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個國慶節,很多人都因為胃腸不适進了醫院。為什麼國慶節胃腸疾病會高發呢?預防胃腸疾病吃什麼好?别急,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解答。
節假日是胃腸疾病高發的時期。其中最高發的是急性腸胃炎,第二是急性胰腺炎,第三是由喝酒引起的疾患,比如胃腸道損害、或是肝髒損害,甚至是胃黏膜出血等,這些疾病和症狀在節假日會比平時高發很多。
專家指出國慶節期間胃腸病高發與人們不良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系。其中飲食不當和進餐不規律是誘發腸胃病的主要原因。
哪些症狀預示你的胃腸中招了?急性腸胃炎是胃腸黏膜的急性炎症,臨床表現主要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若吃了東西後,發生肚子疼痛、大便次數過多、大便性狀較平時稀、甚至上吐下瀉、發燒、全身無力等症狀,你可能患上了急性腸胃炎。
常見的急性腸胃炎有細菌性食物中毒、旅遊性腹瀉、大腸杆菌腸炎、細菌性痢疾、冰箱性腸炎等。病因是食物污染後細菌及其毒素所緻,特點是發病急,多在進餐1~24小時内發病,通常1~2天即可好轉。嚴重者可伴有發熱、脫水、酸中毒、休克等中毒症狀,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就該及時就醫。
預防胃腸疾病飲食注意事項專家表示節假日的胃腸疾病其實也是可以預防的,把握好三大要點即可安全度過。
首先,注意食物的來源,保證安全、衛生、清潔的食物,避免食用來源不明的食物;
其次,食物的加工一定要有保障,應将食物煮熟,盡量少食用生冷食物,造成腸胃不适,同時,在處理食物時,生熟食物必須分開處理;
另外,在進餐時,要把握量,切忌吃得過多,攝入過多易誘發急性胰腺炎。在就餐時間上,需要有規律的進食。由于中秋國慶假期較長,如果長期不規律的飲食,易使消化功能紊亂,産生胃腸不适等問題。
胃腸不好多吃9種食物如果在國慶節已經出現了胃腸問題,那麼在飲食上還應該多吃些調理胃腸的食物。究竟哪些食物可以調理胃腸呢?
酸奶
經常吃酸奶有利于補充你腸胃中的益生菌。益生菌可以減輕炎症,消除腸胃功能紊亂引起的疼痛、腹脹。它也可以幫食物更快速地通過腸道。因此對于胃腸道缺乏乳酸酶或喝鮮牛奶容易腹瀉的人來說,喝酸奶養胃效果不錯。
小米
由于小米非常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故被營養專家稱為“保健米”。小米具有健脾和中、益腎氣、清虛熱、利小便、治煩渴的功效,是治療脾胃虛弱、體虛、精血受損、産後虛損、食欲不振的營養康複良品。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可單獨煮熬,亦可添加各種食材熬成風味各異的營養粥。添加了芝麻的小米粥更加香濃。
蓮藕
多吃蓮藕對于調理腸胃也起到一定的功效,蓮藕可以通便止瀉,健脾開胃,這都歸功于蓮藕了裡面的黏液蛋白和膳食纖維比較豐富,可以與人體内膽酸鹽、食物中的膽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結合,減少身體對脂類的吸收,還能起到一定的減肥作用哦!
山藥
山藥中含有的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成分,可以改善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對脾胃虛弱、食少體倦、腹瀉等症有食療作用;山藥中的尿囊素則有助于胃黏膜的修複,對潰瘍病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蘋果
蘋果味甘、性涼,可健脾補氣益胃,生津潤燥,适宜脾虛食少、胃陰虧虛、陰虛胃痛等症。
桂圓
桂圓有壯陽益氣、溫胃補脾等多種功效。
牛奶
牛奶中的蛋白質能中和胃酸而使胃痛緩解。但如果喝牛奶容易腹脹或腹瀉,就不要喝牛奶了。
面食
胃腸不好的人主食以面食為主,青菜雞蛋面、番茄蛋花面、雞湯面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少吃米飯,真要吃的話,要嚼碎了再下咽,這樣才不會傷胃。養生之道網建議,還是多喝粥好,尤其是那種熬爛了、入口即化的粥,最養胃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