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來自世衛組織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确診的癌症患者數量已達到1930萬,其中中國新發癌症約457萬。一直以來,大多數人對于癌症的認知往往與死亡、絕望相關,然而,随着醫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癌症病人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長期帶癌生存。
這是一種怎樣的人生,是否如大多數人的想象一般充斥着病痛與悲傷,在2022年世界癌症日即将到來之際,上遊新聞記者走進了幾位長期帶癌生存的癌症康複者的生活,發現她們早已在愛和堅強中重啟人生。
紅衣黑裙精緻妝容 抗癌10年也有精緻人生
1月20日上午,53歲的魏紅快步走進位于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内科樓一樓的重慶市癌症康複會辦公室,準備換上志願者的藍色馬甲去内科樓服務癌症患者。
魏紅穿着黑色半身紗裙和紅色大衣,佩戴着風格統一的天珠耳環、手串、項鍊,搭配上燙染的長發以及精緻打理的妝容,精緻到頭發絲的魏紅看起來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她走起路來風風火火,和誰都能第一時間相談甚歡,第一次見到魏紅的人,不少會猜測她是個熱愛交際的生意人,但那隻是魏紅早年間的身份,現在,站在腫瘤醫院的内科大樓裡,她這樣介紹自己,“我是個癌症康複病人,已經帶癌生存10年。”
圖說:生活中熱愛打扮的魏紅。
“看到七八年前的我,你根本想不到是一個人。”2012年,43歲的魏紅在體檢中查出患上了宮頸癌,這讓原本活潑愛笑的她瞬間感到絕望,此時,又正值兒子的學業進入關鍵期,魏紅心裡還充滿了對兒子的愧疚,“當時覺得得了癌症還有幾天活頭,又害怕生病影響兒子,每天都很痛苦。”
接受手術後,化療讓魏紅産生了巨大的不适,原本愛美的她一頭長發脫落得所剩無幾,每天都覺得四肢無力。那幾年,雖然腫瘤已經切除,每次複查的結果也越來越好,但癌症的陰影,如同一直壓在心裡的石頭,讓她喘不過氣來,她時常偷偷哭,但又要在家人和兒子面前裝出一副積極的模樣,“就像一個提線木偶。”
2015年前後,魏紅的生活遇到了轉機,她在一次複查時遇到了重慶市癌症康複會會長王燕燕,并加入了重慶市癌症康複會,“這把我帶進了一個新世界,原來癌症遠沒有那麼可怕。”在癌症康複會裡,有身患多種癌症還堅持每天跑步的大姐,也有已經癌症複發多次還每天抖音直播為别人打氣的大哥,這讓魏紅覺得自己的病似乎并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原來我也可以好好生活,我也可以等到我兒子工作、結婚、生子。”
當眼前有了一絲希望,生活也越來越輕松起來,一頭黑發重新長成披肩長發,魏紅把它們燙染成時髦的黃色,為了鍛煉身體,她每天下午都去練一節瑜伽課,喜歡唱歌的她,還時常和三五好友約着去KTV唱下午場,“要不是碰上疫情,我這個冬天就去海南過冬了。”
被他人拉出泥沼的她 也成了贈人“玫瑰”的人
在重慶市癌症康複會,每天都會有和魏紅一樣的人到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做志願者,為其他病友服務, 藍色的馬甲是他們的标志。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外科大樓一樓人流如織,出院和入院的病人在這裡相遇又分開,每一個患癌家庭背後都充滿辛酸。星期二的早上,服務台的一側,穿着藍色馬甲的廖顯梅接過一位大姐手裡的病曆單子,準備幫她複印。大姐的一頭長發有些淩亂,眼眶微微發紅,在等待廖顯梅複印的過程中,不時有些哽咽,廖顯梅輕聲勸起來,“你别着急,我都給你整好哈,有什麼我都能幫你。”
“你怎麼幫我?你怎麼幫得了我?”廖顯梅的體貼反而讓大姐有些激動,廖顯梅在她的三言兩語中了解到,大姐是來為剛查出肝癌的丈夫辦住院的,作為家中支柱的丈夫患上絕症,這對于大姐和家人來說,“和天塌了沒兩樣。”
“哎呀,沒得這麼黑人,你看我,得癌症都十多年了,還不是活得上好!”廖顯梅用自己寬慰對方,看着眼前面色紅潤,柔聲細語的廖顯梅,大姐顯然不信,“你莫哄我!”廖顯梅指了指自己的胸口,“乳腺癌,割了的!”随後,她又和大姐說起自己腫瘤切除後五年的康複經驗,“當時覺得自己沒救了,你看還不是活過來了!”
聊了十幾分鐘,大姐要趕着去給丈夫取藥,比起剛才的灰心喪氣,她平靜了不少,“看到你就覺得我老公還有希望!”廖顯梅點點頭,“你千萬不能倒喲,家人的支持很重要!”聽了廖顯梅的話,大姐點了點頭。
看着對方離去的背影,廖顯梅想起了過去的自己,她在2005年因為乳腺癌進行了部分乳房切除手術。此後的五年間,廖顯梅和自己的朋友們幾乎失聯了5年,她連這五年,她連家門都很少出。廖顯梅覺得“癌症病人”就像個一直長在自己頭頂的标簽,“會給任何人拖累。”,患癌,讓她充滿自卑。
圖說:廖顯梅(右一)正在進行志願者服務工作。
2010年左右,廖顯梅因緣際會加入了重慶市癌症康複會,在這裡,大家都是癌症病人,廖顯梅也慢慢自信起來,“而且很多比我病情重的朋友都比我樂觀很多,我覺得自己有點小題大做了。”知道廖顯梅心理壓力大,病友時常拉她出去玩,還給她介紹各種調理身體的食譜,拉着她定時參加醫生們關于癌症康複的科普宣教,“最艱難的時候都扛過來了,未來的路不用怕!”
當廖顯梅終于丢開癌症留下的慘烈回憶,她決定像自己剛入會時幫助她的那些人一樣,去幫助其他的病友,“大家你拉我我拉你,一起走出陰霾。”現在的廖顯梅,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滿滿當當,今年,她剛成為重慶市癌症康複會沙坪壩區分會的會長,分會裡剛進來的新成員她要第一時間了解對方的情況,再找到與對方投緣的老會員進行疏導,遇到病情特殊的病友,她還要分外上心,連病友家人的情緒也要照顧到。
廖顯梅說,雖然自己是沙坪壩分會的會長,但在腫瘤醫院當志願者的工作,有時還搶不到,“大家都想來為病友們服務,讓他們看到癌症病人也可以好好活!”
重慶市癌症康複會成員超13000人 每個人都有“重生日”
重慶市癌症康複會會長王燕燕介紹,對于癌症病人來說,病友的支持和家人的支持都很重要,家人的愛是他們在生病後最痛苦那段時光中可以堅持下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病友之間,更能感同身受、将心比心,“大家覺得互相支持就不是過獨木橋了,而是有了手牽手走在人生大道上的夥伴。”
重慶市癌症康複會1999年成立以來,現在已經有了13800多位成員,大家不僅在生活上互相關心,癌症康複會還會定期舉行健康管理的講座。癌症康複會也會通過醫患結合的形式,請專業的醫生對大家定時進行宣教,督促大家對自身的疾病進行管理。
在重慶市癌症康複會,每個成員都有一個“重生日”,那是他們手術的日子,他們覺得,手術之後,就是重生,從絕望中堅持過來的新生,“一定要開出美麗的鮮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