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感統訓練可以提高專注力,那到底是怎樣進行的呢?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專注力。
什麼是專注力?專注力是指一個人專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态。
很多人會把專注力理解為是人的一種态度,也有人把它理解為單獨的一項能力,這些理解其實都是片面的。
專注力是認知活動的動力功能,認知活動包括聽知覺、視知覺、記憶、思維、想象、執行、反饋等活動。認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推動力,正是專注力。
什麼是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是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簡單理解就是大腦接受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覺和本體覺傳遞來的信息後,進行加工處理并指揮身體做出反應的能力。
可以說,感覺統合能力是個體進行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礎,是我們學習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石。
而感統失調,就是大腦和身體在配合過程中出現了不協調的情況。
比如有的孩子喜歡光腳在地上走,無論怎樣都不肯穿襪子;有的孩子穿非純棉的衣服就會覺得紮。
再比如有的孩子聽覺十分敏銳,上課時可以聽到操場上的任何動靜;而有的孩子卻可以很好地調節自己的注意力,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活動中。
這種感受發展上的差異,對孩子的專注力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我們就需要通過感統訓練,把孩子的感覺調整到一個恰當的程度,讓他對外界的各種刺激産生恰當的反應,從而促進專注力的良好發展。
感統訓練如何提高專注力?前面我們說,隻有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協調配合後,才能保持良好的專注力。
這就要求孩子的底層能力(感覺系統的發展)足夠穩定,他高階的手眼協調、姿勢控制、情緒管理、視聽能力、生活自理以及學業表現,才能獲得更順暢的發展。
而感統訓練就是以感覺統合理論為指導,以相關器材為載體,由專業的感統訓練師以遊戲的形式帶着孩子們進行攀、爬、跳、躍等各種活動,從而實現大腦與身體各種機能的聯系與協調,促進兒童大腦與體魄的發育。
在遊戲過程中,孩子們在自願、快樂的前提下進行動作,訓練師通過孩子的表現觀察其能力的變化,進而不斷更新訓練方案,使其更适合孩子的能力水平。
另外,感統訓練着眼于訓練平衡能力和大肌肉群協調能力,注意力訓練着眼于提高神經系統的自律性和律動能力。
所以,想要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注意力,就需要給孩子進行專業、有效的感統訓練,并結合針對性的專注力訓練,才能達到提升孩子學習能力及綜合能力的目标。
哪些感統遊戲利于專注力發展?
觸覺方面
面無表情(2歲半以上)
家長和孩子相對而坐,然後互相撓癢癢,看誰能忍住不笑。可以促進孩子觸覺的發展。
翻滾遊戲(3歲以上)
在家裡鋪上軟墊,讓孩子在軟墊上進行翻滾,注意這裡是左右翻滾,不是向前滾翻,對觸覺、動作平衡、協調都有幫助。
走腳印(3歲以上)
家長在地上擺上鞋墊,注意不同的距離和角度,也可以畫出不同的腳印,讓孩子沿着腳印行走,鍛煉孩子的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
袋鼠跳一跳(4歲以上)
家長準備兩個布袋,和孩子一起站到袋子裡,雙手抓住袋子的邊緣,身體向上并向前縱躍,與孩子比賽看誰先到達終點。也可以設置不同的路線,來促進孩子前庭功能的發展。
獨腳凳(3歲以上)
讓孩子靜坐在獨腳凳上,保持平衡,也可以用勺子托住乒乓球後慢慢旋轉獨腳凳,促進本體和平衡能力的發展。
跪坐大龍球(5歲以上)
讓孩子坐或者跪在大龍球上,通過本體覺來保持平衡,這個難度稍大,适合5歲以上的孩子。
小小模仿家(3歲以上)
讓孩子閉上眼睛,仔細聽家長的拍手、敲鼓、敲碗或其他發出聲音的動作,讓孩子模仿聲音、數量和輕重。鍛煉孩子的聽覺區辨和記憶能力。
聽聽是什麼(4歲以上)
家長在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裝上黃豆、小米、紅豆之類的物品,然後讓孩子閉眼搖晃瓶子,通過辨别聲音來判斷是什麼東西,提高孩子的聽覺區辨能力。
抛接遊戲(3歲以上)
家長從不同的角度給孩子扔氣球或皮球,讓孩子接住後再扔回給家長,可以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雙側化、視覺追蹤等能力。
追蹤撲克牌(4歲以上)
取出4張撲克牌,背面朝上列成一排,讓孩子選出一張牌然後背面朝上放回原位。家長打亂牌的順序,讓孩子找出剛才那張牌。
如何衡量孩子專注力?最後給大家一個粗略的計算公式,幫助衡量孩子的專注力集中程度:
孩子的專注時間(以分鐘為單位)=孩子的年齡×(3~5)
比如一個5歲的孩子,他的專注力時間計算為“5×(3~5)=15~25(分鐘)”。
也就是說一個五歲的孩子,他能夠主動注意時間約為十五分鐘左右,如果低于這個數值,那他的注意力有可能就是偏短暫。
當然這個隻是作為參考,更關鍵的還是要給孩子做針對性的感統和專注力訓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