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我國人口增長趨勢及原因

我國人口增長趨勢及原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6 23:12:00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南開大學老齡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在《人民論壇》撰文指出:人口規模增長是人口轉變的動态過程,涉及人口數量、結構、分布、素質等全要素的整體聯動變化。現階段是我國人口總量由增到減轉向,以及人口結構、分布和素質轉型的關鍵時期,由一系列人口與經濟社會“拐點”交織的聯動改變構成。

我國人口增長趨勢及原因(我國人口發展趨勢)1

資料圖 新華社發

第一,人口增長“拐點”将至已成定局。人口規律指出,隻要生育率持續維持在更替水平以下,人口數量就會出現持續性負增長,由此人口數量負增長也會成為穩定狀态。按照已經出現人口負增長國家的經驗,人口負增長“拐點”是一個時間段,而非一個具體時點,表現為人口圍繞零增長徘徊波動,而後轉為常态化的人口負增長。從1992年起,我國人口内在增長率即由正轉負,開始積蓄人口負增長能量,人口同步進入慣性正增長階段。時至今日,我國已在低生育率狀态下持續運行近30年之久,人口正增長慣性即将消耗殆盡,人口規模負增長在“十四五”期間到來成為大勢所趨。

第二,中度老齡社會“拐點”即将來臨。少子化(低生育率)和長壽化(低死亡率)是導緻人口負增長和老齡化的直接原因,人口負增長與人口老齡化如影相随。少子化、長壽化與人口慣性作用疊加,我國人口數量負增長的早期階段恰與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周期相交織。

第三,老年撫養比超過少兒撫養比的局面已經出現。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下簡稱“七普”)數據顯示,2020年0—14歲少年兒童人口為2.53億人,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2.64億人,老年人口數量超過了少年兒童人口數量,少兒撫養比為28.3(将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設為基數100,下同),老年撫養比為29.5,這标志着我國社會養“老”的負擔反超養“幼”的負擔,家庭和社會由傳統的養幼為主轉為養老為主,且養老壓力不斷增加。

第四,穩态的定居型鄉村社會轉向動态的遷居型城鎮社會業已成型。根據“七普”數據,2020年我國流動人口總量為3.76億人,較2010年增長了69.7%,占全國人口的26.6%,即超四分之一的國人在流動遷徙且向城鎮集聚,此時人口城鎮化水平已達63.9%。常态化的流動遷徙不僅改變人口空間布局,加速城鎮化進程,更深刻影響着人們的生産、生活和社會交往方式,改變着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的結構與模式。

第五,人力資源大國轉向人力資本大國成為必然趨勢。我國勞動年齡人口負增長超前于總人口負增長,2011年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達到峰值9.4億人之後步入下降通道,2020年減為8.9億人。在人力資源優勢逐漸弱化的同時,人力資本積澱日漸厚實。一方面,健康人力資本改善顯著,居民健康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在兒童與健康方面,婦幼保健水平明顯提高,2020年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和孕産婦死亡率分别下降至5.4‰、7.5‰和16.9/10萬,2019年平均出生預期壽命升至77.3歲,趨近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教育人力資本大幅提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别達到95.2%、91.2%,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9年;大專及以上受教育人口累計2.2億人,占全國總人口15.5%;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4.4%,穩步邁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綜合人力資本水平的大幅改善,不僅是延續中國經濟奇迹的關鍵動力,更是人口負增長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機遇。

(原标題:我國人口發展趨勢)

來源:北京日報 邱實摘編

流程編輯:U06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