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學記》是我國古代一篇教育理論的經典論文,收在《禮記》中。它成文的年代,至遲到漢代也已經定稿,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由于古代書面語言尚簡約,加之文字的多義性,有些句子,我們今天理解起來有些困難。自古及今,給《學記》作注的學者很多,但各家注解頗多分歧。這對繼承這份寶貴的教育遺産,探赜索隐,鈎深緻遠,吸取其精華,進而構建我們民族的語文教育學是十分不利的。因而在文字上首先弄清《學記》的意義,就顯得特别重要。今不揣固陋,僅就《學記》原文的幾條注釋談談我的意見,以求教于方家。
一、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衆
"慮"一般注為"謀慮或計劃""思慮";"憲"或注為"法",或注為"思"。"發慮憲,求善良",有人理解為"統治者發布施政意圖和國家成法,依靠宗親貴族中善良的人輔佐治理國家",[1]也有人譯為"(執政者為國家大事)深謀遠慮,尋求善政良法"。[2]"謏聞"一般解作"博得(誘緻)一些聲譽",《說文·言部》:"謏,小也,誘也。""聞"解為"聲譽、名聲"之義。[1]但"發布施政意圖和國家成法"或"深謀遠慮,尋求善政良法"是否為"博得(誘緻)聲譽"呢?我想不是的。《學記》作者開宗明義,從教育的目的和必要性立論:"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開篇言三事:發慮憲;就賢體遠;發展教育。三事可以得到的結果分别是"謏聞"、"動衆"、"化民"。言事與結果都是圍繞"化民成俗"立說。"就賢(接近賢德之人)體遠(體恤關系疏遠的人)","足以動衆",但是"未足以化民"。"化民成俗"是執政者的目的,然民不能自"化",必須通過發展教育來實現。發展教育是"化民成俗"的必由之途。如依上述說解,"動"和"化"的對象是"衆"和"民",言語對象是同一的,都指百姓,而"謏(誘)"的對象卻是"聞",與"衆"和"民"不同,脫離了開篇立說的主旨。這樣,"發慮憲,求善良"一事就嫌多餘了。我以為"慮"通"律",與"憲"同義,都是"法"的意思;"謏"通"曉"。"謏聞"就是"曉聞"。"曉聞"是"使民曉"、"使民聞",與"動衆(使衆動。衆也是民)""化民(使民化)"語言結構一緻,言語對象同一。"曉聞"就是"知道"。"發慮憲,求善良"意思是說"頒發律法,希求民衆善良",這樣做,足以讓百姓知道(什麼事不能做),但民衆的心不會受到感動;"就賢體遠",足以使民衆的心感動,但是不能"化民成俗";要"化民成俗",必須發展教育。遞進說理,意脈貫穿,而又謹嚴簡赅,可見《學記》作者行文的藝術。
二、念終始典于學
有人認為"典"即"經典",全句意思是"要自始至終念念不忘學習先王經典"[2]。.然這個意思應說"學于典",不當是"典于學"。或訓"典"為"常","經常"之義。這樣解釋也有兩點不順:1) 與"終始"義重複;2)"經常"為副詞,不能直接與介詞"于"接。此"典"當是動詞。清劉光蕡注:"典,主也。" [1]我以為最近作者原意。"典"有"主管""執掌"義,如典試;典獄。《史記·季布栾布列傳》:"季布以勇顯于楚,身屦典軍,搴旗則數矣。""典于學"就是重視學習。這句引文出自《尚書·商書·說命下》,原文是:"說曰:'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學于古訓,乃有獲。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惟學,遜志務時敏,厥修乃來。允懷于茲,道積于厥躬。惟敩,學半,念終始典于學。厥德修罔覺,監于先王成憲,其永無愆。'"傅說勉勵商王修德、師古。"學于古訓"就要發展教育,正是《學記》作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之意。
三、敩學半
或訓"敩"為"教",如唐孔穎達《禮記正義》疏曰:"敩學半者,上敩為教,音效,下學者,謂習也,謂學習也,言教人乃是益己學之半也。"教人固然可以益己之學,然《學記》此語引自《尚書·說命下》,原文并無"教人"之意,而是強調"學于古訓"。且《尚書》多次用到"教"字,如《舜典》:"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酒诰》:"文王诰教小子"、"其爾典聽朕教"、"姑惟教之"、"乃不用我教辭",等等,都寫作"教",不作"敩"。何以獨這一句用"敩"?而《學記》本文也是強調"學",不是"教"。前面說"人不學,不知道",這裡又用"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闡述"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的道理,勉人要"知學"。不僅學于人者要"知學",教人者也要"知學",旨在一個"知"字。"知"是本段的關鍵詞。《說文·教部》:"敩,覺悟也。""覺悟"就是"覺醒"、"醒悟"、"由迷惑而明白",就是"知"。我以為"惟敩學半",意思是:"知學"是學習成功的一半,即俗言"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為"知學"是"我要學",不是"要我學",内省的積極性就會變成強大的學習動力。聯系上文"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就更明白。"知不足""知困",貴在這個"知"字。"知"就是"覺悟",即"敩"。這是"進學"的開始,但已是成功之"學半"。這一段講"學"的重要性,教師、學生,都要"學"。教師的"學"從"知困"開始,學生的"學"從"知不足"起步。
四、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這裡采用"雙起分承"文法,行文藝術性很強。對内容的理解似乎沒有分歧,隻是有人認為這裡的"學"和"教"說的都是老師;一般認為"學"是指學生的學,"教"是指老師的教。我覺得,還是後者的理解比較近理,因為作者在強調"學"的重要性,不專指教師,所有的人都要"學","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這是一般道理,不是特指教師。我倒覺得行文的意義承接有點兒龃龉。"知不足"然後能"自強";"知困"然後能"自反"。"自反"與"知困"接,"自強"與"知不足"接,更為合理。原文可能有錯簡。
五、教學相長
一般理解是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教師教學生,使學生知識"長",學生提問啟發教師,使教師見識"長",如子貢、子夏之言詩啟發孔子。或以為"教學相長"的原意,"是指教師的教學工作和進修學習相互促進"。[1]這兩種理解都把"相"字解釋為"互相"義,教師、學生"互相"作用。然在古漢語中"相"并非都是"互相"之義,還有"共同,一起"義,表示動作行為是幾個主體共同發出的。如《論語·衛靈公》:"道不同,不相為謀。"《史記·刺客列傳》:"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築,荊轲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這兩個例句中的"相"就都是"共同"義。我以為,"教學相長"的"相"也是"共同,一起"的意思。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生命共同成長的過程。學生"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益知自強不息,勤勉于學,從而使學業長進;教師"教然後知困","知困"然後反求諸己,深入研究,從而使學識增益。
六、蛾子時術之
或說"術"通"述",依《說文·辵部》解作"循也。"鄭玄注:蛾"時術蚍蜉之所為,其功乃複成大垤。"王夫之注:"術,徑也。蟻之後行者踵先行者,接迹相繼,則徑不迷而遠可至。"兩說雖說均可通,但鄭說通假,繞了一個彎,聯系上文"此大學之道也",似乎成順接,而不是引證,"蛾子時術之"之"之"乃成"大學之道",于理不通矣。王說訓"術"為"徑"較為直接,"術",繁體寫作"術",《說文·行部》:"術,邑中道也。"但"後行者踵先行者"雲雲,也嫌畫蛇添足。本段文字講大學的修業年限和視學制度,即"大學之道",由"離經辨志""敬業樂群""博習親師""論學取友"以至"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經過9年,把一個無知蒙童培養成"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之隽才。"蛾子時術之",是類比,人類大學教育亦"時術之",正是《學記》作者引證的用意。"術之"即"以之為術"。"術"本寫作"術"。依《說文》"邑中道也"的說解,與上文"此大學之道也"相應。
七、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
鄭玄注:"數讀速。"《爾雅》曰:"'數,疾也。'……及于數進,謂汲汲于求速進也。"清鄭元慶說:數,"煩也,頻也。"數進,王夫之說:"屢告之,不待其習熟也。" [1]如此則"數"字有兩讀,一讀速,一讀碩。我以為讀如字,更好,"數進"指量的增加,即教學進度的完成。"及",王夫之注"猶急也"。王引之說:"及,猶汲汲也。" [1]這樣解釋顯得太迂曲。聯系《學記》作者批評的現象"呻其占畢,多其訊言"來看,這是一種敷衍塞責的教師,隻知照本宣科,把答案告訴學生了事,不講"預""時""孫""摩"原則,不管學生是否掌握。這樣的老師,并無"急""汲汲"可言。"急于趕進度"的老師,雖然也違背教學原則,也會有"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的惡果,但其用心還是在學生,目的是要學生多學。而這種完成教學進度了事的老師,完全不從學生着想,更不用心于教學規律和原則。我以為"及"乃用其本義,就是"達到"的意思。《說文·又部》:"及,逮也。""及于數進"就是"達到數量增加",也就是完成教學進度。
八、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長善救失"一般理解為"發揚學生的優點,矯正學生的缺點",但《學記》的作者又說:"禁于未發之謂預"、"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意思是要在問題沒有發生之前加以預防,如果問題發生以後再去禁止,就抵觸抗拒,不易克服。那麼,"救失"就不單單是"矯正學生的缺點",而是要預防、避免、阻止學生缺點的發生。《說文·攴部》:"救,止也。"《辭源》"救"字的第一義項就是"阻止",引兩條書證,一是《論語·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二是《周禮·地官·司救》:"司救掌萬民之衺惡過失,而誅讓之,以禮防禁而救之。""救失"即阻止過失,預防過失的發生。唐孔穎達《禮記正義》:"師既前識其四心之不同,故後乃能随失而救之也","使學者無此四者之失,是救失。""長善救失"就是發揚學生的優點,阻止學生的缺點,換句話說,教師的責任之一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防止學生不良習慣的養成,也即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
九、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這兩句之前講"尊師",之後講教師如何問答,似乎與前後均不銜接。一種解釋是,學生善于學習,對于教師的教學和自己的學業成績都有好處,而學業成績的好壞又與教師如何進行教學有關系,從此過渡到教師必須善于問答。另一種解釋以為"善學者"的"學"字應作"教"字解。[2]前一種解釋拐彎抹角,似嫌迂曲;後一種解釋改變經文,更不足取。我以為,《學記》作者這幾句話不是在講"學生要善于學習",而是在告訴教者一個事實。教師的功夫在于培養學生"善學",從而收到"師逸而功倍"的效果,避免"師勤而功半"的情況發生。如何培養學生"善學"呢?那就是要"善問"、"善答問"、"聽語",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獨立的思考能力,像"良冶""良弓""始駕馬者"一樣,教學生從基礎學起,注重實際操作,不要好高骛遠。文章意脈連貫而下,并無阻斷。
十、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
《學記》舉這3個例子意在說明什麼,曆來衆說紛纭。有人以為"這3個例子""說明練習的重要性"。[1]根據"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學矣"來看,這3個例子似乎不是說明同一個問題,而且"學為裘""學為箕""車在馬前"也并非全練習本業。我以為,作者舉這3個例子,意在說明教育學中3個重要問題。
"裘",乃用皮革制成的鼓風袋,冶煉工作不可缺少的設備,用以助火增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事則容易做好。學亦事也,何為學之器?法也,志也。優秀教師總是注重把學生培養成"善學者","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善學"即得法。得法的必要前提是學生自己的積極性,所以《學記》作者又說:"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志"、"法",乃學之"器",好比冶煉工作的鼓風袋,給學習鼓勁加溫。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即"繼志"。
"箕"者,簸揚之具。為箕,要把柳條彎曲,與造弓相類。"古之學者,比物醜類","君子之教,喻也"。學習要能觸類旁通,"知類通達"。《學記》用"良弓之子,必學為箕"來告訴教育工作者要"善喻",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就要"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力不能問,然後語之","叩之以大則大鳴,叩之以小則小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車在馬前",所以學駕車。學習,要有教師示範,教師要言傳身教,"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①《學記》作者認為"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所以學生之間要相互切磋砥砺,所謂"相觀而善之謂摩",還要對學生"敬業樂群""論學取友"方面進行考核,以求達到"樂其友而信其道"、"雖離師輔而不反"的成效。
這3個例子,分别說明教學中的"繼志""善喻""觀摩"3個重要問題,是前面闡述的思想形象化的總結,所以才說"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學矣。"
《學記》言簡意赅,許多幽微有待于我們深入探索。由于個人學力有限,以上意見多是管窺蠡測,敬請專家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周正逵. 文化讀本[M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12-323,335-343.
[2]許椿生. 學習祖國珍貴的教育遺産——《學記》[J]. 河北教育,1981,(增刊)4-2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