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參(shēn),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人(山東嘉祥縣)。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曾子主張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内省、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曾子參與編制了《論語》、著寫了《大學》、《孝經》、《曾子十篇》等作品。
曾子在儒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後世尊奉為"宗聖",是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
古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
妻适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
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曾子殺豬.mp301:43
譯文: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哭着跟
她。他的母親說:"你回去,我回來時為你殺豬。"她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要給他兒子殺豬吃,他的妻子說:"我不過是開玩笑罷了,你居然信以為真了。"曾子說:父母去教他,聽從父母的教導。現在你欺騙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騙别人。母親欺騙了孩子,孩子就不會相信他的母親。于是就殺豬煮肉吃。
一個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畢,換上一身幹淨整潔的藍布新衣,準備去集市買一些東西。她出了家門沒走多遠,兒子就哭喊着從身後攆了上來,吵着鬧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離家又遠,帶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說:"你回去在家等着,我買了東西一會兒就回來。你不是愛吃醬汁燒的蹄子、豬腸炖的湯嗎?我回來以後殺了豬就給你做。"這話倒也靈驗。她兒子一聽,立即安靜下來,乖乖地望着媽媽一個人遠去。
曾子的妻子從集市回來時,還沒跨進家門就聽見院子裡捉豬的聲音。她進門一看,原來是曾子正準備殺豬給兒子做好吃的東西。她急忙上前攔住丈夫,說道:"家裡隻養了這幾頭豬,都是逢年過節時才殺的。你怎麼拿我哄孩子的話當真呢?"曾子說:"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謊的。他們年幼無知,經常從父母那裡學習知識,聽取教誨。如果我們現在說一些欺騙他的話,等于是教他今後去欺騙别人。雖然做母親的一時能哄得過孩子,但是過後他知道受了騙,就不會再相信媽媽的話。這樣一來,你就很難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覺得丈夫的話很有道理,于是心悅誠服地幫助曾子殺豬去毛、剔骨切肉。沒過多久,曾子的妻子就為兒子做好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訴人們,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對孩子,也應言而有信,誠實無詐,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應該像曾子夫婦那樣講究誠信,用自己的行動做表率,去影響自己的子女和整個社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