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與女兒之間帶着天然的微妙感情。父女之間的關系也會給女孩的各方面帶來影響。
在電影《剩者為王》中,金士傑短短的3句話,不僅讓劇中的舒淇潸然淚下,也讓更多劇外的女孩為這溫暖的父愛感動。
多年前,周國平出版了一本書《妞妞》,副标題是:一個父親的劄記。全書是以父親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他僅活了562天便夭折的女兒妞妞的成長。作者在書中寫到:
我愛我的女兒勝于愛一切哲學。
我盼望生個女兒——
因為生命是女人給我的禮物,我願把它奉還給女人;
因為我知道自己是個溺愛的父親,我怕把兒子寵驕,卻不怕把女兒寵嬌;
因為兒子隻能分擔我的孤獨,女兒不但分擔而且撫慰我的孤獨;
因為上帝和我都苛求男兒而寬待女兒,渾小子令我們頭疼,傻妞卻使我們破顔;
因為詩人和女性訂有永久的盟約。
父女之間有太多溫情的案例。而在這一部戲劇中,父親與女兒隻在電話中交流。當母親去世、父親再婚,這樣的一對父女又是怎樣的情感?
《爸爸的床》
—
這是一部有關父女之間情感聯結的懸疑劇
在56頁長的劇本裡,父親和女兒未曾見面。他們隻是打電話,在電話裡交談、讨論、争吵、沉默。
女:我不知道
父:你是不知道還是
女:不知道
父:所以現在是怎麼個情況
女:我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
父:那我也不知道了
女:我也不知道
父:咱們都知道不了了,是吧
對話總是繞着一個似乎能感覺到,卻徘徊在它周圍的主題進行。他們聊天氣其實不是想說天氣,他們真實的感情卻被埋藏在碎片化的語言和停頓中。
在一對很容易被代入的關系中,我們會好奇是什麼原因讓他們的交流有這樣的隔膜?在這個原因出現之前他們是不是也有過美好的共處時光?
劇本寫得非常巧妙,僅用打電話的方式就吸引讀者一口氣看完。那些看似瑣碎的對話和欲言又止的沉默像以及令人歎息的錯過都如同懸疑小說若有似無的線索,牽引我們将那些散落的故事拼接起來:
一個失去了妻子的丈夫,一個失去了母親的女兒。電話的那邊,聽不到啜泣與哽咽。同樣失去了親人的兩個人,面對悲傷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母親離世三個月後,父親已經再婚,他要處理舊家具、舊照片,在重新開始的生活裡,新的伴侶需要新的空間。女兒的思念和記憶還留在曾經的那棟房子裡,連桌椅碗筷都是她要保留的,隻有那張床,她要扔掉。在母親剛剛去世的那些日子裡,在思念最翻湧的深夜裡,她曾經陪父親度過最難熬的時光。别的物件都要留在曾經的家裡,隻有那張床,必須扔掉。那是母親躺過半生的床,那是她童年最柔軟的溫度。然而,父親卻不這麼認為......
日前,主演王學圻在北京 大麥·超劇場 出席了媒體見面會,在活動現場他分享了自己對該劇的感受:
如果隻是打電話難免讓人覺得形式單一,但這個劇本的妙處在于台詞富有智慧,通過打電話反映出很多東西,語言簡單卻不單調,每句話都有它獨特的意義,而劇中人物的情感也随之自然地過渡。
王學圻認為這部劇傳達的東西與我們每個人都密切相關,這包含兩代人之間的理解,同時它也映照了當下普遍的生活,如今很多三口之家,子女為了學業、事業或家庭不能留在父母身邊,父母一方面不願成為子女的負擔,另一方面又希望他們陪伴,這樣的現實導緻老年人的心理矛盾。現實中那麼多無法說出的期待,就像舞台上寫意的留白。
▲ 話劇《爸爸的床》排練照丨王學圻 楊壹童
王學圻曾在電影《相伴永遠》中飾演的李富春。這部紀傳體故事片講述了李富春和蔡暢兩位革命前輩長達半個世紀的革命經曆和深厚感情。王學圻回憶起那段往事依然非常感動:《相伴永遠》首映後,王學圻與李富春唯一的女兒李特特一起吃飯,其間,已是白發蒼蒼的李特特一直盯着王學圻看,直到用餐結束要離開時,李特特對他說“小王,我能抱抱你嗎?”王學圻說:“我覺得我的事業能讓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回憶到她的父親,能夠感受到父親的那種形象。我覺得我做的這個職業是值得的。”
—
劇場裡的聲音美學
《爸爸的床》的導演馬丁·恩格Martin Engler是在戲劇導演中對聲音尤其敏感的一位,音樂在他的觀念裡不止是旋律,不同聲音的組合會調動人體感官的不同記憶和體驗。參與過150多部有聲書制作的他,對聲音表達的細節尤為關注。在這部靠“打電話”來推進的戲劇中,聲音也顯得非常重要。在決定由Martin Engler來導《爸爸的床》這部戲時,給他看了一些王學圻演的影視作品,導演在還沒有見到王學圻本人時就已被王學圻的聲音吸引,他表示想要與擁有這個聲音的人合作。
舞美設計 Stéphane Laimé丨導演 Martin Engler
導演:Martin Engler
出生于德國,曾就讀于柏林“恩斯特·布什”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以演員、歌手、作曲、戲劇導演、有聲書朗讀者、有聲書導演的身份活躍在德語及法語區舞台上。2000年起,他在劇場工作之外也擔任“恩斯特·布什”表演系教師。
舞美設計:Stéphane Laimé
生于法國,曾獲内斯托爾戲劇獎、2008年獲得歐普斯獎,2011年,他為導演普赫的作品《推銷員之死》設計的歐洲五十年代風格的舞台為他赢得了“年度最佳舞美“稱号。
▲ 話劇《爸爸的床》排練照
在北京媒體見面會現場,王學圻稱贊了導演的想象力。對于《爸爸的床》這樣一個甚至需要對一聲歎息的發音部位進行細節處理的劇本,馬丁·恩格在目前的創作構想中,他會在舞台上建造一座記憶博物館,将會為本劇帶來一場聲音和畫面的蒙太奇。
這是“椎·劇場”第八個國際合作劇目,出自荷蘭編劇Magne van den Berg的劇本,由德國導演Martin Engler、法國舞美設計師Stéphane Laimé與國内團隊共同創作,并邀請王學圻與楊壹童擔任主演。該劇從一對與觀衆有“親切感”的人物關系出發,揭開每個人心裡的情感密碼。“椎·劇場”的創辦人&藝術總監李芊澎說:隻要你有爸爸媽媽,隻要你有親人,隻要你曾經感受過感情的溫度,就該來看這個戲。對不同的人們,它自有不同的點打動你。
* 首輪演出将于2019年1月在上海和北京與大家見面~
“紮心又美妙,非常真實的一部戲。是一場最深層的情感體驗”
—— 荷蘭《誠報》
大麥·超劇場 2019開年劇目
《爸爸的床》作為大麥·超劇場2019年開年大劇,由椎劇場出品,将于2019年1月在北京/上海雙城首演。
2018年以來,超劇場固安、東單雙劇場聯演聯動,先後上演《驢得水》《未完待續》《語文課》《近乎正常》等口碑上佳的國内外優秀戲劇作品演出,并與國際化團隊合作,原創制作功夫舞台喜劇《太極》,深受觀衆歡迎。
《爸爸的床》是超劇場在打造“全世界最好看的兒童劇”品牌後,拓展品牌發展方向的一次大膽嘗試。2019年,随着超劇場的品牌拓展,将有更多精彩劇目登陸,打造出精品劇目視聽、藝術品展覽、都市時尚休閑相融合的綜合文化中心。
《爸爸的床》演出信息
編劇:Magne van den Berg
導演:Martin Engler
戲劇構作:張維一
舞台設計:Stéphane Laimé
音效設計:嚴嘉慶
燈光設計:譚華
平面設計:戴炜
演員:王學圻 楊壹童
出品人:李芊澎
制作人:Serena
舞監:朱鵬慧/周雅婧
燈光操作:王洋
服化執行:邱怡華
場記:陳一葉
排練翻譯:也門
—
■ 北京站
2019年1月11日(周五) 19:30
2019年1月12日(周六) 19:30
2019年1月13日(周日) 14:30
大麥·超劇場(北京市東城區台基廠二條5号)
■ 上海站
2019年1月4日(周五) 19:30
2019年1月5日(周六)19:30
2019年1月6日(周日)14:30
上海大劇院·别克中劇場
***
演出時長 | 約90分鐘
備注 | 14歲以下禁止入場
劇場夜幕中的一束光
更多精彩視頻及文章請關注
微信公衆号/新浪微博:光束戲劇
文章及視頻轉載 請标注:光束戲劇及原創作者
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
購票請戳“了解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