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個小動物因為“撓癢癢”而走紅。今天就讓我們認識一下它吧!
有袋類
最早的哺乳類以卵生的方式來繁衍後代。但從白垩紀起,哺乳類就演化出了新的繁殖途徑。有袋類及其親戚直接分娩,産下細小的幼崽,其後幼崽會在母體外的育兒袋中發育完成。
有袋類動物在澳洲的動物中獨占統治地位。這些動物在腹部有一個皮膚皺褶,它們可以把小寶寶放在裡面。
有袋類主要的特征有:1、産下細小的尚未發育完全的幼崽;2、幼崽通常在育兒袋中完成發育;3、有4對磨牙;4、毛茸茸的身體;5、母親用乳汁哺育幼崽。
袋鼠
袋鼠是現生體型最大的有袋類,它們居住在澳大利亞和新幾内亞的部分地區。袋鼠幼崽出生時隻有一個手指大那麼大,看不見也聽不到,毛發和後肢也未發育完全,但它們可以本能地鑽進育兒袋并且在裡面呆上幾個月吃奶,直到發育完全。到外邊單獨活動,但受到驚吓還要鑽回媽媽的育兒袋裡,約三年左右,才能成年。
它們身長可達到2米,尾長可超過1米,體重近200公斤。灰大袋鼠的後腿十分強健,前腿平時着地,奔跑時呈跳躍式。它們一躍能跳12米多,同時向上能達到3米高。通常以時速13公裡的速度前進,奔跑時可達到50公裡以上。它們的尾巴不僅在奔跑時用來保持平衡和穩定,休息或吃草時還用來支撐身體。
袋鼠的骨骼
在邯鄲北科科普館,展出了灰袋鼠的骨骼。灰袋鼠體型較小,體長110~130厘米,尾長100~110厘米,體重60~80千克。
通過觀察袋鼠的骨骼标本,可以發現他們的腳趾是不對稱的,一趾非常的小幾乎看不到,二趾三趾合并在一起,四趾是最大的腳趾,和腿骨在一條直線上,在跳躍中起到跳闆的作用,第五趾支持第四趾的并且給跳躍提供更多的推力。
為了承受跳躍的沖擊,袋鼠的踝關節是不能轉動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沒有見過袋鼠倒着跳。
袋鼠的膝關節也特化了厚厚的海綿狀軟骨,作為減少磨損的減震器有效地保護了袋鼠的膝蓋。
公衆号名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
bjast-wx
歡迎大家關注我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