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創作要運用形象思維,就離不開比興兩法。比興是我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手法,從《詩經》起就已開始運用。具體說,比是比喻,興為寄托“比”通過具體可感的事物比喻所要寫的事物,使之形象、生動、具體。朱熹解釋“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其實就是聯想。
我們在詩歌鑒賞分析中,往往将“比興”連在一起分析,其實也可能它隻涉及其中一種手法。但如果一句詩裡用了一個比喻,我們一般不會認為它是比興,如果通篇都運用了比喻,我們往往就可視為“比興”。因此這裡的比”和我們常見的托物言志比較接近。
起興”本來包含“比”和“興”兩種手法,但人們談論古典詩歌和民歌時常“起興”連及,它往往以“興”為主,兼有比喻作用。由于“起興”具有引發、聯想等作用,故常置于篇章的開頭。《詩經・衛風·氓》兩章的開頭即用了興的手法:“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詩經魏風·伐檀》内容是諷刺統治者不勞而食的,詩的每段開頭都以砍伐檀樹起興。漢樂府詩歌《孔雀東南飛》開頭用“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起興,用具體的形象來渲染氣氛,激發讀者想象,創造出纏綿悱恻的情調,又能引起下文的故事,起到了統攝全篇的作用。
題菊花 黃果
飒飒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注】青帝,司春之神。
題幹表述:本詩是怎樣運用比興手法的?請結合詩歌内容簡要賞析。
答題提示:首先要找出比興手法在哪裡,其次對詩中比興手法的運用作具體分析鑒賞,第三是結合詩歌的思想分析比興手法的藝術效果。
答題示例:首先是用以比興之景:滿院菊花在冷落的秋風中開放,“飒飒西風”吹得菊花“蕊寒香冷”,粉蝶難來,使菊花難以驅走一花獨放的寂寞。
看到這樣蕭瑟的景象,詩人接着生發出想象:如果我做了春天之主,會讓菊花也和桃花一樣開在美麗的春天。本詩運用比興手法,大膽否定了不公正的天道,表現了自己倡導平等的理想,以及勇于掌握、改變自已命運的雄偉膽略。
對同一事物,可以從正面渲染,地也可以從側面烘托。
詩歌中的渲染,是指對環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指從側面着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表現的事物鮮明突出。
也就是不說本意,隻說與此有關的其他事物,達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烘托,也是襯托,隻不過烘托不是一般的村托,它還要用氣氛的渲染來加重村托的力度。也就是說,烘托側重于指氣氛的村托。烘托常常是用情感色彩濃烈的場景來實現的,例如馬緻遠《天淨沙・秋思》中的景物描寫就有烘托作用,烘托出作者孤獨傷感、思念故鄉的心情。
問劉十九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注】綠蟻,酒上浮起的綠色泡沫。醅,未濾之酒。
題幹亵述:試簡要分析鑒賞本詩中的烘托與渲染。
答題提示:首先應該說出詩人本來要表達什麼内容或者思想,其次再說詩人從什麼寫起的,這些内容與中心的關系,最後說達到了什麼樣的效果。
答題示例:天寒欲雪,寒氣通人,詩人想邀請朋友來小飲禦寒,促膝夜話。但詩人并沒有從這裡寫起,而是從描寫詩人備下的酒與爐火寫起:“綠蟻新醅酒”,酒是新釀的酒;“紅泥小火爐”,爐火又正燒得通紅。“綠酒”“紅爐”與“白雪”,在色彩的對比和映襯方面,又給人以鮮明的美感,形象地烘托與渲染出溫馨與熱情的氛圍,留給讀者無盡的遐想,并簡練含蓄地歌頌了生活中真摯樸素的友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