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世盛唐,中國的大唐,真正的大唐王朝)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廪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纨魯缟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
在詩聖杜甫的筆下,巍巍大唐的豪氣形象頓時撲面而來,如此猛詩,怎能不讓人反複吟誦細細咀嚼?
漢朝和唐朝是中國曆史上最有名的兩個朝代,漢王朝因為其軍事實力的無比強悍,從誕生到滅亡,一直以一副非常強悍的巨人姿态,而赢得了“強漢”、“雄漢”的稱号。而唐朝,則以綜合實力的強勁而獲得“盛唐”的稱号。唐朝在很多方面都達到了曆史的最高峰,以一副絕世姿态俯瞰着整個世界,時至如今,依然是我們努力追趕的目标。
(正所謂“雄漢盛唐”)
唐王朝(618—907年),唐朝曆二十二代,前後共二百八十九年。618年由李淵建立,定都長安(今西安),“安史之亂”後,國力日趨衰敗。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
欲說唐朝滅亡之因,必須先說唐朝是因何強盛。上一篇文章已經說過,隋朝是唐朝的襁褓,正如秦朝一樣,雖十分短暫,卻很是強大,孕育了不可一世的大漢王朝。隋朝也是如出一轍,短暫的三十八個春秋,卻孕育了唐王朝的無比輝煌,唐朝初期在很多方面都是繼承了隋朝的遺産。
(李淵影視劇照)
為何隋唐兩個朝代之間,有着如此千裡萬縷的關系呢?
首先,唐高祖李淵和隋炀帝倆人的關系就不一般。第一,他倆是親表兄弟;其次,又是兒女親家。李淵的媽媽跟隋炀帝的媽媽都是獨孤信的倆親生閨女,一個排行老四,一個排行老七。說到獨孤信,此人乃何許人也?此人正是号稱“古代第一嶽父”的北周大帥哥,他不但是北周時期的重要将領,同時又是八柱國之一。
後來啊,隋炀帝還把自己的閨女嫁給了李淵的兒子李世民,就是後來的楊妃,這樣算來,楊廣不但是李世民的表叔,還是李世民的嶽父,可謂親上加親!
(唐太宗李世民畫像)
隋唐、隋唐,隋朝對唐朝的影響非常之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隋朝末年開發了江南之地,限制了關中地區的豪強勢力,大唐繼承了隋朝的經濟基礎,均衡發展,使全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同時大唐又繼承了隋朝創立的優秀政治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推行三省六部和科舉取士制度,妥善的處理和改善了階級關系。
第二,大運河的開發,使航運得到了繁榮發展,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
第三,原本的門閥士族政治繼續被弱化,開明的民族政策緻使唐王朝更加穩定。
(隋朝的科舉制度對中國的貢獻可謂十分之大)
第四,隋唐嚴格意義上講屬于混血人種,特别是大唐。唐太宗的祖母、外祖母、母親都是胡人,既有鮮卑又有匈奴血統,但仍然以漢族為主,是正兒八經的漢人,而且唐太宗癡迷于漢文化,酷愛王羲之的書法,吟詩作賦,書畫都是一流水準,要知道:中國人的民族認同不是看血緣的而是看文化的。
鑒于這層關系,唐王朝在執政上采取了兼容并包的對外開放政策,使唐朝和各種外族文化深度合作,促進和調動了社會各個民族的凝聚力。
(巍巍兮我盛唐)
第五,經濟上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輕徭薄賦,注重農業發展。相對和平的環境使得人口不斷增加,農業與手工業的繁榮,促進了經濟的長足發展。
第六,隋朝的科舉制度對中國的貢獻可謂十分之大,在如此嚴正的文化氤氲下,唐王朝也非常注重改革完善科舉制度。朝廷倡導儒學,積極興辦學校,努力發展教育,為唐文化的繁榮,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隋炀帝影視劇照)
第七,強大的軍事實力。隋炀帝幾征高句麗,最後铩羽而歸,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但是到了唐朝,唐朝府兵制,完善的馬政,以及軍事科技的發展,還有一些列新式武器(如橫刀,陌刀等)的裝備使用,都使唐朝的軍事實力達到了很高的高度。唐王朝打敗了突厥、吐谷渾和高昌國,後又滅高句麗和百濟,使得大唐疆域十分遼闊。
第八,完善的大唐律法使得國家有法可依,依法治國,官員百姓,晨雞夜犬、各司其職。
總而言之,唐朝在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曆史巨峰的一個高度,但遺憾的是,随着後期君主的驕奢淫逸和不思進取,特别是唐玄宗寵信一幫奸佞宦臣導緻他疏于朝政,籍此國家開始嚴重走下坡路。“安史之亂”的爆發,則直接促使李唐王朝走上了衰亡的道路。
(唐玄宗畫像)
那麼唐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1,從唐玄宗時候算起,唐朝開始實行募兵制,建立了軍政節度使制度。天寶十節度使掌握了強大的兵權,雖然讓唐朝的軍事實力達到了頂峰,同時也為手握重兵的一方豪強割據勢力埋下了重重的伏筆。到最後,節度使勢力強大到朝廷沒有任何限制手段。
2,中晚唐時候,中央政府出現了嚴重危機,牛李為代表的黨争勢力互相傾紮,互相攻擊,影響力如蜘蛛網般傳播,從中央波及到了地方基層。
3,宦官專權,中晚唐的宦官勢力大到可以影響皇帝的廢立。宦官于内、勾結重臣,腐化軍隊;于外、勾結藩政勢力,形成了強大的政治聯盟,極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
4,中唐以後的皇帝不懂得居安思危,一味的安樂享受,不圖進取。
(“安史之亂”使唐王朝元氣大傷,給社會、經濟方面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失)
5,“安史之亂”使唐王朝元氣大傷,給社會、經濟方面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失,百姓對朝廷政府失望至極,彼時的唐王朝每況愈下,完全無力再回巅峰。
6,王仙芝、黃巢先後領導的農民起義,更是成了風雨飄搖的唐王朝滅亡的加速度。
7,一個叫朱溫的人,曾在唐僖宗時期擔任過左金吾衛大将軍,他也曾奉命鎮壓過黃巢起義。僖宗駕崩之後,朱溫手握大權,将之後的皇帝徹底變成了自己的傀儡。不久,朱溫逼昭宗,廢哀帝,最後徹底改頭換面,自己稱帝,此時,唐王朝正式宣告下課。
(朱溫畫像)
綜上所述,概而論之:唐朝的衰落源于“安史之亂”。唐朝的滅亡是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争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縱觀曆史,每個王朝的衰亡基本上都是産生于這三方面的原因,這也是曆史的相似之處,也是需要後人做為前車之鑒的東西。我們一定要時時銘記曆史教訓,努力奮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貢獻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注: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及時與本文作者聯系,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