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内容 |
導體和絕緣體 | ||
科目 |
科學 |
年級 |
四年級 |
教材簡析 |
導體和絕緣體是電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節課中,學生将身邊的物體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流是否能夠通過,也就是檢測物體的導電性。學生通過實驗發現情況不一樣:有些物體容易使電流通過,具有導電性,這樣的物體叫做導體;有些物體不容易使電流通過,不具有導電性,這樣的物體叫做絕緣體。通過學習,能幫助學生提高對身邊材料性質的認識,加深對電路概念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科學規範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下節課學習“電路中的開關”做準備。 | ||
教學目标 |
科學概念目标 重點:導體和絕緣體的區别。 難點:使用電路檢測器規範地來檢測身邊的物體是否帶電。 | ||
學情分析 |
四年級學生能提出科學探究的大緻思路,能對自己或者小組提出的探究問題做出思考。在預測過程中,學生會去思考,但是四年級學生往往會用自己原有的經驗來判斷甚至想象替代實際科學實驗的情況,有些學生甚至隻會憑借經驗不加實驗地将導體和絕緣體分類,因為要強調學生在課堂中實證意識的培養,每一種檢測都要達到兩次以上。四年級學生合作分工意識還不夠強,本節課會繼續在小組分工提供幫助策略。 | ||
教法與學法 |
探究教學法;讨論法;交談法 | ||
教學過程 | |||
(一)導入 |
師:哪一種打結方法會使小燈泡亮? 教師打下開關,簡易電路二的小燈泡亮了。 師:為什麼電路一中的小燈泡沒亮? 學生思考、回答,引出導電性。 2.師:我們身邊有許多物品和導線裡的銅絲一樣具有導電性,那怎麼驗證物體的導電性呢?(提醒:學過的内容) 學生思考、回答:電路檢測器。 | ||
設計理念 |
通過簡易電路引入新課,直觀展示,引發思考。 | ||
(二)活動一:組裝電路檢測器 |
師:需要用什麼材料組裝電路檢測器?組裝好,需要做什麼呢? 學生回顧、思考,回答。(提醒:電路檢測器需要檢測電路檢測器是否完好) 師:怎樣用電路檢測器檢測一個物體的導電性呢?如果物體導電,電路檢測器會有什麼現象表示? 學生思考、回答。 師:請同學們現在拿到材料來組裝電路檢測器,組裝好的小組請舉手給老師看。 學生組裝。 教師巡查。 | ||
設計理念 |
通過你問我答活動,提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思考。回顧之前所講的電路檢測器。 | ||
(三) 活動二:探索 |
師:現在同學們已經組裝好了電路檢測器,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20種物體,我們來檢測一下這些物體的導電性。在檢測之前,請同學們拿出我們的實驗報告單,小組讨論,我們先小組讨論、預測一下對應的物體的導電性。預測好的小組舉手。 學生思考、預測。 老師巡堂,關注學生是否已經填好了表。 所有小組填好後,提示學生實驗過程中為了保證準确性,每種物體檢測3次。開始實驗。 學生實驗,填表。 教師巡堂。 學生分組彙報檢測結果。 教師梳理學生實驗結果,探讨結果的不同之處。 提問: 1.我們觀察一下檢測結果,哪些材料是容易導電,哪些材料不容易導電? 像銅、鐵及其合金等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 像木頭、布料、玻璃等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金屬通常是導體,非金屬通常是絕緣體) 揭題: 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 | ||
設計理念 |
通過猜測來引發思考,通過實驗來得出結論,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實驗分析,知道不同材料的導電性不同,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鞏固和應用。 | ||
(四)研讨 |
1.人體是導體,電路檢測器能檢測到嗎? 2.為什麼下雨的時候不能站在樹底下? | ||
設計理念 |
由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引發思考,鞏固知識。 | ||
(五) 拓展 |
1.導體和絕緣體并不是絕對的。我們要注意用電安全,保護好電器設備上的絕緣體部分。 2.如今的社會中,人們已經越來越重視用電安全了,現代的建築物普遍裝有避雷針。.展示避雷針圖片 避雷針是由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發明的,但是在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之前中國古代的建築中也有類似避雷針作用的物體。 根據唐代《炙毂子》一書記載:漢朝時柏梁殿遭到火災,一位巫師建議,将一塊魚尾形狀的銅瓦放在屋頂上,就可以防止雷電所引起的天火。提問:銅瓦在這裡起什麼作用? 3.鞏固:教室裡有沒有什麼物體可以代替銅瓦起到相同作用呢? 如果不放銅瓦,放打磨好的魚尾形狀的岩石也可以有同樣的作用嗎? 4.安全知識判斷。 5.課後排查家裡的電器是否存在安全問題。 | ||
設計理念 |
通過導體和絕緣體不是絕對的,來進行強化學生的概念, 布置有趣的作業。 | ||
闆書設計 |
導體和絕緣體 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