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會近視嗎?
古人也會近視,但概率遠低于今天。原因很簡單:第一,古代識字率低,讀書的人少,眼部疲勞的風險小;第二,古代沒有電,油燈、蠟燭也貴,多數人不會熬夜讀書(螢囊映雪、鑿壁偷光畢竟是少數);第三,古代沒什麼對眼睛有害的電子産品;第四,古人用毛筆寫字,眼睛離紙筆遠······
唐宋之前,近視是富貴病,有條件讀書的世家子弟才會近視,貧苦農民的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哪裡會近視;唐宋之後,印刷術發達,科舉制興起,老百姓的兒子也能讀書了,近視的人不斷增多。
周文王是曆史上第一個近視的名人。《史記》記載,孔夫子視周文王為音樂偶像,曾稱贊道:
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而誰能為此也。
什麼是“眼如望羊”?東漢《釋名》給出權威解釋——“遠視茫茫”,翻譯成白話就是“遠的地方看不清”,這不就是近視嘛!“文王拘而演周易”,想想周文王他老人家囚居羑裡,鼻尖緊貼文字鑽研《易》,就覺得怪不易的。
韓非子“目不喪明”,韓愈“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司馬光“不能遠視”,陸遊“老去觀書澀如棘”,紀曉岚“目系短視”······這些都是近視的症狀。
影視劇中的紀曉岚
因為近視,古人還鬧了不少笑話,比如:
歐陽修的《朝中措》中有“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句。蘇轼讀到後,幽幽地說:“永叔短視。”什麼意思?就是“歐陽修近視”。原來,歐陽修住在平山堂,推窗可見青山,又是“晴空”,絕不會是“山色有無中”。唯一的合理解釋就是歐陽修近視。好端端的詞,被蘇轼一解釋,意境打了折扣,笑點卻多出不少,傳為文學史上的趣談。
古人近視怎麼辦
戴眼鏡、做激光手術······古人沒有這些技術,近視了怎麼辦呢?主要有三種辦法:
藥物治療。早在先秦時期,醫家就緻力于用藥物、針灸等辦法治療近視。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記載了70餘種治療近視的藥物,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提出了81種治療眼病(包括近視)的方法,宋代窦漢卿《針灸标幽賦》中有針灸治療眼疾的記載······不過,小編提醒大家:以上藥物、藥方隻能緩解眼部疲勞,輔助假性近視的恢複,并不能治愈真性近視。
他人代讀。北宋文壇有兩大逸聞:王安石不洗澡、歐陽修近視。葉夢得把這兩件事記錄在《石林燕語》中,還說歐陽修“常時讀書甚艱,惟使人讀而聽之”。歐陽修身居高位,他看不清文字,就讓書童讀給他聽!這種做法太過奢侈,大部分書生是沒有這種條件的。就像很多明星炫耀自己不用手機,其實他們凡事有助理代勞,當然可以不用手機。這種做法終究隻是少數人的專利。
架上眼鏡。古人很早就發現了鏡片與視力的關系,漢代《淮南萬畢術》記載了取火、映物的鏡片,南京郭家山晉墓中出土過外凸的水晶鏡片,北宋司法官員史沆也用水晶鏡來閱讀卷宗······現代意義的近視鏡發明于13世紀的歐洲,後傳入中國,15世紀已能批量生産。古人稱眼鏡為“叆叇”,就是阿拉伯文alunwainat的音譯,比如仇英的《南都繁會圖》中就有一位戴眼鏡的老者:
(明)仇英 《南都繁會圖》(局部)
曆史上最著名的“眼鏡控”非雍正莫屬,他當皇帝的第一年就下口谕:
按十二個時辰,做近視眼鏡兩副。在哪個時辰看得多的,重做六副。将水晶、茶晶、墨晶、玻璃眼鏡,每樣多做幾副,俱要好的。
第二年,又下旨意:
照朕用的眼鏡,再做十副。
他一高興,還會把眼鏡賞賜給臣子,在雲貴總督高其倬請安折子的批谕中,雍正說:
賜你眼鏡兩個,不知可對眼否?
不到七年的時間内,内務府為雍正打造了35副近視鏡,紫禁城很多宮殿都有專門放置眼鏡的地方,供雍正随時取用。
他的兒子乾隆卻反其道而行之,對眼鏡深惡痛絕,《乾隆實錄》記錄了乾隆的一段話:
今考試者一百二十餘人,内報近視眼着竟有七十餘人之多,明系捏報,希圖規避。滿洲習氣,竟至若此,實堪憤恨。
乾隆還寫了很多吐槽眼鏡的詩,晚年仍筆耕不辍,持之以恒。88歲那年,乾隆作詩雲:
古稀過十還增八,眼鏡人人獻百方。借物為名非善策,蠅頭弗見究何妨。
不過乾隆再厭惡眼鏡,也改變不了讀書人容易近視的事實。嘉慶年間,有一首名叫《續都門竹枝詞》的詩:
近視人人戴眼鏡,鋪中深淺制分明。更饒養目輕猶巧,争買皆由屬後生。
清代中後期,近視現象不斷增多,大家已經接受近視需戴眼鏡的事實,戴眼鏡甚至成了青年人的時尚标志之一。
以上所論,不過是冰山一角。想要深入了解古人預防和治療近視的方法,還需要數據、史料以及考古的支撐,本文就不展開讨論了。
對今人來說,學習、生活和工作壓力不斷飙升,一對視力5.0以上的大眼睛已成為奢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