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北京老舊小區原地拆建

北京老舊小區原地拆建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05:12:46

北京老舊小區原地拆建(原拆原建試點多方共擔)1

“拆除開始!”今天8時30分,随着一聲令下,機械轟鳴,作為北京市危舊樓房改建試點項目之一的朝陽區勁松一區114号樓正式啟動原有樓體拆除。至此,北京又一棟老樓将通過改建方式迎來新生。

老住戶特意趕來告别“老房子”

“聽說老樓要拆除,特意跑回來看看。”一大早,老住戶陳學平特意趕回勁松,瞧瞧自己住了42年的老房子。

斑駁的外牆、脫落的牆皮、能聽到隔壁說話聲的“漏音”牆闆,這就是勁松一區114号樓,一棟建成于1978年的危舊樓房。“這是當年試點建設的框架輕闆實驗樓。”産權單位北京建工五建副總經理李娟說,随着老樓日漸衰落,此前也曾考慮過對老樓進行改造,然而,由于輕質預制闆不具備抗震加固條件,114号樓便成為勁松一區僅剩的一棟未經改造的老樓。

對于樓内的66戶居民來說,這座老樓的“不牢靠”主要體現在生活的困擾:不到20厘米的外牆闆厚度讓這裡即便安裝一個空調室外機的支架都要小心謹慎,而建築内部多處破損,牆皮開裂脫落,室内漏水嚴重。

改建樓有哪些改善

2020年7月,本市出台《關于開展危舊樓房改建試點工作的意見》,明确在遵循區域總量平衡、戶數不增加的原則下,簡易住宅樓和經鑒定沒有加固價值的危舊樓房可通過拆除重建方式提升使用功能。在獲得所有居民的初步同意後,勁松一區114号樓被納入危舊樓房改建試點。

根據設計,改建後的老樓戶型得到了極大優化,衛生間和廚房使用面積都有所增加,平均每戶建築面積增加6平方米左右。同時,每個單元樓将增建一部電梯,解決老年人“下樓難”。

“新樓的設計方案幾次征求過居民的意見,建設方也根據居民意見進行了幾次方案調整,我們大夥兒都挺滿意的。”陳學平說。

改建項目誰出錢

《關于開展危舊樓房改建試點工作的意見》提出“成本共擔”模式,改建資金由政府、産權單位、居民等多主體籌集。勁松一區114号樓的改建,也采取這樣的方式。

“最初,有居民不理解。”朝陽區勁松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主任何海軍說,每家每戶的情況各有不同,比如有的家庭剛花了十幾萬元裝修,有的家庭存在房屋繼承方面的争議。街道辦、社區、産權單位等組成的入戶小組,做居民動員工作,把政策講透。

除了耐心的溝通,暖心的服務更能拉近與居民的距離。在4層居住的楊大媽一聽說要搬家周轉,非常不情願。當得知楊大媽的房本多年前就遺失了,入戶小組立即開車帶着老人到處跑手續,很快就拿到了補辦的房本。這樣的舉動讓楊大媽深受感動,當即決定簽約。

“最終,大家對出資取得共識,居民出資比例約10%,平均每戶也就6到7萬元。”何海軍告訴記者。

引入社會資本的作用,則是給勁松一區“補短闆”。勁松一區的居民中,60歲以上的老人占比達36.9%,對老年餐桌、裁縫店等配套設施的需求強烈。在114号樓下新增地下一層,提供老年餐廳、理發、菜市場等服務。

114号樓預計将于年底前拆除完畢,2023年重建完成。

來源:千龍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