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面積約24.41萬平方公裡,其中英格蘭約13.04萬平方公裡,蘇格蘭約7.88萬平方公裡,威爾士約2.08萬平方公裡,北愛爾蘭約1.41萬平方公裡。
英國的全稱為“大不列颠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而大不列颠由三部分組成,分别是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在各組成部分中英格蘭的實力最強,且英國的主體文化以及代表英國的形象窗口也以英格蘭為主,因此其餘闆塊常有被邊緣化的感覺,這也是蘇格蘭屢屢獨立公投,北愛爾蘭民權運動高漲的原因之一。
如果算上20世紀上半葉獨立的愛爾蘭(愛爾蘭島除去北愛六郡的部分),英國的每一個組成部分幾乎都在鬧着“分家”。不過有一個地方除外,就是威爾士,我們幾乎聽不到威爾士想要獨立的聲音,這一部分為什麼如此“固若金湯”呢?
要說威爾士從來沒有鬧過獨立也不準确,但那是600年前的故事,近代以來的威爾士始終表現得像個乖孩子。起先威爾士隻是一個公國,但曆史卻比英格蘭還要久遠,羅馬帝國強盛之際曾将哈德良長城以南的大不列颠島納入統治範圍,不過在帝國崩潰之後,大不列颠島随即陷入諸侯紛争的狀态當中,而威爾士正是其中之一。
公元1066年,來自法國諾曼底的公爵威廉一世登陸英格蘭并很快加冕為英格蘭國王,緊鄰的威爾士各諸侯眼見對方勢大便紛紛投靠至威廉一世旗下。
自此以後,英格蘭實現了對威爾士的兼并,不過作為曾經的獨立闆塊,威爾士在加入英格蘭後仍舊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習慣。
公元1400年,威爾士人歐文·格蘭道爾起兵反抗英國的統治,他自封為威爾士親王并在長達12年的時間裡與英軍展開遊擊戰争。可惜由于實力懸殊,歐文·格蘭道爾的反抗最終被英格蘭鎮壓,幾乎所有參與叛亂的領導者都被處決,而倫敦方面也借此加強了對威爾士的管控。到1536年的時候,英格蘭和威爾士簽訂聯合法案,雙方正式締結為一個國家。
與蘇格蘭和愛爾蘭不同的是,英格蘭對威爾士的同化相當徹底,時至今日無論語言還是文化,我們都很難将威爾士從英國單列出來。這一方面是由于威爾士地小人稀,且核心區域距離英格蘭過近,但最主要的還是威爾士不具備蘇格蘭和愛爾蘭那樣的地理條件。
圖-威爾士景色
從地圖上看,大不列颠島兩頭粗、中間細,酷似一個啞鈴,而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分界線剛好位于當中最窄的部分,這就意味着它們可以各成體系;至于愛爾蘭則幹脆就是一個獨立的島嶼,中間有大海相隔,如果不是英國在數百年的時間裡持續移民,隻怕北愛六郡也會随着愛爾蘭獨立。
圖-蘇威爾士風景
當然除了客觀因素之外,英格蘭對威爾士的懷柔政策也是導緻威爾士不想獨立的原因之一。早在1284年英王愛德華一世征服威爾士全境之時,英國王室就與威爾士人達成協議,此後英國的曆任王儲都必須具備“威爾士親王”的頭銜,該王子在衆多親王中的身份也最為顯貴。
既然威爾士名義上的親王是未來英國的國王,那麼英國在關乎民生、教育和醫療等方面對威爾士的投入也更為傾斜。享受着優質的福利和補貼,威爾士實在找不到獨立的理由。
圖-威爾士風光
經過數百年的合并,威爾士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民族屬性上都喪失了自己的獨立性,如果偏要讓他們獨立的話,那麼這個新成立的國家憑何在國際上立足?失去了與英國其他部分的經濟聯系,威爾士人還能過得像現在這樣生活富足,衣食無憂嗎?顯然不能。這種情況下,你讓它獨立,它也未必願意獨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