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事業編制什麼條件可以轉為公務員

事業編制什麼條件可以轉為公務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21:55:07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體制内人員,在體制内工作人員是具有幹部身份的,所有的待遇福利均來源于财政,所以也被稱為是“鐵飯碗”職業。

體制内有兩種性質的身份,一種是使用行政編制的公務員,另一種是使用事業編制的人員。其中,使用事業編制人員當中,又分為兩種:一是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俗稱參公單位,其編制是事業編制,但身份是公務員,我們把這類人也歸結為公務員範疇),二是使用事業編制的普通事業單位人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中的,儒家文化追求出仕為官,這也使得人們熱衷于體制内單位。同時,追求職業的穩定和家庭的穩定也是我國傳統農耕文化基礎上衍生出來的。體制内的單位,恰恰滿足了人們對于出仕和穩定兩方面的要求,使得每年都能看到大量的考生參加公務員考試和事業單位錄用考試。正所謂“凡進必考”,我是也是體現公平公正的一種方法。

在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之前,公務員、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都有國家财政在後方支持,所以這三類單位都是鐵飯碗單位。後期随着國有企業改革,國企被推向市場,國企工作的人員也失去了所謂的鐵飯碗的保護。事業單位改革也不斷深入,開始簽訂聘用合同,但仍然是财政直接或者間接的保障,成為增進社會公益的典型代表。

最常見的也是人員最多的事業單位大部分集中在教育、醫療行業,教師和醫生總人數占事業單位總人數的2/3以上了。其他的事業單位人員從事的工作更偏向于機關單位,而且工作大部分是受機關單位的指導,也是機關單位最典型的輔助型編制,我們把這類型事業人員稱為普通事業編制人員。在基層經常能見到公務員和事業人員混編,共同組成機關的各部門。

普通事業編制人員在晉升空間上與公務員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公務員職級并行後,差距更大了。而普通事業編人員在待遇方面與國有企業人員也是有一定差距的。也就是“晉升不如公務員,待遇不如國企”

但我們也偶爾能夠看到,有一部分普通事業編人員調任到機關,轉變身份成為行政編制或者參公的公務員。到底事業編調任公務員或者是轉公務員的政策依據是什麼?轉變身份的條件是什麼?我們今天就來聊聊事業編轉公務員這件事。

事業編制什麼條件可以轉為公務員(事業編怎樣才能轉公務員)1

一、事業人員轉公務員的政策依據

我們在2019年頒布并實施的公務員法中可以看到明确的規定:國有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參照本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可以調入機關擔任領導職務或者四級調研員以上及其他相當層次的職級

也就是說,事業單位人員可以調任到機關擔任領導職務,或者是處級範圍内的職級及以上的職務

具體來講就是,事業人員調任到機關擔任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副廳、正廳以及更高級别的領導職務。或者是調動擔任四級、三級、二級、一級調研員,二級、一級巡視員的職級公務員,可以實現身份的轉變。

從這些級别來看,調動的難度還是非常大的,因為在事業單位中能到副科(管理八級)級以上層次的人總體數量還是非常少的,尤其是在基層區縣級以下單位。

而在市級及以上的事業單位中,雖然正副科以上的人數相對較多,但要談到調動也是非常困難的。

二、事業編調任公務員的具體要求和條件

事業單位中具備調任資格的有管理崗和專技崗,工勤人員不在範圍之内。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 (一)管理崗人員調任機關公務員,需要具備的條件:

一是年齡條件。調入機關,按最新的規定,科級(包括正副科)年齡要在45周歲以下。處級(包括正副處級的職級)年齡要在50周歲以下。

二是學曆條件。調入基層區縣及以下機關,學曆需要大專及以上,調入地市級及以上機關,原則上是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曆的。(這裡所說的學曆,并不一定是全日制學曆,在職期間獲得的國民教育序列的學曆也在其中)

三是任職的條件。事業單位人員,必須在管理八級(副科)以上崗位上任職滿2年。也就是說,要想調任成為公務員,至少是管理八級以上的人員,而且是八級滿兩年。

四是其他條件。這主要是涉及到人員編制,其他的一些幹部政策等等。

  • (二)專技崗調任公務員的條件

因為事業單位專技崗人員是走職稱路線的,所以調任的時候也與其職稱有關系,具體的條件如下:

一是調任區縣級及以下單位的科級公務員,需要任職中級職稱3年以上,正副高職稱人員也可以調任,無任職時間限制。

二是調任市級部門機關科級公務員,需要在副高職稱滿1年。正高職稱人員無任職限制。

三是調任市級及以上部門機關的處級公務員(包括職級),需要在副高的職稱上任職滿2年,或者已經是正高職稱的人員。

我們從以上這些條件看出,正高人員調任處級及以下職務的公務員是沒有任職年限的限制。

調任科級公務員,如果在區縣及以下單位,副高及以上職稱無任職年限限制。如果是市級單位,副高需要滿1年。

調任處級公務員,隻能調往市級級以上單位,而且是要求副高職稱滿2年。中級職稱人員,隻能調往區縣級及以下單位,而且最低的任職年限是3年。

對于年齡的限制,與管理崗相同,科級(包括正副科)年齡要在45周歲以下。處級(包括正副處級的職級)年齡要在50周歲以下。

三、調任的主要程序

事業編人員調任機關公務員,隻要有滿足調任基本程序,有組織接收單位,調動的程序就可以啟動,具體如下:

調入單位開組織會議同意接收——将調入人員檔案信息報當地組織部門(附帶編辦出具的編制空編情況書面材料)審查相關的條件——同意後開始正常的調動程序。

人員的調動,不管是公務員調任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調任公務員,程序基本上都一樣。啟動這樣的程序,是需要一定的資源的,最關鍵是有接收單位的有話語權的領導推動這件事。具體怎麼讓領導推動這件事,各位讀者自己去意會就可以了。

四、事業編制人員到公務員隊伍的其他途徑

從上邊的程序可以看出,事業編制轉公務員的調動難度還是非常大的,需要強大的資源才能實現。除了調任的程序,其實還有兩種路徑可以到公務員隊伍。具體如下:

  • (一)事業單位人員參加公務員招錄考試

這種方式也是很多年輕的事業單位小夥伴選擇的一種方式,每年确實有一大批的事業單位人員通過考試進入公務員隊伍。隻要年齡符合招錄的35周歲上限條件,專業等其他的條件符合崗位要求,那就可以報考,在資格複審時需要原事業單位出具同意報考證明。這種方式拼的是實力,與社會政治資源沒有任何關系。當然這種方式的最大缺陷就是一切從零開始,還得實行一年的試用期。

  • (二)事業單位改革,人員轉公務員(參公)

還有一種是“運氣”型的轉公方式,涉及到單位的改革,整個單位從事業單位轉為參公單位,這種情況下,在職的所有事業編人員會通過一個簡單的考試程序變為公務員身份。這也是擁有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最好的歸宿,目前擁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已經算是改革到位了,一部分是将行政職能收歸機關,另一部分是轉參公。也就是說,能實現轉公的已經全部實現,沒有順利轉參公的就是在未來轉為參公的可能性也不大。

關注@長安小吏,與您分享更多的體制内知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