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聖城網訊(記者 蘇茜茜)“寫《竹竿巷》是為了将逝去的歲月留住。因為,隻有逝去的歲月才是真實的歲月……”近日,濟甯作家範金泉先生的新書《竹竿巷》問世。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範金泉先生說,長篇小說《竹竿巷》的創作曆經十年之久,一座老城,一條小巷,幾多變遷,幾多滄桑,書中記錄了古運河畔的家國故事、悲歡離合,發生在書中人物身上的故事,也喚醒了我們對老濟甯的那份深深記憶。
用文字還原繁華古城,喚醒記憶
21日上午,記者來到範金泉先生的家中。範先生的家裡陳設簡單,布置溫馨,在客廳茶幾的一角,放着幾本兩三公分厚的墨綠色書籍。客廳房頂的燈光剛好射在最上面那本書上,有這麼一行字顯得很是明亮:“往事像大理石一樣确鑿,使竹竿巷塗上一層黑褐色的憂傷。但我相信,竹竿巷數個家族命運的抗争,将在苦難中獲得新生。”
在濟甯,人人都知道竹竿巷,它曾是一條名噪一時的巷子。元代,由于當時運河就在竹竿巷旁邊流過,所以商業極其繁榮,一度成為濟甯的象征。因竹竿巷巷道兩旁多為兩層樓閣式的鋪面建築,古樸雅緻,小巧玲珑,其前店後坊的建制,既有江南水鄉靈巧清秀的風格又有北方穩固厚重的感覺,因而又被人們譽為“江北小蘇州”。可惜的是,自20世紀50年代起,伴随着社會變革與城市建設重心轉移,竹竿巷的店鋪多被合并、遷移、停業或者改為街道小工廠,店面房大多改為民宅,至1992年被全部拆除改建。範金泉說,幾百年的曆史,隻可惜繁華千古已是舊夢,如今再看竹竿巷,昔日的風光早已消失殆盡。
在竹竿巷附近居住已有十年,範金泉每天堅持步行穿梭于這條古巷,因為在他的心裡一直住着這麼一群人,他們依大運河而生,因大運河而活,在大運河畔的這條古巷裡承載着他們真實卻又遙遠的故事。範金泉說,如今的竹竿巷經過曆史的洗禮,它已不單是一個地方、一條小巷,它就像一顆文化的種子,在走進它的人心裡生根發芽。“昔日的竹竿巷已不複存在,但文學的竹竿巷将永遠流淌。”範金泉一直相信,這座大運河畔的千年古城,用文字可以将繁華記錄,用文學可以将記憶喚醒。
大運河的靈氣孕育“歌者”,口口相傳
瑞士學者索緒爾曾說過:“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常會在它的語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構成民族的也正是語言。”範金泉的小說《竹竿巷》有一個亮點,那就是語言的運用。中文系畢業的範金泉對于小說語言的運用有着幾近苛刻的要求,但寫作中,為了更能突出濟甯本土文化,小說中方言俚語也是無處不在。因為範金泉認為,一個寫小說的人得訓練自己的“語感”,一個地方作家應該對地域性的獨特語感和韻味的刻意追索。因此,他所創作的《竹竿巷》,通過小說人物間的對話,大多能體現出濃郁的濟甯文化特色。
範金泉自1987年開始文學創作,這些年陸續出版了多篇中短篇小說集,曾在全國多家文學期刊上發表。曆經十年之久的《竹竿巷》是他的第一篇長篇小說。當記者問及,出于何種情懷将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聚焦于“竹竿巷”時,範金泉回答:發生在竹竿巷的故事好像就停在那裡,而他不是撰寫者,隻是一個記錄者。交錯的時空中,他有幸與書中的人物相識,用筆将那些承載着運河文化的生命記錄下來。
《竹竿巷》 這部小說中大量還原了老濟甯的古建築,比如鐵塔寺、老洋橋、東大寺、西大寺等,這些逐漸在現實生活中褪去色彩的古建築,在小說中依然繁華。在創作《竹竿巷》的過程中,範金泉因工作需要借調至史志辦工作,這些年在史志辦的工作經曆為他的寫作打下了厚重的基礎。而對于濟甯這座古城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範金泉說,在讀《竹竿巷》時它能将讀者帶到曾經繁華的濟甯古城,那些熱鬧的場景像是正在訴說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眷顧。
“一個城市中有了水就有了靈氣,而大運河的靈氣必然會孕育出屬于它的歌者。”範金泉說,小說《竹竿巷》,就像是一首古老的歌謠,随着運河的流淌,它被自然而然地哼唱出來,并在你我之間口口相傳。這種文化上的傳承,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成為古老大運河的“歌者”。
作者簡介:範金泉,作家、教師。原名範清海,1967年10月生,漢族,曾用筆名老清。山東金鄉人,祖籍泗水聖水峪,範仲淹第46代孫。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曾就讀于曲阜師範學校、曲阜師範大學中文系、齊魯師範學院中文系、山東省作家協會第七屆高研班。1987年開始文學創作,出版長篇小說《竹竿巷》、中短篇小說集《老漁窪》、《再射天狼》等,在全國省級以上純文學期刊發表中短篇小說、散文70多篇100餘萬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