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和朋友聊天,發現她家的孩子,正在津津有味地吃手指,一臉沉醉的樣子。
朋友非常的擔心,萬一病從口入怎麼辦?萬一養成一直吃手的毛病怎麼辦?
看着愛吃手的寶寶,爸爸媽媽就會非常焦慮,也很擔心!畢竟,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從小學會講衛生。
波媽在生第一個寶寶的時候,像大多數的父母一樣,面對兒子吃手指,曾經非常的焦慮,還專門去詢問醫生。
後來,波媽經過查找資料以及聽取醫生的專業回答,才對“寶寶吃手指”一事不再焦慮。
生了二寶之後,他吃手的時候,就不再糾結了。
現在分享給大家:
①
嬰幼兒的口欲期到了
從心理學上來講,寶寶吃手是一件非常健康的事情。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一個著名的“口欲期”理論。也是孩子的敏感期之一。
口欲期階段約發生在在嬰兒出生後0到1歲左右。
寶寶在媽媽子宮裡的時候,就開始吃手了。寶寶吃手,是他在用嘴探索了解這個美好而又溫暖的世界。
寶寶吸吮手指,也是孩子智力發育的标志,是心理和生理的雙重需求。
吸吮手指是一種學習和玩耍,孩子喜歡通過嘴來感知外界的事物,而手是孩子唯一能控制的這個年齡段身體的器官,說明孩子正在健康成長。
英國精神分析師溫尼科特認為:寶寶3個月之前,會啃咬,是一個重要的心理過程,有助于形成我和非我的認知。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要做的就是不去幹預孩子吃手,保持寶寶小手幹淨。
隻要寶寶不把手指弄破,在清潔和安全的前提下,父母放心地讓孩子爽快地去吃手,讓他盡情地去探索自己的星辰大海。
充分滿足孩子的口欲期,不幹涉,不強迫,不阻止!
②
滿足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在3歲之前,需要建立安全感,但是孩子的安全感并非天生就有。
當孩子在津津有味地吃手時,媽媽能夠感覺到,寶寶非常的滿足。
其實寶寶在進行自我安撫,通過吃手指為自己提供安全感。
面對孩子吃手指,通常會有2種結果:
家長A:不允許孩子吃手指
有些家長,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尤其是家裡的老人,認為孩子吃手是個“壞毛病”,俗話說,病從口入,孩子年齡小,抵抗力不好,容易吃進細菌,從而影響健康,所以當孩子在吃手時,會堅決的阻止。
吃手指這件事兒被父母長期幹預,安全感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孩子長大後,會變得習得性無助,甚至變得自卑、懦弱等。
再者,如果父母一開始就阻止寶寶吃手,可能會适得其反。歐美有位流行歌手,因為自己經常吃手指,被記者拍到,引起了網友們的讨論。
家長B:允許孩子吃手指得
還有些家長,知道孩子在媽媽肚子裡就會吃手,是一種本能反應,也是孩子成長的必然過程。不僅能讓孩子享受到吃手的樂趣,也讓孩子的安全感得到極大的滿足。
那些從小被允許吃手指的孩子,往往心理發育較好,尤其是口欲期得到滿足的孩子,斷奶及上學後,孩子更加自信,适應能力更強。
③
3歲之後,達到某種程度,建議幹預
為什麼許多孩子很大了,還經常吃手指?
很大程度是因為孩子3歲前吃手,父母選擇了阻止。
導緻“口欲期”延綿的更加持久。
孩子長大以後,依然喜歡吃手指,不僅會影響到牙齒和骨骼的發育、甚至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
有的孩子上下牙齒無法咬合,形成俗稱的“地包天”。不僅會影響上下颌骨、還會拉低顔值。
據研究發現,這些寶寶可能發不出清晰的舌尖音,如C等。
父母如何幹預孩子吃手指呢?
有的家長一看到孩子吃手指,講兩句不聽後,就會大聲地吼叫,甚至打孩子的手,以達到迅速制止的效果。
孩子不僅傷心,大人也很紮心。
強行的戒斷,不可行。
學會正面引導當孩子吃手指時,父母可能會和孩子講一大堆的道理,比如,手上有細菌,寶寶吃了可能會生病或者寶寶吃手指,可能就會流紅紅血等。
有的孩子比較聰明,父母在的時候,假裝聽話,不會吃手指。當父母不在的時候,就會偷偷地啃手指頭。
父母可以提前準備一些有趣的玩具或者食物,當孩子在吃手指時,試着和孩子說,:“寶貝,來我們一起做遊戲吧!”“寶貝,我們一起吃好吃的吧。”
通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忘記“吃手指”這件事,也就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我們要想辦法讓孩子的手'“忙”起來,有空就帶孩子玩水、玩積木、玩沙子等,還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手指遊戲等。孩子就沒有空吃手了。
讓寶寶的手“忙起來”如果孩子遇到一些事情,被大人訓斥,心情非常的緊張,就會容易吃手。
有一次隔壁家的孩子出去玩,媽媽看見熟人,就要求孩子打招呼,孩子不太樂意,媽媽就開始批評,“你怎麼那麼沒有禮貌呢,見了阿姨要主動打招呼。”
孩子開始有點不知所措,于是把手塞進嘴巴裡,緩解一下焦慮的情緒。
媽媽又會大聲呵斥:“你丢不丢人啊,這麼大了還吃手,不讓阿姨笑話你嗎?丢S人了。”
孩子這個時候内心除了焦慮,還會變得暴躁,甚至還會和媽媽“幹仗”!
所以,大人的不正确引導,很有可能會加重孩子吃手的行為,并且延長孩子的吃手時間。
對于寶寶吃手指這件事兒,在孩子3歲前,家長們不必太擔心,讓孩子勤洗手,盡情地吃吧。
吃手指,對于成人來說,是個非常容易的事情,但對于寶寶來說,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從小愛吃手指的寶寶,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手、眼、腦協調能力,還有助于孩子精細化動作的發展。
父母的高質量陪伴
孩子長大以後頻繁吃手,很多時候,是因為心理有壓力。沒有建立起安全感。
父母除了阻止孩子吃手,還可以告訴孩子,想吃手就吃一會吧,千萬别用強迫的方式。
首先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孩子的焦慮情緒才會得到緩解。
除此之外,爸爸媽媽要經常帶孩子出去戶外活動,帶孩子做一些大運動,讓孩子充分釋放自己心理的壓力。
盡量對孩子多一些高質量的陪伴,孩子的不安感自然會減弱。
什麼是低質量陪伴?
人在心不在,假性陪伴,陪着孩子玩的時候,自己卻在那刷手機。
無條件的接納,敏感的反饋,孩子的合理需求要及時滿足,多跟孩子互動,做孩子喜歡的遊戲。
多抱抱、親親孩子等,肢體接觸是最直接的表達愛的方式,孩子隻要感受到父母的愛,心情就會漸漸好起來,也就會減少吃手的幾率。
冷模型的家庭教養方式,是最不利于孩子建立安全感的。
有人說,
寶貝從娘胎裡出來,
手上帶了四兩糖,
吃完這四兩糖,
就“放手了”!
今日話題:
你會阻止孩子吃手指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