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憶錄之:我與汽車防凍液
1974年底,當時的石油部為了加大石油勘探力度,改善石油系統雜牌車輛運輸落後狀況,進口了一大批日本車輛。有8噸的五十玲,15噸大日野,8噸的扶桑吊車,16噸和25噸的加滕全自動液壓吊車,比機械式的吊車先進多了。本來這些日系的進口車輛,進口時都在汽車水箱注滿了-15到-20的綠色防凍液。但是,那時由于文化程度的關系,和科學技術的閉塞,許多人不懂,結果啟動車輛投入使用時,都白白把防凍液放掉了,很是可惜!
5噸解放吊車
因為我以前在玉門石油學校讀書(玉門石油學校,号稱,石油系統中的黃埔軍校,為石油系統培養了數十萬專業學生),學過相關知識,看着防凍液浪費了,又沒人聽我的,所以心疼死了。
8噸日産扶桑吊車
不久冬天到了,我到慶陽石油研究院找到我同學。在同學的幫助下用虎金、磷酸氫二鈉、甘油、酒精和蒸溜水,按一定比例配成了-25度的防凍液,然後加到了我自己負責的車裡。
加防凍液
後來消息走漏了,車隊領導找我談話,說:“就你能耐!大家開車加水、放水都幾十年了,哪有不凍的水?還沒聽說過!”我怎麼解釋都不管用,非讓我把自制的防凍液放掉,我就頂着不放。每天早上,别人撅着屁股,一趟又一趟提水桶加熱水,而我悠閑地吃完早飯,才去發動車,熱車幾分鐘就出車了。在野外工作時,停車再長時間,也不用擔心凍水箱,也不用中間老去起動升溫,還省時,節約燃油。
前蘇聯産的吉斯卡車
車隊領導看拗不過我,怕我把車搞壞了,就把這事告到了運輸處,于是處裡技術科派了一個技術員來調查這個事。這位技術員叫張富生,是1967年西安交大畢業的大學生。經過調查,了解,他找到我說:“你可做了件了不起的好事!”
60年代西安交大校門
因為當地的水質不好,腐蝕性大,加之日本車系為了省料,水箱散熱銅管特别薄,導緻加水的車,使用不久後都出現了水箱腐蝕、漏水的情況,隻能改裝水箱,費時、費工、費錢,還嚴重影響生産。我自制的防凍液中配有防沉澱和防腐的成分,所以我的原裝水箱一直好好的。結果,别人都修車休息的時候,我還在苦命地幹活。
甯夏大水坑紅井子
來調查的技術員回去把情況彙報給了運輸處,我一下出名了,成了英雄了。立刻在全運輸處推廣我的先進經驗,給所有的日系車都配加了防凍液,年底還給我評了先進個人,帶上了大紅花。
紅井子石油會戰留念
那個年代的大部分人都沒讀過書,沒有文化,但是他們的工作态度都沒得說,隻要工作任務下達了,拼了命也要把任務完成,絕無二話,隻是由于認知水平的原因,往往工作效率極其低下。所以鄧公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是多麼的正确!改革開放40年後,現在的大小汽車,北方的冬天還有不加防凍液,隻加水的麼?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
(配圖源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