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城鎮仁厚村的黃粉蟲養殖基地内,推開大門,熱氣撲面而來,房裡兩排木架上整齊地碼着七千多個木盒子,盒子裡飼養的黃粉蟲爬動時發出沙沙的響聲。
不用外出打工,廠房公司提供,靠着這些身長不足4厘米的黃粉蟲,不出遠門也能發家緻富!在仁厚村,小小的黃粉蟲可是許多貧困戶口中的“黃金蟲”。
家住仁厚村的李紅霞,今年49歲,因腿腳不便,既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也沒什麼技術傍身,生活很是艱難。今年,在鎮、村幹部的幫助指導下,開始到黃粉蟲基地務工。
黃粉蟲,因為蛋白含量高,營養豐富,有濃香特點,外國人制作面包時,要将黃粉幹蟲粉碎後加入面包中,不僅味道鮮香可口、營養價值高,還有提高抵抗力和降低血脂等功效,所以被稱作面包蟲。此外,黃粉蟲也可做天然飼料,用于家禽等多種禽獸的養殖,市場前景廣闊。基地負責人張小衛介紹,“今年黃粉蟲能賣10元左右一斤,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一千多斤”。
談起當初為何選擇養殖黃粉蟲來帶動貧困戶緻富的原因,張小衛說出了其中的奧秘,“養殖黃粉蟲投資少,沒有特殊養殖條件,後期精加工可用于航空潤滑油、高蛋白粉和鈣粉等,利潤也很可觀。”
黃粉蟲需要吃南瓜、冬瓜、白菜等蔬菜,養殖基地每天需要蔬菜800公斤。村民史會何為黃粉蟲養殖基地提供了12噸南瓜,通過種植蔬菜也能增收緻富。
從事黃粉蟲養殖多年,從飼養技術到産品銷路再到副産品的循環利用,張小衛全部“門兒清”。看到黃粉蟲的需求缺口不小,而且門檻也不高,基地裡技術免費教、蟲子幫着賣,所以很多人都跟着他一起搞起了養殖。
談話間張小衛規劃起了明年的打算。“明年黃粉蟲養殖基地準備為貧困戶建立小車間,5至6戶承包一個小車間,公司投資廠房,貧困戶隻需要經營,每年有5萬元左右的收入。等基地全部建成後通過種植蔬菜、務工等方式帶動周邊百餘名群衆脫貧緻富。”(文/周偉星 圖/田義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