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紅樓夢裡《葬花詞》原文: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複去。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願奴脅下生雙翼,随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侬收葬,未蔔侬身何日喪?侬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侬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顔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顔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葬花詞》在《紅樓夢》裡十分重要,如與曹雪芹同時代人明義所作《題紅樓夢》的絕句有: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陳痼續紅絲。
其中有些句子帶有詩谶,如“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一朝春盡紅顔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等。
但木旦鸠茲認為這兩句也很有意思: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不僅暗示黛玉最終命運,還與寶玉黛玉兩個丫鬟名字有關。
在這兩句中,黛玉把寶玉比作梁間燕子,自身為三月香巢,“梁間燕子太無情”了。黛玉深知自己在這樣的境況下必死無疑,同時也表明了寶黛之間的關系“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即暗示如果“我”去了,寶玉也是無處安生的。
而且這兩句詩還跟寶玉和黛玉的兩個丫鬟有關:春燕、春纖。
春纖是黛玉丫鬟,其在前八十回隻出現兩集,二十九回清虛觀打醮路上,黛玉的丫鬟明确有紫鵑,雪雁,春纖。三十四回,被打的寶玉,因記挂哭泣的黛玉,讓晴雯去遞送舊手帕,到潇湘館時,隻見春纖正在晾曬很多手帕,可見黛玉是多麼的傷心,也還了寶玉前世很多的雨露之恩。
五十九回時,寶玉另一個小丫鬟春燕隆重登場,且在書中戲份不低,在探春搞大觀園果樹承包責任制時,其個性尤其鮮明。因寶钗丫鬟莺兒探視黛玉後,又在柳葉渚邊,摘了很多柳葉,編花籃,剛好承包這片花木的就是春燕姑媽,于是雙方對嗆起來。
春燕公正地說了幾句,且引出寶玉的話,“女孩兒未出嫁, 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不知怎麼就變出許多的不好 的毛病來,雖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的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 分明一個人,怎麼變出三樣來?”來說明自己母親和姑媽越來越糊塗。
後莺兒故意拿春燕玩笑話,導緻其被母親打,甚至追打到怡紅院。
襲人解勸不住,寶玉急了,老成的麝月故意讓小丫頭去找平兒,方震懾住了婆子。後寶玉命令春燕和母親去蘅蕪苑向莺兒道歉,路上,春燕竟成功勸得母親安分守己,書中有“自此何婆對春燕心悅口服”。
此後襲人越發信任春燕了,在芳官嚣張跋扈,跟婆子們有嫌隙時,襲人怕其吃虧,竟想到讓春燕照顧。可見其蘭心蕙質。
非常有意思的是,行文至此,寶玉為何又出現這個小丫鬟春燕呢?其名是否和黛玉丫鬟春纖遙相呼應呢?
木旦鸠茲認為,兩個丫鬟的名字甚至可能與黛玉的死亡有關,即暗示了黛玉死亡方式可能是懸梁自盡,時間就是春天行将結束時。
衆所周知,對黛玉一生命運,甚至死亡方式和時間,暗示最強烈就是“詩谶”葬花詞,尤其這兩句“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中的春燕和春纖,明顯在黛玉懸梁自盡後,燕子都不管不問。
到第二年,寶玉清醒,祭奠黛玉,發現“人去梁空巢也傾”,與七十回後寶玉柳絮詞半阙《南柯子》“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相對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