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 譜 】
什麼叫宗譜:
宗,本義為祖廟。《說文》釋:“尊祖廟也。”漢賈誼曰:“流派所出為宗。”又《禮喪服小記》釋:“别子為祖,繼别為宗,繼祢為小宗。”所謂别子,是指古代天子、諸侯的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這裡可釋為别子本代稱其上為祖,而别子之後裔稱其上為宗。其概念是一祖之下的後裔劃分為不同類型。按“宗”的含義,實還是一祖之下所有的後裔。至于宗譜則應是同祖之完全譜牒,如缺其一支,或隻記其一支,均還不為宗譜,這就是宗譜區别于家譜的地方。
什麼叫族譜?
古釋:“族者,屬也,與其子孫共相聯屬,其旁支别屬。”所謂直系與旁系是相對而言,均可上溯為同祖。他們“共相聯屬”的,這個“屬”,就是這個宗下特定的族衆。族衆依然是一宗之下,宗之與族,族之于家。宗之下有因分衍或遷徙等形成一個族體,族體之下的基本單位是家,所以冠用“族譜”名的譜牒應是某宗下的一個新開辟的族體。族譜不是一個完全的宗族譜系,它隻記述了這個宗族部分後裔。例:某支遷某地形成一個族體,它的譜系則是族譜。從整體意義上,它構不成一個完整的宗族體系,所以族譜既不同于宗譜也區别于家譜。
什麼叫家譜?
古釋:“有夫有婦然後為家。”又“家,謂一門之内”。所謂家譜,狹義地講應是一直系内的本家之譜。漢以前,見之于正史載錄的譜牒類書多以“世家”為名,且屬王侯大夫及有社會重大影響的人物才具有。如齊太公世家,魯周公世家,孔子世家,陳涉世家。至漢,以“世本”為書目,專門記錄姓氏、世系、居、作。例:世本十五篇。至隋,屬譜牒的籍名多樣,如:家傳、家紀、家記、家史、世系、家牒、譜記等。按正史《隋書》載,首先出現在正史載錄中有“家譜”冠名一書的為“楊氏家譜狀并墓記”。隋之後,在《新唐書》中,以“家譜”冠名的才真正開始多起來,如“謝氏家譜”、“薛氏家譜”、“顔氏家譜”、“李用休家譜”等。按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載:“漢書藝文志是秦漢以前著述的總錄,隋書經籍志是隋以前著述的總錄。”那麼“家譜”一名的取用應在漢至南北朝時期。所以,有說以“家譜”為名始于宋代,是不确切的。作為家譜,本應為一直系之本家譜。但後來,絕大多數是凡同一區域内的同一先祖的各分支後裔的共同譜牒統稱為家譜。從曆史上譜牒用名看,宗譜、族譜、家譜應是有一定區别的。
什麼叫支譜?
顧名思義,支是主幹之外的分支,意屬為同祖之下分衍的衆多後裔,而後又各有其世系的支派。所謂支譜,就非常明确了它的譜牒定位,即局限在該祖這下的一個獨特分支。形成或成為“支譜”的因素往往也是因分衍、擇業、遷徙等原因,遊離在原宗地所發展而成的,所以冠以“支譜”,它本身就表明了它屬某宗之下的一個分支。支譜仍屬于族譜範疇。
什麼叫家乘?
家乘,原意為以記載私家之事的文錄。羅大經《鶴林玉露》載:“山谷晚年作目錄,題曰家乘。”家乘屬于家譜的範疇,因此後有少量的家譜也冠以家乘。雖然冠用家乘的不太多,但對譜牒的稱謂單位則多有使用“乘”,如:付梓一大乘,發某公支下一小乘。乘,成了譜牒定量的又一别稱。
什麼叫郡譜?
郡,是自春秋至隋唐時地方行政區域名,類似現代的省(區、市)級别。所謂郡譜,是本郡各姓氏集合的譜牒。與地方志不同的是郡譜是收錄表述姓氏的專著,如:《袁州諸姓譜》、《洪州諸姓譜》等。也不同于家譜,家譜是本族一姓,郡譜是本郡多姓。另還有通國氏族方面的專著,如姓氏典,是集合全國各姓的通譜。
什麼是官修譜?
所謂官修,是為指由皇室或官府公修的譜牒為官修譜,即若上層社會那些士大夫一類的修撰私家傳乘,也須官府的審定認可。應該說官修譜牒是上層社會的産物,同時,也為上層社會服務。一般認為自戰國至隋唐是官修譜的主流時代。隻是自宋起,私修譜才大量出現,而由皇室為代表的官修譜,實際上一直延續到清亡才終止。
什麼是私修譜?
所謂私修譜,是相對官修譜而言的民間修譜,它包括宗譜、族譜、家譜。在中國曆史上,唐宋之間這段時間,在譜牒的修撰史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上層社會的帝王皇室士大夫為主體的官修譜迅速向廣大基層民衆為主體的私修譜擴展。尤以五代之亂以後,謂“衣冠舊族多離去鄉裡,或爵命中絕,而世系無所考”,一些原本無業、無身份的地方豪強進入了士族階層,其撰修譜牒也随之而變化,譜牒不再成為上流社會的專利。加之宋歐陽修和蘇洵二公對譜牒的貢獻,他們各自創制了一套完整的譜式,這兩種譜式既規範了譜的體例,也推動了家譜的發展。這就是明代學士丘濬結論的“唐以前官修族譜,宋以後私家自修,首自廬陵歐陽氏和眉山蘇氏二家,明士大夫家亦往往仿而為之”。這種“仿而為之”的私修譜一直延續至今,成為一種經久不衰的傳統譜牒文化。
宗譜、族譜、家譜有何聯系和區别?
原則上宗譜、族譜、家譜是記載人名、世系、生殁、事迹的譜牒。但從宗、族、家的早期含義看,“繼别為宗”,除嫡長子以外所有的分支都納入的這種譜牒為宗譜。而族譜雖意義大緻與宗譜相同,但由于分居、遠遷等原因,雖也将旁支納入譜内,其遠遷的旁支并沒有完整地納入,隻有本宗的部分族人,這種譜牒屬于族譜。至于家譜,“謂一門之内”,其所記述的世系是以本家上下直系為主體,隻留與本家傳承收藏,例凡這種譜,應屬家譜。上述三種譜牒雖有差别,但因上溯遠近不一,或傳襲舊譜名,故後世也大多統而稱之。
從家譜标準格式來看,有“譜名、譜序、譜例、譜論、恩榮錄、相贊、姓氏源流、族規家法、祠堂、五服圖、世系、傳記、譜系本記、族産、契約文約、墳茔、名迹錄、任宦記、年譜、藝文、字輩譜、領譜字号、續後篇、纂修”二十四部分構成。
1、宗譜:
家譜:又稱族譜、宗譜等。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書。皇帝的家譜稱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它以記載父系家族世系、人物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紀及王侯列傳、年表等演變而來。
家譜是一種特殊的文獻,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獻,記載的是同宗共祖血緣集團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況的曆史圖籍。家譜屬珍貴的人文資料,對于曆史學、民俗學、人口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
經曆了五代十國時期的連年戰亂和社會動蕩,曆史上傳世的家譜幾乎喪失殆盡,許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斷了線、失了傳。流傳至今的古代家譜,大多是明清兩代纂修。
2、堂号: “堂号”是家族門戶的代稱,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産生的宗旨大緻有三:一是彰揚祖先的功業道德,二是顯示家族宗親的特點,三是訓誡子弟繼承發揚先祖之餘烈。堂号包括郡王總堂号和自立堂号。由于曆史文化習俗的影響,人們在談到和自己同姓氏的曆史名人時,往往流露出一種尊崇、自豪之情。
日照太平橋李氏家族的堂号是“隴西永貴堂”。為了紀念始遷祖“李永貴”自隴西遷居柳山。
3、家族:以血緣關系為線索連成的家庭組織群。
4、世系:又稱:脈絡圖,是家族世代相承的父子關系系統,也叫世系表。用圖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員的血緣關系,通常是五代為一表。世系:在宗譜中表述父子關系的綱與目,則綱與目的統稱。
5、綱:有叫脈絡圖、在宗譜中表術父子關系的吊線圖,則樹狀線圖。
6、目:家譜中對個人信息的基本介紹包括:名字;出生年月;去世年月;葬于何地及朝向;娶妻;生子;生女等文字記叙部分。
8、祖籍:祖宗的出生地。在宗譜中一般指始遷祖的遷出地。
9、始遷祖:同一姓氏,或一個村莊或多個村莊的聚居地中,第一個從祖籍搬遷來的家族成員。
日照太平橋李氏家族的始遷祖是“李仕僖”。明洪武初年自臨朐柳山遷居日照西門外太平橋旁。
10、房支:又叫支房、房頭,是指按某一代或家族成員各自發展多代或多個家庭單位而形成的小世系單位。
11、派語:輩份表:表明家族世系次序先後關系的文字表。有叫字輩、輩輪、派行、派語。
12、世序: 在家族世系中的代數。
13、家訓:是家族的法規。内容基本上為修身、齊家、守法等方面。其中一部分包括:規約、訓語、廟規。
【 家譜之功名 】
各位看家譜的時候會發現祖上有好多有功名的人物,如庠生、廪生、太學生等等。下面列舉一下曆史上出現的與科舉有關的各類稱呼:
童生:唐宋時為童子科之名,明代士子未入學者統稱童生。
庠(xiang)生:古代學校稱庠,故學生稱庠生,為明清科舉制度中府、州、縣學生員的别稱。經過縣州級考試,這級考試叫'童試',考中者稱為秀才。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學校,明清時期叫州縣學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時自稱庠生、生員等。
廪(Lin)生:明洪武二年令府、州、縣皆置學,府學生員四十人,州、縣依次減十人,月給廪米六鬥。食廪者,謂之廪膳生員,簡稱廪生,增多者謂之增廣生,簡稱增生,無廪米,後來名額再增,成為附學生員。經歲科兩試成績優異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稱補廪。
貢生: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中成績優異者,升入京師國子監肄業,稱貢生。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清代有歲貢、恩貢、拔貢、優貢、副貢和例貢。恩貢:凡遇到皇帝登基或其他慶典頒布恩诏之年,除歲貢之外加選一次,稱恩貢。歲貢:每年從各府、州、縣學中選送廪生升入國子監肄業,稱歲貢。拔貢:明代之選貢。清制,自乾隆七年定每十二年(逢酉年),由學政于府、州、縣學廪生内,選拔文行優秀者,與督撫彙考核定,貢入京師,成為拔貢生。先赴會考,擇優再赴朝考,入選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縣,三等任教職,更下者罷歸,謂之廢貢。副貢:明嘉靖時鄉試有副榜,名列副榜的稱為副貢,清代鄉試的副榜,可入國子監肄業。例貢:納粟入監之列,起于明景泰元年,多指捐納而得。
監生:明設國子監,令各地擇諸生學行優者送入國子監就學,統稱監生。舉人會試不第亦得入國子監。入學者,舉人成為學監,生員成為貢監。乾隆以後監生多指捐納而得,并不入國子監就讀。光緒三十一年立學部,廢國子監,監生之名遂廢。
附生:明代附學生員的簡稱。正統之年額外增取,附于諸生之末,稱附學生員,簡稱附生。清代凡童生入學者皆稱附生,即秀才。
佾(yi)生:為佾舞生之簡稱,亦稱樂舞生,文廟之歌舞人也。
太學生:這個稱呼在家譜中經常出現。隋以後至清末謂之國子監,故監生亦稱太學生。國子監是中國古代隋朝以後的中央官學,為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國子監監生身份向不為世人所重,而自明朝景泰皇帝開生員納粟納馬入監(即例貢)之例後,國子監門檻愈低。爾後捐監之風大開,監生以錢鋪路,良莠不齊,益為世人所輕。
解元:鄉試第一名。鄉試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由于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闱,要參加秋闱的人需要先通過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童生",通過考試後稱為生員,又稱為庠生,俗稱秀才。成為秀才才能參加鄉試,通過鄉試後稱為舉人,舉人中的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元:舉人入京會試第一名為會員。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禮闱,又稱為春闱。參加會試的是通過鄉試的舉人,通過會試的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狀元:狀元是中國科舉制度中的最高榮譽,是在最後一關考試(唐朝時的省試,宋以後的殿試)中,得到進士第一名的名稱。狀元亦稱鼎元、殿元。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通過會試的貢士,通過後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在鄉試、會試、殿試均取得第一名,也就是連續考取解元、會元、狀元,被稱為三元及第。
進士: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意謂以人才貢獻給皇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 ,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此稱始見于《禮記·王制》。元、明、清時,貢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三人,即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分賜進士出身;三甲同進士出身。
舉人:經省級考試,這級考試叫'會試',這級考試也叫'鄉試',考中者稱舉人。至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亦稱為大會狀、大春元。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舉人俗稱為"老爺",雅稱則為孝廉。第一名為解元,第二名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為經魁,第六名稱亞魁,其他稱文魁,文魁就是舉人。

【 诰命夫人 】
诰(gao)命夫人是自唐代以來,朝廷對官員的母親或妻子加封的稱号。發展至明清時期,便形成了非常完備的诰封制度。如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因此,“诰命夫人”的品級,是與其夫、其子的品級相關的。
當然,诰命夫人可并非隻是一個榮譽稱号而已,她們雖然沒有實權,但卻是有俸祿的,而且還有朝服。這種诰封制度的作用,主要是為體現封建統治者對官僚階層的恩典。同時,這也是官本位思想的一種深化。家中出了個朝廷命官,身為妻子或是母親,也能獲得殊榮和利益,這就是為何曆代以來不管是男是女,都熱衷于通過科舉走上仕途.
在诰封制度之下,人們對女性的稱謂也産生了等級之分。如明代,對一品二品官員的正妻,就稱為“夫人”,嫡母稱為“太夫人”;同理依次遞減,三品的是淑人,四品的是恭人,五品的是宜人,六品的是安人,七品以下的是孺人。而那些無封無品的,就是普通老百姓,才稱為娘子。
 家譜用字規範
一、名、字、号
1、名:族譜中一般都有名(即譜名,宗譜的字輩通過譜名來體現)。現在修譜,一般不再搞譜名,名字即為譜名。舊時人們在日常交往中,隻呼其字而不叫其名,即所謂避諱,直呼其名是對這個人的不尊重。
2、字:即平時稱呼。如曹操,字孟德,劉備字玄德,平時見面隻呼其為“孟德”、“玄德”,而不叫其曹操,劉備,就是避諱,表示尊重。現代人很少用字。
3、号:号不是每個人都有的。舊譜中的号一般是年長者或有一定功名的人出于一種成就感,或出于某種因素,自己給自己提出的。所以不能把幾歲孩子的小名稱為号,那是對号的一種誤解。
說明:古人有姓、名、字、号,字通常由長輩來命名,男子可在成年後由父親取字。今修譜時,如族内形成共識按字輩定新錄入成員的譜名,拟将原名書為“一名××”或“字××”。同時,不能把舊譜中的名随意去掉,也不能把舊譜中名、字随意調換。如有曾用名,可用“又名××”加以彌補。
二、配、娶、繼配、聘
4、配:宗譜中的配是男子結婚的專用詞,配即元配。即對方為未婚,也稱處子,書“配某地某姓某公女”。
5、娶:娶則指對方為再婚女子,也稱醮婦。書“娶某地某姓某公女”。
6、繼配:繼配指前任妻子已死亡或離異,又與後任妻子結婚。再配為處子則書“繼配某地某姓某公女”;再配為醮婦則書“續娶某地某姓某公女”。
7、聘:聘指男子定親,雙方夫妻關系已經确立,但未完婚。舊社會對定親非常重視,一旦定親,女方即為夫家人。故有“未婚卒,葬某地”之記載。
說明:在配和娶兩字并用于一宗譜時,配和娶用詞含義是有區别的,一字之差,意義不一樣。所以不要随便把舊譜的配改為娶,個别宗譜隻寫娶而不寫配,這種情況另當别論。另外,現在修譜,一般不寫聘,而以結婚為準,年近五十未結婚者,可寫“未娶”。
三、适、字、未字、待字
8、适:該女子已出嫁結婚書“适”。
9、字:舊時女子通常在出嫁前才由父母或婆家取字。該女子已定親尚未出嫁曰“字”,與男方的聘相對應。
10、未字:該女子尚未定親曰“未字”。
11、待字:該女子已介紹對象,但尚未舉行定親儀式曰待字。因稱女子待嫁為“待字”。
說明:宗譜中“适”為女子結婚的專用詞,因此現在修譜,不要惟恐别人看不懂。就把适改成嫁,這就與曆次修譜用詞不一緻,而且失去了“譜味”,故女兒出嫁仍寫“适”為宜。
四、出贅、入贅、招贅、孀贅
12、出贅:指本姓男子招女婿出去,宗譜中書“出贅某地某姓”。
13、入贅:指外姓男子招女婿進來。
14、招贅:舊譜世系表均以男子為主體,本姓女子招女婿都以女婿挂線,故表述為“××贅婿,本姓×”。現時修譜,招女婿多數以本姓女子挂線,這裡主語變成了女性,故應用“招贅”,也可用“贅”或“招”。
15、孀贅:孀贅即丈夫死後,妻子再找一個男人上門,俗稱“黃泥畔”。
說明:認定是否招贅不是以女方住在娘家為準,而應以所生子女姓母姓為準;孀贅情況目前時而可見,但是我們在修譜時注意,入譜均以正式婚姻為準,如果找個老來伴,但未領結婚證,還是不錄為好。
五、出繼、繼子、出嗣、入嗣、承祧、兼祧
16、出繼:指本姓男子過繼給外姓做繼子,并改為外姓。此種情況,在世表中仍需要挂線,并注明出生年月,出繼何地何姓,方便後人明了本源。
17、繼子:指外姓男子被本姓領養,并由外姓改為本姓。
18、出嗣(si):本宗族由多子方承嗣無子方。
19、入嗣:本宗族無子方由多子方來承嗣,俗稱頂嗣。
20、承祧(tao):在家譜中将某甲之子給某乙一人當兒子,不再給甲當兒子。這種完全帶子的關系叫承祧。
21、兼祧:兼祧是以獨子兼承叔(或伯)兩房宗祀的特殊繼承方式,又稱“一子兩後”或“兩房共一子”。清乾隆朝起規定兼祧子可在兩房各配一妻,二妻間非妻妾關系,而是妯娌關系。
說明:舊時對繼子入譜都有嚴格規定,一般都要得到宗族同意,并要交一定的田産或财産給本姓宗祠,有的把繼子編入另譜。現在修譜,繼子和親生子都一視同仁,不再編入另譜,但為了區别親生還是領養,仍寫“繼子”為宜。嗣即繼承。舊時承嗣都有嚴格規定,一是必須得到宗族同意,二是在輩份上必須一緻,三是親疏上應該由近及遠。承嗣的目的,主要是延續香火,同時也繼承财産,故世表一般在入嗣方詳述,在出嗣方略述。
六、殇、夭、卒、年、享、壽
22、殇(shang):7歲及其以前身亡書“早殇”。
23、夭(yao):8歲至15歲未成年而身亡稱“早夭”。
24、年:50歲以下去世,書“卒(zu)于某時,年若幹歲”。
25、享:51歲至59歲去世,書“卒于某時,享年若幹歲”。
26、壽:60歲及以上去世,書“卒于某時,享壽若幹歲”。
說明:古代對不同年齡人的死亡,用詞有講究,讀其詞即知年齡大概,宜慎用。另據本宗古譜,作古之人書“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卒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在世之人書“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生”。
 【 叩 拜 】
《宗譜》記載祖先名諱及恩德,要說“請譜”以示敬意。請譜要有禮,重要節日要呈供桌上叩拜。
跪拜叩首禮:
古代漢族的一種交際禮儀。舊時使用年代最長、最頻繁的一種禮節。
古人認為,不跪不叫拜。 “拜”:也就是自祭其身,把自己這一百多斤的身體祭獻出來,這是古代的解釋。現代,可以作其它的解釋,就是把這個身向天地祭獻,願舍其身。
“叩”:就是頂禮恭敬。按照周代禮儀的規定,當時對跪拜的動作和對象,作了嚴格的規範,共分稽首、頓首、空首,稱為“正拜”。行稽首禮時,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重的禮節。一般用于臣子拜見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禮儀。
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這“九拜”裡面,以稽首、頓首、空首為正拜,是跪拜禮節内的最基本類型
跪拜禮的姿勢是這樣的:雙手合十,注意:這個雙掌合十要注意手心處呈空心狀,高舉過頭頂,向下至嘴邊停頓,可許願,再向下至心口,默念。雙膝跪地,上身拜倒,頭頂叩地,舒兩掌過額承空,以示恭敬至誠。有分三叩、四叩、六叩、九叩、二十四叩禮等。
再來說一下墳、墓、冢、陵的區别:
首先來說“墳”,對于這個字,我們通常會将它聯合“墓”來理解,即所謂的“墳墓”,但其實兩字之間卻存在一定區别的。
在《禮記·檀弓》中記載:“土之高者謂之墳”,即高出地面的土堆就叫做墳,在後來也指埋葬死人的地方。
與之相對應的便是“墓”,從字形上來看的話,墓字是上‘莫’,下‘土’,這裡的莫,意為黃昏,夕陽西下的意思。因此将二者聯合起來就是:在黃昏時期下葬,與太陽一起隐沒,故墓葬不壘墳包,即所謂的“墓而不墳”。
因此“墳”和“墓”就很好區别了,前者有土包,高于地面。而後者則沒有土包,是平的。當然了,這一點在古時候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墳者有土包高聳,表示死者有冤屈,比如周武王攻克商朝後,便下令加高比幹之墳,以表示比幹死得冤枉。至于墓,則代表死者是正常死亡,沒有冤屈。
但随着曆史的變遷,墳和墓便連在一起使用,即表示為埋葬死人的地方了!現在也基本上不會做什麼太大的區别!
那麼“冢”和“陵”又分别代表什麼含義呢?
所謂“冢”,其本意指的是“高而大的墳”。根據司馬遷的《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民間的一般墳墓是不能夠稱為“冢”的,它指的是古代時期貴族、諸侯等有身份人的墳墓,比如最典型的便是魏武帝曹操的“七十二疑冢”,還有一些貴族、諸侯的“衣冠冢”等等。
至于“陵”就比較好理解了,它專指的是帝王、諸侯的陵墓。比如我們熟知的“明十三陵”、“清東陵”和“清西陵”等。而隻要是作為“陵”的墓葬,是比較特殊的,首先面積很大,其次規制完整,建造豪華。比如清東陵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 墓 碑 】
墓碑上“先,顯,故,考,妣”什麼意思?
故:放在墓碑上,意思比較簡單,就是去世的意思。故字,既顯得莊重肅穆,又飽含後人的緬懷之義。
先和顯:有人說意思差不多,其實是有區别的。一種說法是,用先的,是說去世時家裡還有長輩在世,逝者“先走一步”,所以用先字。而用顯字的,去世時家裡數他的輩分最高,逝者的父母包括嶽父母都已不在世了,并且後人中還有孫子輩的,這時候立碑者才會給逝者墓碑上用顯字。
不過也有另一種說法,說墓碑上用顯字,代表一種美稱,是對逝者人品道德的贊譽,古語說“德顯考、行顯著”,顯字就是這樣的意思。
考和妣:
有個成語不少人語文課上都學過,叫“如喪考妣”,墓碑上的“考、妣”跟這個成語中的是一個意思。“考”指的是父親,“妣”則指的是母親。墓碑上如果有“考”,代表逝者是立碑者的父親,“妣”就是母親。其實在古代,考妣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使用,代表父母親。但是随着時代的發展,到了現在,這兩個字隻會在墓碑上才有指代去世父母的意思,因此可不要亂用啊。
其實,這些字出現這墓碑上,一般都是組合在一起的,如故先考、故顯妣,單個字表示贊美,組合在一起就更是溢美之辭了。
碑制
石碑上一般刻有墓主人的名諱、立碑人(一般是子孫)的名字、立碑日期等,碑刻要一定要是陰刻,即凹刻,不可是凸刻。
其次是字數宜過黃道。黃道,源于張陵的道教,與12建除擇日一緻,據計算,字數總數的個位數為1、2、4、6、7、9者為吉。或宜過白道,據計算,總字數的個位數是1、2、6、7為吉。但字數之說不必拘泥。
再者字體不宜是行書、草書,最好是莊重的魏碑體、隸書、楷書。
墓碑尺度
墓碑尺度受傳統信仰風水的限制,都應取個吉利。可借助“風水尺”來裁定。南方有用“丁蘭尺”來定奪吉兇的。丁蘭尺的一尺,約合38.1cm,将一尺分成十格,并注上一個字,即财、失、興、死、官、義、苦、旺、害、丁等十個字。其中财、興、官、義、旺、丁屬吉祥格,可依尺度選用。而其它不吉利的失、死、苦、害格,則盡量避開。當今“魯班尺”廣為土木工程中所應用,尤其打造古木家具時,更為木工師傅所遵從。魯班尺上,分上、下兩檔,上部用于陽宅,下部用于陰宅。在長長的卷尺的每個cm中,都注有風水的吉兇。在現今的陵園中,運用魯班尺設計、施工,都很注重其中的吉祥數字。如墓碑的尺寸,通常立碑高100cm,寬60cm,厚8cm;卧碑高55cm或者50cm,寬80cm,厚8cm。在魯班尺上則顯示出100cm橫财、順科。60cm進寶、橫财。80cm天德。55cm大吉。50cm進寶、納福。80cm财旺、及弟。墓碑上所刻碑文,字的大小也要符合魯班尺上的吉祥數字。通常大字10cm或10.5cm,小字3cm或4cm之間。10cm進寶。10.5cm納福。3cm财旺。4cm登科。這些字的大小與碑身比例協調,又寓吉祥之意。墓主的家人,在心理上從中可以得到慰籍。
墓碑刻字紅黑色的講究:
墓碑上的字有紅色的也有黑色的,這是有講究的,在生活中很多人一般都是忌諱用紅顔色的筆來寫名字的。而在雕刻墓碑上的字有些是紅色字體,有些是黑色字體這個也是有區别的。像紅色的字體是表示人還健在,而黑色的字體就表示人過世了。
姓氏也有用紅色的,那是因為這個姓氏會一直傳承下去。
有些人在立墓碑的時候還健在,用紅色的字體就是便于區分。當這個人也去世了以後,就會把這個字體給它塗抹成為黑色的了。
傳統的喪葬文化,是有很多講究,對于注重“逝者為大”的我們,都不會馬虎。墓碑上的這些字、詞,隻是喪葬文化中的一類。
碑帽
碑帽顧名思義就是在石碑最頂端的碑飾,上面刻有鳥獸,花草,植物等紋飾,一般材質為石料。作用主要是讓墓碑這樣的大門式結構更加的生動,形象,也讓逝去的人可以不遭受風雨的侵擾,寓意有房可居。在地下的日子過得好一些。
墓碑的前身是(傳說)立于墓前的木樁、古人用杠杆原理迎來下葬棺椁。以前不用墓碑用墓志銘石盒,有碑文石,石蓋,石碑多用于石刻記錄(石鼓文的石鼓,立石為界等石)後來演變成墳石與死者生平相合,成了墓碑。但還多用于一些中層人士,皇親貴族仍有墓志銘石盒。底層人民無财力弄,更何況再給墓碑加一個碑帽呢。所以說,一般情況下碑的大小一般根據福主家庭的經濟情況決定,有的人為了省錢不要帽。而有些碑的形式則由地師決定,依據福主生辰和墓的朝向,有的需要碑大有的需要碑小,有的超過陽宅高,有的甚至不能立碑;合理的風水搭配才會能夠福蔭後世,而每個福主情況不同,因此也就會有不同的碑型情況。
碑帽隻是屬于墓碑的一部分,它并不能代表一塊墓碑的完整性,墓碑由主碑,供桌,圍欄,穴位,前堂,後土等部分組成。家裡的經濟情況不能夠滿足的,這個碑帽可有可無。它隻能起到一個裝飾的作用,是整塊墓碑更加有威嚴,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古石碑的十看:
1,先看碑文的開頭和結尾,以知道給誰立的碑,是什麼碑,立碑人是誰,立碑的日期。再看碑陰有沒有文字。
2,看什麼碑首(也叫屃頭、碑頭),是交龍首,還是麟麟 獅子首等,以了解碑的等級。
3,看碑額刻的什麼字,是“诰封”“敕建”還是其他。
4,看碑趺(座),是龜趺,龍趺,須彌座 還是方趺。
5,看如果龜趺,看頭上有沒有角。
6,看龜尾是三尾還是單尾。
7,看碑側及碑擔上有無圖案雕刻,細看圖案中有無蜥蜴。
8,看水盤,四角有無魚龜蝦蟹,什麼順序,水盤四邊的山石上有無蜥蜴,水浪波紋中有無其他水中動物。看水盤立面有無紋飾雕刻。
9,看碑面四邊框的紋飾圖案,前和後是否一樣(有的碑前後面邊紋是不一樣的)。如果邊框是雲龍戲珠,看是幾爪龍。
10,看頸下有無喉結。
【 牌 坊 】
牌坊,中華特色建築文化之一。是封建社會為表彰功勳、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所立的建築物。也有一些宮觀寺廟以牌坊作為山門的,還有的是用來标明地名的。又名牌樓,為門洞式紀念性建築物,宣揚封建禮教,标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屬建築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豐功偉績,兼有祭祖的功能。 樹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後恩,流芳百世之舉,是古人一生的最高追求。
牌坊是由棂星門衍變而來的,開始用于祭天、祀孔。棂星原作靈星,靈星即天田星,為祈求豐年,漢高祖規定祭天先祭靈星。宋代則用祭天的禮儀來尊重孔子,後來又改靈星為棂星。牌坊濫觞于漢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極,并從實用衍化為一種紀念碑式的建築,被極廣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榮耀,不僅置于郊壇、孔廟,以及用于宮殿、廟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園林前和主要街道的起點、交叉口、橋梁等處,景觀性也很強,起到點題、框景、借景等效果。另外一種說法是,就結構而言,牌坊的原始雛形名為“衡門”,是一種由兩根柱子架一根橫梁構成的最簡單最原始的門。關于“衡門”,我們目前所看到的最早記載是《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栖遲。”《詩經》編成于春秋時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據此推斷,“衡門”最遲在春秋中葉就已經出現。 這種“衡門”後來被運用到城市中各個居民區之間的“坊門”上。從春秋戰國至唐代,我國城市居民區都采用裡坊制,
牌樓從形式上分,隻有兩類——一類叫“沖天式”,也叫“柱出頭”式。顧名思義,這類牌樓的間柱是高出明樓樓頂的;另一類“不出頭”式。這類牌樓的最高峰是明樓的正脊。如果分得再詳細些,可以每座牌樓的間樓和樓數多少為依據。無論柱出頭或不出頭,均有“一間二柱”、“三間四柱”、“五間六柱”等形式。頂上的樓數,則有一樓、三樓、五樓、七樓、九樓等形式。在北京的牌樓中,規模最大的是“五間六柱十一樓”。宮苑之内的牌樓,則大都是不出頭式,而街道上的牌樓則大都是沖天式。
從結構上分為:木牌樓,琉璃牌樓,石牌坊,水泥牌樓,彩牌樓和銅牌坊。石牌樓最為多見。
按照建造意圖分為:
一是廟宇坊,如曲阜孔廟牌坊;
二是功德牌坊,上述“四世宮保”牌坊、山東青州衡王府石坊等就屬于此類;
三是百歲坊(也稱百壽坊),和其它類型比較起來,這類數量要少得多,如山東青州市韓樓百壽坊、安徽泾縣九峰村百歲牌坊;
四是節孝坊;
五是标志坊;
六是陵墓坊,紹興市大禹陵牌坊和南通市唐駱賓王墓道坊。
牌坊等級:看最上面龍鳳闆上的字
第一等級:禦制-皇帝下旨,國庫出錢
第二等級:恩榮-皇帝下旨,地方财政
第三等級:聖旨-皇帝下旨,自建
第四等級:敕建-皇帝口頭答應,自建。

李強(山東日照太平橋文化研究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