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晖
陝西,簡稱“陝”或“秦”,又稱“三秦”,省會西安。
陝西,東臨黃河,與山西、河南、湖北相望;南以大巴山為屏障,與四川、重慶毗鄰;西與甘肅、甯夏接壤;北瀕内蒙。
那麼,陝西的“陝”,究竟指哪裡?陝西為何又稱“秦”“三秦”?
1
陝西,簡稱“陝”,其名稱來源很早。
西周初年,周公、召公就分“陝”而治。陝之以東歸周公管理,陝之以西歸召公管理。
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公羊傳·隐公五年》
那麼,問題來了,這裡的“陝”究竟指哪裡?
一種說法,“陝”即戰國時的陝陌,漢以後的陝縣,即今天的河南陝縣老城西南;
一種說法,“陝”應當寫作“郏”,指王城所在的“郏鄏”而言。
今天,主要流行第一種說法,《陝西省志·行政建置志》(陝西省地方志辦公室官網)也采用此說。
但也有不少學者認為,第二種說法可信。因為陝陌,作為戰國時的地名,在周成王時期并沒有出現,而“郏鄏”卻在成王時就已經有了。
成王定鼎于郏鄏。 ——《左傳·宣公三年》
《水經·榖水注》引京相璠(人名)曰:“郏,山名;鄏,邑名。”即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陽市北。
周成王正是以此山為界,分疆而治,以東地區為陝東,以西地區為陝西。
“陝西”之名正式确立,始于北宋至道三年(997年)。
當時稱為陝西路,轄區約為秦嶺以北、橫山以南、湟源以東、渑池以西地區,包括今陝西、甘肅兩省大部分,甯夏回族自治區南部,青海省湟源以東地區,山西省運城地區及河南省三門峽市轄地全部。
2
陝西,又是秦人發祥流慶、建國立業之地,所以也簡稱“秦”。
傳說,秦人的祖先女修,是黃帝之孫颛顼的後裔。女修吃了玄鳥蛋而生大業,大業的兒子大費因為幫助大禹治水,又輔佐大舜馴服鳥獸有功,被大舜賜姓“赢”,活動在今天陝西西部和甘肅東部一帶。
商族崛起,滅了夏桀,赢族的首領費昌就做了商湯的馬車夫,此後,赢族的世世代代就輔佐殷商。
西周時,赢族的首領造父,馬車駕得非常好,尤其是為君主駕車,因此取得了周穆王的信任。
到了非子的時候,他不光車駕得好,那馬也養得好,于是,便被周孝王相中,在渭河一帶養馬。後來,非子被分封了土地(今寶雞隴縣東南),建立了侯國,号曰“秦赢”。
就這樣,赢族好歹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地盤——雖然隻是一個諸侯國的附屬國!
從此以後,赢姓一族便開始了定居生活,“秦人”的稱呼便正式出現。
3
可是,陝西為什麼又稱為“三秦”呢?
秦末,項羽進駐陝西關中以後,把六國舊貴族和有功的将領分封了王,一共分封了十八個。
起初,諸将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為王。
劉邦率先占領了鹹陽,但受到了實力強大的項羽的嫉妒,鴻門宴上,差點丢了性命,後來被封在了巴蜀地區,是為漢王。
為了提防劉備,項羽便三分關中:
封秦朝降将章邯為雍王,定都廢邱(今鹹陽興平市),防守陝西中部鹹陽以西和甘肅東部地區;封秦降将董翳為翟王,定都高奴(今延安市東),防守上郡(今陝西北部);封秦降将司馬欣為塞王,定都栎陽(今西安臨潼區),防守鹹陽以東地區。
自此,陝西又稱“三秦”。
不過,随着陝西行政區域的變化,“三秦”的範圍逐步擴大,泛指今天的陝南、關中、陝北。
參考資料:
《史記》《三秦變遷史》
《陝西省志·行政建置志》(陝西省地方志辦公室官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