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小孩,大抵已經很少有因為上不起學而過早的進入社會,進入到某一個職業當中去。有一些十四五的孩子則是因為厭學而逃離學校,去社會上幹一些體力活兒。
就像有一年,我去小區裡的一家小飯店吃飯。在前台點餐後,就坐在一旁等待端菜上來。可是當菜端上來時,我傻眼了,那個端菜的服務員居然是我的學生。
那時我剛剛帶上班主任,而且就是他的班主任,我是在他們班上五年級時接管過來的。當時他給我的印象很深。班裡的小霸王,家長不管孩子,也沒幾個老師能管得住。自然,我也沒那麼大能耐管得住。但我發現這孩子聰明,特别是趁着新換的班主任的熱勁兒,這孩子有那麼半個月左右表現很好,也就趁那個時候我們建立了一些微妙的關系吧。在我的課堂上,他給我面子,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搗亂。這對他已經是最大極限了。我說實話,也有些感謝這個孩子。但也希望能夠慢慢影響他。
隻可惜在帶了一年後,學校人事調整,我轉而帶了其他班,就很少能看到他,即或是看到他,不是在政教處,就是在操場上的看台下。
見到我後,他很囧,臉不自然想笑又不知道該如何笑的樣子,手有些顫的沿着邊兒放下菜後,摸了摸鼻子說:“老師,老師好。”然後,整個人立在那裡不說話了。
今天在讀汪曾祺老爺子的《職業》。那個十四五歲的孩子,原本應該上學的孩子,成為一個賣“椒鹽餅子西洋糕”的小商販。走街串巷,像個大人。
這孩子是個小大人!他非常盡職,毫不貪玩。遇有唱花燈的、耍猴的、耍木腦殼戲的,他從不擠進人群去看,隻是找一個有蔭涼、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聲吆喝:“椒鹽餅子西洋糕!”
每次讀到這兒,都讓我有種心疼的感覺。越是把自己包裹,讓自己看起來像個大人的孩子,也許越發的令人疼惜,憐愛。
這個孩子,努力地讓自己長成一個大人,做着與自己年齡完全不符合的事情。仿佛他就是個大人,在這個賣椒鹽餅子西洋糕的職業中,盡職盡責的表現自己。一面來說,汪曾祺筆下的任何職業,做這些事情的人都是具有一種工匠精神,那種細發,那種對職業,工作的熱忱,真的讓讀者覺得,職業不分貴賤。
可是放到這個孩子身上,卻是職業背後的一種悲涼,一種隐隐的痛。
孩子到底是孩子。在放下職業以後,
我知道今天是他外婆的生日,他是上外婆家吃飯去的(外婆大概炖了肉)。他媽已經先去了。他跟楊老闆請了幾個小時的假,把賣剩的糕餅交回到櫃上,才去。雖然隻是背影,但看得出他新剃了頭(這孩子長得不難看,大眼睛,樣子挺聰明),換了一身幹淨衣裳。我第一次看到這孩子沒有挎着淺盆,散着手走着,覺得很新鮮。他高高興興,大搖大擺地走着。忽然回過頭來看看。他看到巷子裡沒有人(他沒有看見我,我去看一個朋友,正在倚門站着),忽然大聲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聲:“捏着鼻子吹洋号!……”
捏着鼻子吹洋号!這是别的上學的小孩子給他起的外号。孩子終歸是孩子,這才是孩子的真性情,這才是孩子應該有的狀态。隻是,當自己說自己的外号時,是否透着一股自己對自己的戲虐?
願我的孩子們可以在自己以後的職業中,找到為之一生的工匠精神,卻不需要太多的悲涼色彩。
【有糖寫作課:與你一起寫作、閱讀,讓生活有溫度,讓生命有深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