓氏,在春秋時期的趙國和秦國,嬴氏乃是國姓,如今雖然嬴姓的人并不多,但是其衍生出來的姓氏幾乎都是大姓。
姒氏現在的姒氏人極少,但它絕對是華夏曆史姓氏繪卷上,無法忽視的重點!帝禹作為夏朝的建立者,他對于中國曆史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姒為當時夏朝的國姓,以它為主體,衍生出了極為龐大的姓氏根枝。
例如夏、相、鮑以及曾姓,這些姓氏在未來的上千年中,又衍生出了其他的姓氏。作為我國古代曆史中,第一個有迹可循的王朝,夏朝将姓氏的概念,耕種在了每一個華夏的子民心中,生生不息。
如今在國内依然還能找到姒姓的百姓,他們大多數在紹興禹陵村生活,傳聞那是帝禹的埋身之所,姒姓者世世代代守護者他們的君王,表現了自己骨子裡的忠誠。
妘氏妘氏乃是火神祝融後代的姓氏,祝融乃是五行神之一,有着高超的法力,後代們在祝融的帶領下,開始建立部落國家,但是在最初并沒有壯大起來。
夏朝和商朝時期,妘氏百姓就很少,到了周朝後,也僅存在于一些小國家,就比如說夷國、偪陽國,在周朝700多年的國祚中,幾乎不存在什麼影響。
不過随着時間的推移,還是衍生出了許多常見的姓氏,就比如說董、彭、曹等姓氏,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不太常見,很有文化色彩的姓氏,就例如芈、斟、秃、己。
相對于其他的遠古神仙的後代,火神祝融的後代在曆史的進程中表現的非常低調,但依然憑借着沉穩的做事風格,在如今将衍生出來的姓氏發揚光大。
姜氏
在遠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領頭人,就是傳說中的炎帝,姜子牙就是部落後人,到了纣王統治商朝的時間裡,民不聊生,舉國皆有怨氣,姜子牙以雷霆手段,幫助周文王完成了平推商國之舉。
自纣王下台,周朝建立之後,姜子牙作為開國重臣,被賜予封地齊地,春秋五霸之一也就在此時有了前身。然而因為三家分晉以及田氏代齊這兩件事,春秋過度到了戰國時期,齊國的消失導緻姜姓者逃亡,去到了各個國家。
随後姜姓也就開始衍生出其他的姓氏,比較典型的就有呂、謝、龔、許這樣的單姓,以及東郭和淳于、高堂、子雅、公牛等複姓。如果沒有田氏代齊這樣的情況發生,齊國過度到了戰國時期,也許如今我國姜姓人口将會達到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
姜姓據統計一共衍生出了112個姓氏,可見其影響深遠,姜子牙作為将姜姓發揚光大的偉人,将會永遠被後輩銘記。
姬氏姬姓原本為黃帝自己的姓氏,當然在曆史的記載中,也有公孫和巳姓的說法,姬姓可能是母系社會建立之後才改姓的。自周王朝建立後,翻看每一個周天子,我們會發現他們都是姬姓,可以說他們就是偉大黃帝的傳人。
由于當時中央集權制度沒有誕生,分封制度盛行,周朝分封出去的各個諸侯建立了不同的國家,典型的就是吳國、鄭國、秦國、韓國、魏國、晉國等,這些被周王朝封出的國家,很多百姓以及主公都會将自己的姓氏改為國姓。
這些國姓在未來的時間裡,又衍生出了多種姓氏,數量高達恐怖的411個,而這411個又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繼續衍生,甚至可以說,姬姓氏華夏姓氏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源頭意義的姓氏。
小結
雖然如今大部分的始祖姓氏都變得冷門,但是作為華夏傳人,我們都是一家人,曆史的魅力就在于此,從小到大,從點到面,不論如何研究,我們不能忘本,不能忘記姓氏文化對于華夏文化傳統的重要性,這是我們的根,更是靈魂深處的港灣!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