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幾年級不要學習數學

幾年級不要學習數學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5 19:13:44

幾年級不要學習數學(一二年級不适合學數學)1

楊林

數學一直是我國低年級小學生的“标配”課程,然而近來在山東省聊城市一所公立小學中,一二年級的學生卻取消了數學課。校長稱,邏輯性強的數學課程并不适合低年級的學生。

推遲數學課

補充朗誦、國學和書法

從2013年開始,山東省聊城市嘉明第一實驗小學就嘗試進行數學教學改革,招收了兩個班作為試點,推遲學習數學的時間,取消了一二年級的數學課,而補充朗誦、國學、書法等課程。

實踐至今,首屆實驗班的學生已經正式開始上數學課,經過一個多月的學習,學校和部分家長反映,暫時還沒有發現這兩個班的孩子對課程有什麼不适應。目前,該學校一二年級有24個班取消了數學課。

嘉明第一實驗小學校長李志猛是數學教師出身。他認為,根據他常年從事數學教學的經驗,低年級的孩子記憶力好,邏輯性差,而數學恰恰是門需要邏輯的課程,而且小學數學知識點不多,很容易讓低年級的孩子養成死記硬背的習慣,因此取消了一二年級的數學課。

那麼,學生在上三年級的時候,會不會跟不上進程呢?李校長則認為,他不會因為趕進度而增加學生的壓力,而且目前的方式并不會給學生增加學習壓力。因為随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數學課所需要的邏輯思維能力越來越強,一二年級那些需要費力學習的東西反而變得容易。

在學校剛剛召開的教研會上,三年級的數學老師們就反映,學生理解得很快,一二年級幾節課的内容,現在隻需要一節課就能講完。

據了解,一二年級取消正常的數學課程并不是完全不接觸數學,學校會在二年級時,給學生開設數學活動課和數學展示課,通過遊戲的形式讓孩子們了解數學的奧妙,逐漸培養興趣。

靈活課時學數學

效果尚待評估

無獨有偶。在今年9月份開學時,杭州德勝小學也傳出了取消數學課的說法。然而最終學校給出的回答是,并非取消,而是用更好的形式。

德勝小學負責人認為,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對于小學一年級6歲的孩子來說,按照其年齡心理發展特點,在這階段要去理解數學的抽象概念不太适合。就像在一年級,有些7歲入讀的孩子,要比6歲的孩子學得更好,這跟他腦部發育有關,多長一歲,他的大腦能力已經有很大的變化。

為此,學校決定将一年級的數學課程内容,延後至二年級上學期用一個半月來學習。整個一年級則推行《讓大腦更聰明基礎認知能力課程》,原有一周五節的數學課,變為一周三節的思維訓練課,通過能力課程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提高數字敏感度,提升綜合思維能力。再通過簡單有趣的數學遊戲和實際動手操作的活動,滲透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為一年級新生進入二年級正式的數學學習階段做好時間上的緩沖并打好認知基礎,最終為小學數學學習鋪好奠基石。

對于嘉明第一實驗小學取消數學課的做法,有人表示支持,認為一二年級的數學内容簡單,很快就能學會,學生應該先打好文字基礎再來理解數學題目。也有人擔心,這種做法将導緻學生到了三年級一下子要學幾年的課程,增加壓力。

那麼,在教育方式問題上,是應該尊重教師作為專業技術人員的自主創新?還是應有動态跟蹤和管理?我們來看看兩位一線教師的觀點。

觀點交鋒

得有人“吃螃蟹”

曲征(山東濟南市長清五中高級教師)

長期以來,數學一直是整個社會公認的小學生應該接觸學習的一門課程,可沒想到有的學校卻敢于“吃螃蟹”,敢于取消一二年級數學課,看上去這項改革忒“大膽”了。

但是,不能因為是“标配”、是幾乎全社會認同的課程就不能對其改革。實踐出真知。既然目前還沒有發現低年級孩子不學數學會出現不利影響,那為什麼不繼續将這種改革進行下去呢?如果此舉真有道理,說不定這樣做對孩子真是福音。

我們常說因材施教,而這不隻是指按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來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也指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階段各種能力的發展特點來進行教育。低年級孩子邏輯性不強,但是記憶力尤其是機械記憶力很強,針對這種特點,就應該多傳授一些朗讀、背誦等與語言文字相關的教學内容,當他們邏輯能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再施以數學知識教育,說不定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長期以來,人們遵從國家認定的教學大綱以及主流觀念認定的教育教學思路,對于一線教育教學人員的研究性嘗試常常不屑一顧。但是,往往是這些一線教師最了解學生狀況,在教育教學改革方面,最有發言權。

筆者認為,對于一二年級取消數學課程的做法,可以談論可以争辯,但是切莫一棍子打死。應該尊重一線教師的有益嘗試與創新,甚至允許“取消低年級數學課”在一定區域範圍内繼續實踐與探讨。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由一線教師、教育專家學者以及教育主管部門,做進一步的動态跟蹤觀察與研究,如果利大于弊,就可以多搞幾個試點逐步推廣;如果弊大于利,再“叫停”也不遲。

取消數學課不合“邏輯”

林日新(湖南武岡市灣頭鎮泉塘中學高級教師)

此舉完全是反傳統的。數學一直是我國低年級小學生的“标配”課程,自從有學校以來,除了語文(國語)課外,數學(算術)課是最早進入小學課程的。在國外也大多如此。像德國,數學作為小學課程科目一直受到格外的重視,數學教育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學校——寺院學校,從一年級(6歲入學,小學學制四年)起開設數學,直至現在。

其次,此舉是完全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數學是自然科學最基礎的學科,是中小學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礎學科,對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特别是在培養人的思維方面,具有其他任何一門學科都無法替代的特殊功能。自然科學如果沒有數學基礎,那将一籌莫展。

當然,筆者不否認數學的邏輯性強,正因為它強,才更需要重視它,早點接觸它,可以從數數開始,然後通過遊戲學會計算十以内的加減法,這樣可以把邏輯性減弱,讓小學生在遊戲的快樂中獲得知識,提高計算能力——當年曹沖稱象時不過六歲,可他卻能完成一個成年人難以想象的邏輯思維過程,現在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大多比當時的曹沖大,憑他們的智商完全可以學習十以内的加減法。

數學和語文等許多學科本來就有貫通的關系,學生在平常生活方面也時刻在應用數學,取消了數學課,一二年級的學生又拿什麼去和别人競争?更何況,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小學一二年級不開數學課,進入小學三年級一下子就學習邏輯性強的數學知識,會不會加大學生的學習壓力呢?

筆者作為一名有三十多年教齡的中學教師認為:“邏輯性強”完全可以降低教材的難度,改進教學方法,寓教于樂,在快樂中讓學生學好數學。而不能因“邏輯性強”就取消數學課,這一創新本身就不合“邏輯”。

數學讓你焦慮嗎?

歐美國家都是從一年級就開始上數學課,他們的中小學數學課比我國要容易很多,那麼,國外學生有數學焦慮症嗎?經合組織(OECD)發布的《數學讓你焦慮嗎?》報告指出,平均大約三分之一的學生存在數學焦慮,而教師有助于緩解學生的焦慮。

測評結果揭示,在所有參與調查的國家和經濟體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認為他們經常擔心數學課上遇到困難。阿根廷、印尼、約旦、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羅馬尼亞、突尼斯和烏幹達的學生尤其焦慮,超過四分之三的學生怕上數學課。相反,在丹麥、冰島、列支敦士登、荷蘭、瑞典、瑞士和英國,隻有不到一半的學生存在數學焦慮。

此外,該測評結果還揭示:女孩比男孩更容易産生數學焦慮。在幾乎所有參與評估的國家和經濟體中,女孩都比男孩的數學焦慮程度更高。在丹麥、法國、德國、列支敦士登、盧森堡、瑞士和英國,數學焦慮的性别差距尤其大。例如,在丹麥和列支敦士登,女孩擔心數學很難的比例至少比男孩高20%;當大多數同學的數學比他們好的時候,學生更容易感覺焦慮。測評發現,學生數學焦慮的形成可能與學校相關,尤其是與其他同學相比時,更容易産生焦慮。

而且,數學焦慮與學生的相對成績存在相關。在奧地利、加拿大、捷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列支敦士登、荷蘭等國,學生受到相對成績的影響非常大。教師如果經常在課上告訴學生他們在數學方面的表現,對學生的優點和缺點進行反饋,并告訴學生如何學好數學的話,将有助于緩解學生的數學焦慮。在39個國家和經濟體中,數學測評成績類似的學生中,認為教師廣泛使用以上教學方法的學生,其數學焦慮水平比較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