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趕海小集

趕海小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5 15:09:44

趕 海

付延平

趕海小集(青未了趕海)1

趕海,顧名思義,就是随着潮水的下退,人也逐漸向下移動,正可謂——趕海。趕海,是居住在海邊的人們,根據潮漲潮落的規律,趕在潮落的時機,到海岸的灘塗和礁石上打撈或采集魚蝦,貝類的一種活動,或說是一種樂趣。

雖說定居煙台二十多年了,今天還是第一次趕海。

這是我多年向往的。但事事纏身總不能如願以償。現如今真正是有閑階層,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時間。這不,說走就走------趕海去!

可是一到海邊,看到灘塗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裝備齊全,再看看自己,不覺笑了。

有經驗的趕海人,要穿着水靴或涼鞋,最好是那種不怕水的塑料涼鞋,還要戴上手套。可我穿的卻是皮涼鞋,也沒戴手套。還要帶上工具,比如小桶,小耙子,小鏟子,小尖鎬。可我就拿一個塑料袋。頭上要戴上遮陽的帽子或漁家女子特有的遮陽圍巾。我什麼都沒有,往灘塗上一站,我成了另類。和他們一比,我成了來逛市場的。

原來在我心裡的趕海,就是在海灘上拾拾揀揀潮水退去沒來得及跑走而留在海灘上小魚蝦,小蛤蜊。沒想到還這麼複雜。

無奈看人家趕海吧。

我看見一位大姐,動作麻利,不時往小桶裡扔着戰利品。我湊過去看看大姐都是如何揀拾的,随便就和大姐攀談起來。

大姐可是個“老煙台”,趕海是她從小練就的本領。她見我有興趣聽,就打開了話匣子。

“趕海啊,可是有講究,什麼海物用什麼家夥,不同的海物得用不同的辦法,這都是經驗。”老大姐手裡一邊忙乎,嘴裡一邊說着。

比如說蛤蜊,退潮時泥灘上會留下一個個小孔,這是蛤蜊正在呼吸和吃食。這時你在離小孔3至5厘米的地方下鏟,保準能挖到蛤蜊。

還有,野生海蛎子的殼很硬,一般緊緊貼着在海礁石上。想要完整取下帶殼的海蛎子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加上海蛎子的殼又硬又重,也不便于攜帶,這時你就得帶個錐子,用錐子将海蛎子殼撬開,隻取它的肉,裝在桶中帶回家。

我聽得津津有味,原來趕海還真是有學問。這時看大姐從一個小塑料袋裡捏出一小捏白色粉末,往一個小洞裡撒,我好奇的看着。大姐看看我,指指小洞。不一會兒,一個像竹管樣的東西爬出洞來,大姐麻利地一把抓住扔到眼前的桶裡。我好奇的湊上去,大姐笑着告訴我“抓蛏子就得這樣抓”。

原來蛏子主要栖息在近海沙泥中,潛伏深度為其體長的5~6倍。夏季是收獲蛏子的最佳時期,因為這個時候它們潛伏較淺,适合挖掘。

大姐說“如果你在海灘上看到相距不遠的兩個小孔,孔圓而且又深又直,這兩個小孔就是蛏子兩個水管伸出的地方。你剛才不是看見我往洞裡面撒東西嗎,這是鹽,你隻要向小洞裡撒上一點鹽,蛏子會自己跑出來,這樣你抓它就容易了。”

我簡直聽入迷了。漁民真是有智慧,他們生在海邊,長在海邊,靠海吃海,摸透了大海的脾氣。大海也傾情奉它的所有,饋贈,養育了一代代漁家人。

這時看大姐又聚精會神的樣子,我知道一定是大姐又發現了“敵情”,我也屏住呼吸靜悄悄地等着。

隻見大姐用鐵鍬在泥灘上鏟出一片平地,眼前便出現手指粗的泥窩。然後她從身邊的袋子裡抽出一支毛筆,遂将毛筆輕輕放進窩裡。我好奇地看着大姐有條不穩地做着這一切。

原來大姐這是在捉蝦虎。蝦虎比琵琶蝦個頭要小,隻是頭部較大,味道非常鮮美。據大姐介紹,蝦虎是非常愛幹淨的,它不允許任何雜物留在它的家裡,它就會用它的巨獒夾住毛筆往上頂出洞口。這時人要一手提毛筆,一手在洞口做好準備,隻要它露頭的一刹那,迅速出手就能将它捉住。

真是太神奇了,我不無感慨着。忽然我發現了海虹,高興地叫起來。海虹原來是附着在海礁石上,我伸手去揀。大姐攔着我說, 海虹附着在海礁石上,如果沒有工具空手去摘,會很容易被割破手指,戴上手套,拿上小鐵鏟,幾下就能把粘在岩石上面的海虹鏟下來。說着随手遞給我一把小鏟子,我按照大姐的樣子,真得很輕松就鏟下好幾個海虹。

天色漸晚了,和大姐一起來的幾個姐妹湊到了一起。你看看她的小桶,她看看我的袋子,彼此炫耀着自己的收獲,說說笑笑向岸邊返回。我目送她們走遠了。這些“老煙台”們,僅用幾根竹簽、一根毛筆、一把鏟子,就能在半天的時間,将小桶裝得滿滿當當。

夜空下漸漸遠去的海浪,随着岸上的燈光蕩漾着,趕海人歡笑聲散落在一路趕海的腳窩裡,此一刻,趕海的“老煙台”們收獲滿滿,我的心裡也是滿滿的收獲。

我想着,下次一定裝備整齊去趕海!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