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一輩子才帶過十幾個博士生。”楊振甯先生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翟荟就是其中一個,也是最後一個。
古香古色的科學館,在美麗的清華園裡更顯莊嚴樸實,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翟荟的辦公室就在科學館三層,楊振甯先生的辦公室在二層,一層是楊武之先生曾經工作的地方。
在系列紀錄片《大先生楊振甯》中,由于翟荟的辦公室更為“簡樸”,便被“征”為紀錄片拍攝地,他六歲的兒子,也客串了兒時的楊振甯先生。
雖然剛40出頭,翟荟就已經獲得多項榮譽。2021年9月,他又接連獲得了2021年“科學探索獎”和2020年度北京市傑出青年中關村獎。
在他看來,科學是面向未知的,科學家不能“躺平”在已有的成績裡,要持續不斷地探索。
翟荟在辦公室 田瑞穎攝
“甯拙勿巧”
科學館,是清華大學最“古老”的四大建築之一。2007年,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高等研究中心)搬至科學館。這裡除了是學生們的“網紅”打卡地,還走出了不少科學界的“網紅”學者。
高等研究中心成立于1997年,楊振甯先生應聘擔任高等研究中心名譽主任。1998年,翟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并進入剛成立的清華大學物理系基礎科學班學習。
大三暑假,帶着對科學未知的探索,他走進了心中神聖的科學殿堂——高等研究中心開始科研實踐。
一個午後,正在樓道打印的翟荟,遇見了同來打印的楊振甯先生。簡短交流後,楊振甯先生讓他回去看一篇最新發表的實驗,并在暑假回來後探讨。
就這樣,他成為楊振甯先生在清華大學的“關門弟子”,最後一個博士生。
博士畢業後,翟荟先後前往兩所國外高校開展博士後研究。2009年,高等研究中心更名為高等研究院。同年,翟荟回到高等研究院工作,并帶領團隊開展冷原子等量子物質的理論研究,還涉及凝聚态物理、引力理論、機器學習、量子物質和量子信息等方向的交叉研究。
楊振甯先生、高研院院長顧秉林院士和翟荟研究組合影 翟荟供圖
“甯拙勿巧”是楊振甯先生說過的話,也是對翟荟産生最大影響的話之一。
翟荟說,“甯拙勿巧”是一種科研态度,一方面是說做科研不要投機取巧,做學問必須誠實;另一方面是說做學問沒有捷徑可走,必須一步一個腳印。
“這句話解釋起來很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并不容易。”翟荟告訴《中國科學報》,“我跟學生們做研究時,都是采用‘最笨’的方法,比如理論推導,就算有捷徑,我們也不走,必須一步一步來。”
2021年,翟荟撰寫的教材《超冷原子物理學》在劍橋出版社出版。在将新書送給楊振甯先生後,先生在回信中寫道,“你的書遵循了你的研究物理的方法。”
在翟荟看來,“對于科研工作者而言,能有自己的研究方式和風格,何其幸運。”
不可觸碰的“兩條紅線”
回國至今,翟荟已經培養了20多位博士生、博士後,不少學生已成為國内外高校的教授。
翟荟和研究組學生、博士後合影 翟荟供圖
“我的學生,有兩個紅線絕對不能碰。”翟荟告訴記者,一條是學術誠信紅線,另一條是科研經費的政策紅線。
“就好比火車警戒線,不僅不能碰,還必須離得越遠越好。”說到這裡,他變得嚴肅起來。
在翟荟的研究組裡,對“抄襲”的定義,有着“苛刻”又“不成文”的标準。“抄襲是絕對不允許的,如果所寫文章有連續7到10個單詞跟别的文章一樣,那就叫‘抄襲’,即使跟自己以前的文章一樣,也叫‘抄襲’。”
他解釋說,“7到10個單詞并非标準,而是強調文章中的每句話都必須是自己獨立寫的。如果每句話都是自己寫的,不太可能出現一長串詞完全重複的情況。”
對于學生每篇論文的學術水平,翟荟并沒有特别的要求。他認為,學生的學術水平是随着積累不斷增長的,最初的文章影響力也許不大,但随着積累,慢慢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雖然在科研态度和科研誠信上,翟荟對學生有嚴格的要求,但在日常工作中,他們是很歡樂的大家庭,“學生們都不怕我,以前都是直接喊我‘翟荟’,也就近兩年,才有學生開始叫我‘翟老師’。”翟荟笑着說。
實際上,他們也經常會因為科研觀點不同而争論。在翟荟看來,這種争論才是科學應該有的狀态,也最能迸發出好的點子。
“科學裡沒有權威,科學就是追求理性的實事求是。而科學家精神中,最首要的就是探索真理,實事求是。”翟荟說。
在他看來,科學不同于技術,“科學是探索未知,而不是攻關。”
2019年,翟荟獲得了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學家項目的支持。與以往的項目不同,它不要求明确科研目标的計劃書,也不需要非常細的經費管理預算,項目科學家可以根據研究自行決定經費使用并開展研究。
項目答辯時,一位評審專家問他,“你提出的研究新效應,究竟新在哪裡?”面對這個問題,翟荟“老實”回答說,“不知道,如果我還沒研究就知道新在何處,那這個研究結果其實不算是新的。”
對于這個回答,評委并沒有因為他沒有提到新在哪裡,就否決他的項目。相反,他的項目還獲得了支持。後來,翟荟在科技部組織的一次座談會上,也大力推崇了這種科研模式。
這也讓他覺得,近年來北京市科創環境有了明顯變化,例如懷柔科學城、北京高等學校高精尖創新中心等的建立。
但他也指出,科學探索有多種模式,除了大的科學中心、團隊作戰等模式,小的研究組也是一種模式,“希望可以繼續加強對小課題組持續和大力度的支持。”
“不要給科學家‘貼标簽’”
除了做科研,翟荟還會騰出時間,幹些看起來似乎跟專業不相關的事。
比如,每年他都會閱讀四五十本書,包括曆史、社會、紀實、通識等各種類型。此外,他還堅持每天練10分鐘毛筆字。
記者到訪的前一天晚上,翟荟正在讀《偏見的本質》。
在他看來,科學家也被貼上了太多“标簽”,存在很多固化認識和刻闆印象。“比如科學家就是不顧家的、很苦的、很忙的,如果都是這樣,青少年還怎麼向往科學事業呢?”
“科研也是一種職業,科學家也有自己的生活。”實際上,回到家中,翟荟也經常做飯,關心孩子的學習。
記者注意到,翟荟的手機裡沒有微信等社交娛樂軟件,隻有一些常用的功能性軟件。相比于“冗雜無用”的信息,他更喜歡沉浸在閱讀中,“讀書,能讓人靜下來。”
在一次差旅中,翟荟發現整個車廂好像隻有他一個人在看書,不少人是在看手機,“我還是希望看到更多人能一起閱讀。”
從科學館的西門出來,草坪上擺放着一些凳子,一旁是小荷塘,鳥叫聲不絕于耳。在這裡,翟荟時常與學生們探讨科研,很多靈感也迸發自這裡。(田瑞穎)
來源: 中國科學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