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洞頭船模制造

洞頭船模制造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20:57:11

洞頭船模制造?(八閩千姿)水密隔艙技藝複蘇 泉州峰尾船模産業興起,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洞頭船模制造?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洞頭船模制造(水密隔艙技藝複蘇)1

洞頭船模制造

(八閩千姿)水密隔艙技藝複蘇 泉州峰尾船模産業興起

中新社泉州8月28日電 題:水密隔艙技藝複蘇 泉州峰尾船模産業興起

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 孫虹

日前,位于湄洲灣南岸的福建泉州泉港峰尾古鎮,58歲的黃同安為一艘水密隔艙木殼船“安”上龍眼,舉行新船入海儀式。

泉州峰尾古鎮是閩南四大漁業重鎮之一,有600年曆史。依照黃氏族譜記載,族人們認為黃氏“入峰”是源于鄭和下西洋召集能工巧匠制作遠洋帆船“福船”,而聚集成鎮,“全族習造船工藝者甚多,執斧者有九十九人之多”。

當天下海的木殼船,黃同安即采用“黑舶五青案”船型的傳統水密隔艙工藝。一道道隔艙闆将船分為數個彼此獨立且不透水的水密隔倉,曾助鄭和馳騁海洋,至今仍廣泛運用在制船業。

黃同安是泉州市“水密隔艙”技藝傳承人。除他家外,峰尾還有數家黃氏族人的造船廠,分布在圭峰塔下的海岸線上。盡管如此,“水密隔艙”技藝因後繼無人、造船産業凋零,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遺名錄。

黃同安告訴記者,随着造船業更叠,木船需求已經急劇下降。為防技藝失傳,很多造船師傅轉向制作船模,船模生産在當地已小有規模。他因為造船技藝精湛,制作船模算得上牛刀小試,訂單不斷,遠比造大船興盛。

在泉州市泉港區文化館展廳裡,黃同安和胞弟黃振煌制作的船模規格不一,擺滿展廳。幾年前,黃振煌成立古船模工作室,挖掘整理福船曆史,批量生産古船模,開設福船主題的研學營,計劃以文旅視角重振福船文化。

黃振煌說,峰尾福船自古以十二生肖命名各個部位,如護欄叫做牛欄、帆架稱為豬架子、艙面甲闆叫馬面、水線叫水蛇……“我自小在船廠做事,師傅一聲拿牛欄馬面來,自然就知道拿哪塊木闆”。

他想把這些故事通過社群網絡“講給大家聽”。福建省今年力推非遺“雲傳承”,為非遺傳承人們提供網絡直播便利,傳授拍攝剪輯短視頻技術,鼓勵傳承人利用網絡社交媒體和電商推廣非遺及文創品。黃振煌說,他剛剛結束一期短視頻拍制培訓,正躍躍欲試。那些水密隔艙、“十二生肖”标記、七星伴月“保壽孔”、鐵釘釘合和桐油灰塞縫等絕活,“過去的技術和經驗,一到直播鏡頭前,都變得很新鮮”。

同在峰尾鎮,泉州市大福股船模制作有限公司已經小有名氣。雙桅福船、九桅鄭和寶船、三桅鄭成功寶船…從二三十米長的民用福船到最長44丈(約145米)的鄭和寶船,一度消失的古船在此間重現。

如今,大福采用金絲楠木、梨花木等名貴木材制成的船模,作為國禮屢屢現身外事活動,也頗有市場。大福還定制古船模型浮雕、半圓雕工藝品等,進軍軟裝市場。

泉州市大福股船模制作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祖博表示,古船模産業興起,福船傳統技藝和文化得以流傳。而開發創新多元的船模,“注入傳統技藝靈魂”,才能走向未來。(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