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國如烹小鮮”“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
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物品千差萬别,這是客觀情形,自然規律。一棵樹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樹葉;一片沙漠中,找不到完全一樣的沙粒。各國各地均有自己的文明形态,千差萬别,這是客觀情形,也是曆史必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自己不喜歡或做不到,不要強加于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經典妙句,也是中華民族的重要信條,講明了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原則。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方才有真朋友。這8個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恕道”,一個“恕”字,道出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就在于要将心比心。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如果兩人志趣相同,他們不會因為有山海阻隔而感到彼此距離很遠。一般來說,物理距離的遠近影響到人際關系的建立。但是,物理距離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兩個人是否親密,卻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真正決定人際關系的親密程度的,是心理上的距離。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
功績是憑借才能而成就的,事業是由于才能而擴展開來的。想發展,沒有合适的人去實踐,那隻能是空想。沒有人才優勢,就不可能有創新優勢、科技優勢、産業優勢。所以,如何合理地去運用人才,把握住集聚人才的大舉措。而培養集聚人才,則需要有識才的眼光、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健全集聚人才、發揮人才作用的體制機制,創造人盡其才的政策環境。要發揮好現有人才的作用,同時攬四方之才,擇天下英才而用之。
修其心治其身,而後可以為政于天下
要先修心治身,充實德行,而後才能從政。人是一切的出發點,也是最終的目的。所謂出發點,就是“修齊治平”的“修”字。在中國人看來,任何設計再精妙嚴密的政治體系,最終需落實到具體個人。因而,個體的修養水平是基礎性的,能“修其心治其身”是為政者的基本素養,也是從政前的準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