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化學考前必看知識點幹貨

化學考前必看知識點幹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4:03:14

化學考前必看知識點幹貨?2018年高考化學命題貫徹落實發展素質教育和深化高考考試内容改革的考查要求,以高考評價體系為依托[1][2],貫徹了“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的考查目标,落實了“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有利于發展素質教育,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化學考前必看知識點幹貨?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化學考前必看知識點幹貨(超全的化學備考策略)1

化學考前必看知識點幹貨

2018年高考化學命題貫徹落實發展素質教育和深化高考考試内容改革的考查要求,以高考評價體系為依托[1][2],貫徹了“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的考查目标,落實了“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有利于發展素質教育。

依據大綱,回歸教材,考查學科必備知識

今年的高考化學試題注重基礎知識和學科主幹知識,緊緊圍繞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學科基本概念、基本反應原理、常見典型物質等基礎内容和要求,體現高考評價體系中的基礎性考查要求,有利保障了基礎教育化學人才的培養質量,試題設計的具體理念如下。

1、轉換呈現方式。通過對實驗基本操作和實驗現象的考查,有利于引導中學化學在教學過程開設實驗課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驗觀察能力。例如全國II第9題考查學生判斷甲烷與氯氣在光照下反應後的實驗現象。教材中關于實驗現象的描述為“試管内其他顔色逐漸變淺,試管壁出現油狀液滴,試管中有少量白霧。”在試題設計中将實驗現象以圖示方式給出,要求學生判斷正确的實驗現象。

2、轉變考查方式。對适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化學學科基本概念、基本反應原理的考查,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掌握化學基礎的知識内容,為今後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I卷35題考查電離能、鍵能以及晶格能等基本概念,并不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是以Born-Haber循環的形式給出能量變化圖,要求學生根據基本概念的定義分析各種能量變化的數值。

3、調整考查物質。今年的高考化學涉及的元素主要為應用廣泛的常見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豐富的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這些元素包括鐵、銅、鋅、硫、矽、氯等。例如I卷含硫的焦亞硫酸鈉、II卷26題考查常見的鋅單質的工業生産,III卷的食鹽的中的碘酸鉀。不僅元素化合物試題涉及的物質是典型和常見的,對于實驗試題和反應原理試題涉及的物質也是生活和實驗室常見的,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有利于增加熟悉感、降低學生對物質的陌生度,回歸中學化學元素化學教學的本質。

形式多樣,數據詳實,測評學科關鍵能力

高考化學試題立足于培育學生支撐終身發展和适應時代要求的能力,重點考查學生獨立思考、邏輯推理、信息加工、學會學習等關鍵能力。今年的化學試題在測評關鍵能力方面體現了如下幾個方面主要特點。

1、創新設問方式,考查獨立思考能力

在試題命制過程中,依據考查内容和要求設置不同的設問方式,考查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對于相對熟悉的内容,增加開放性,考查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如III卷27題提供了兩種合成碘酸鉀的方法,要求學生根據題目給出的信息,獨立地從中分析比較兩種方法的優劣。對于陌生的内容,在主觀題中設置選擇題,考查獨立判斷分析的能力。例如I卷28題給出五氧化二氮的分解曆程,讓學生根據曆程的三個步驟,判斷反應過程的機理等,從微觀過程認識化學反應。

2、提供各種類型的信息,考查信息獲取及加工能力

今年的高考化學試題在信息加工能力考查形式和特點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①供量化數據關系。例如II卷27題提供沉積碳生成速率與甲烷以及二氧化碳壓強的關系方程,要求學生分析積碳量與反應壓強的之間關系,判斷選擇反應的具體條件。再如III卷28題提供反應速率方程,讓學生定量分析比較不同條件下正逆反應速率的大小,從微觀和整體認識反應速率和反應平衡。

②提供轉化流程信息。物質轉化流程信息常見于化工工藝圖中。這些工業流程來自真實的工業生産過程,在試題中簡化為生産流程或技術單元,要求學生分析流程圖中的物質變化及操作,從中分析或選擇反應條件、解讀并挑選工藝參數,産物分離操作方法等信息,結合已經學過的元素知識、反應原理等知識回答相關問題。例如II卷第26題以鋅的冶煉為背景,通過工藝流程圖和數據表格等方式向學生提供信息,将生産生活實際與中學化學實際相結合,考查學生對常見金屬、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質、電化學原理、沉澱溶解平衡等知識内容的掌握情況。

③提供新穎反應信息。在題中提供陌生的反應方程式或轉化關系,要求學生從中抽象概括反應具體的細節,并與已有的有機反應相結合,構建一個可解決問題的反應知識體系。例如Ⅰ卷36題,要求學生分析理解整個合成路線,現場學習乙腈水解新反應。最後一問要求學生利用題目提供的腈基水解新反應信息和以及學過的有機反應,設計一條合成苯乙酸苄酯的路線。再如III卷36題引入了國際上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多官能團化合物為目标化合物,用近年發表的有機化學研究論文作為背景材料,提供一個新偶聯反應作為反應信息,讓學生将此新反應與烷基取代反應、炔烴加成反應、氯代烴取代反應以及羟醛縮合反應相融合為一體,進而解決問題。

3、證據具體詳實,考查邏輯推理能力

證據推理是邏輯推理能力在化學學科中的重要表現形式,要求學生能夠根據證據,對物質的組成、結構及性質變化進行分析推理,揭示數據和現象的本質特征。①考查基于數據的推理。反應過程中收集的數據以及呈現的圖表是重要的證據,可以考查學生通過分析、轉化圖形曲線的數據關系,結合化學基本反應理論,推演在不同條件下物質轉化規律。例如II卷27題、III卷28題均以物質反應轉化為題材,呈現不同類型的數據随時間或溫度變化圖形,加大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的考查。②考查基于實驗現象的推理。不同物質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學性質,具有其典型的反應現象特征。根據不同物質的特征反應現象可以推理物質的組成。③考查基于規律的推理。元素周期律是化學學科中重要規律,也是指導學習元素及化合物性質的重要理論,利用其周期性的變化規律可以推測物質的性質。例如I卷的12題、II卷的10題、III卷的13題均是以周期律和結構知識推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情境真實,應用導向,聚焦學科核心素養

今年的高考化學試題情境來源生産、生活、社會及科研實際,将化學學科聯系緊密的環保、醫藥、材料、能源等交叉學科内容作為試題素材,考查合理正确地使用化學原理與技術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體現高考評價體系中的應用性和綜合性考查要求。

1、呈現環境保護的素材,考查學生分析環境污染及防治中的化學基本原理,體現化學學科是生态環境和污染治理的巨大作用。霧霾的形成和治理過程滲透着化學科學的知識、原理和應用。利用化學原理和技術,既可以減少霧霾的形成,還可以研究揭示霧霾形成機理,進一步控制霧霾、治理霧霾。II卷第8題和IV卷12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霧霾形成機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為素材,考查霧霾形成過程中無機顆粒物的化學基本概念,分析霧霾酸度增大的催化過程和機理。I卷7題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之一的磷酸亞鐵锂電池為研究對象,通過濕法冶金工藝處理廢舊磷酸亞鐵锂電池正極片回收其中的金屬,體現了化學在推進生态文明建設、解決生态環境問題等方面的貢獻。

2、提供綠色生産技術試題,讓學生分析生産過程中的化學方法和技術,體現化學科學為綠色生産和清潔能源的開發提供技術支撐。如I卷13題以協同去除二氧化碳、硫化氫的新型電化學轉化裝置背景考查電化學的基本原理。甲烷和二氧化碳催化重整不僅可以得到合成氣,還對溫室氣體的減排具有重要意義。II卷27題是以甲烷和二氧化碳催化重整為背景,考查反應平衡和反應速率等基本原理。近年來,随着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日漸枯竭。人們越來越重視以可再生且污染相對較少的生物質來替代煤和石油去合成人們需要的化學品,這一類化合物往往被稱作生物質轉化平台化合物。如II卷36以葡萄糖以及用葡萄糖為原料制得的山梨醇和異山梨醇等生物質轉化平台化合物為背景,考查有機化學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以各種藥物和食品添加劑等生活密切相關的物質為背景,考查基本化學知識和概念,體現化學在确保食品安全、守護人類健康的巨大貢獻。例如II卷36題的治療心絞痛的藥——硝酸異山梨酯,IV卷的抗心律失常藥——鹽酸美西律,這些試題的素材展示了化學在治療疾病、提高生命質量、守護人類健康的貢獻。在試題體現化學學科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在高考化學試題中普及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傳遞化學的應用價值,讓學生體會到化學的巨大價值和神奇魅力。

展現成果,突出貢獻,發揮科學育人功能

今年的高考化學挖掘古代科技文獻,以我國古代化學化工成果為情境命制試題。例如II卷26題中提到“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屬鋅的國家”。III卷35題中提到“《中華本草》等中醫典籍中,記載了爐甘石(碳酸鋅)入藥,可用于治療皮膚炎症或表面創傷。”這些試題展示中華優秀科技成果對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貢獻,引導學生自覺傳承我國科學文化,弘揚科學精神。

今年高考化學試題呈現我國化學領域最近取得的重大創新科研成果。例如I、II卷中選取了我國科學家發表在化學頂級刊物上的“一種對天然氣中二氧化碳、硫化氫的高效協同去除轉化裝置”“一種室溫下可呼吸的鈉、二氧化碳二次電池”,在考試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愛國精神,體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