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岸田文雄9日晚與伊朗總統萊希舉行了首次電話會談,就伊核協議談判盡早重回正軌等話題進行商讨。雙方還就進一步加強兩國友好關系,并在條件成熟時盡早以面對面方式進行會談達成一緻。
日伊領導人會談恰值伊核問題維也納談判重開之際,不能不讓人有所聯想。
日本是美國最聽話的盟友,在外交上一向唯美國馬首是瞻。美國2018年退出伊核協議後,對伊朗實施單方面制裁,蠻橫行使長臂管轄權。日本政府對此唯命是從,并應美國要求凍結了伊朗約30億美元的售油款。所以,在維也納談判敏感時刻的這次日伊會談的背後,應該有美國的影子。
為了盡快拯救伊核協議和為全面執行伊核協議達成一緻,從去年4月以來,伊朗與美國在維也納已經進行了多輪非直接會談,以磋商美國解除對伊制裁和伊朗削減核活動規模的問題。目前進行的第八輪談判開開停停,各方立場逐漸接近,美國的對伊政策也出現松動。
首先是上月底,在美國的同意下,韓國從凍結的70億美元伊朗石油款項中,幫助伊朗支付1800萬美元的聯合國會費,使伊朗的聯合國投票權得以恢複。
2月4日,美國不具名官員稱,美國務院正着手豁免對伊朗民用核項目的制裁,允許其他國家和企業參與其中。如維也納談判能達成共識,上述豁免對确保伊朗快速恢複履行伊核協議至關重要。有報道稱,相關核項目包括伊朗布什爾核電站、阿拉克重水反應堆等。
輿論認為,美國發出這些信号,對維也納談判的前景有比較明顯的指向性。很可能是因為看到了美國的變化,日本才會和伊朗高層互動,當然也不排除是美國要求日本進行某種試探。
對于維也納談判的前景,目前各方普遍持積極的态度。
中國談判代表、常駐維也納代表團王群大使8日表示,總的來看,當前談判正朝着最終解決問題的方向邁出積極步子;俄羅斯談判代表烏裡揚諾夫說,“我們距離終點線就五分鐘路程”,最終文件的草案已在起草,還有幾個地方需要進一步磋商,但已“擺上桌面”;正在美國訪問的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現在到了“決定性時刻”。
伊朗外長阿蔔杜拉希楊8日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電話時表示,伊朗準備好達成一個“好協議”,以恢複遵守伊核協議。美國方面表示,有可能與伊朗方面就伊核談判達成協議,前提是必須在未來數周内盡快達成。
種種迹象看來,維也納談判取得成果已是大勢所趨,美國也已清楚,無法再頑固堅持其原有立場了。但在通往終點的最後一段路上,仍可能會出現插曲。
伊朗警告說,如果美國依然心存幻想,維也納談判的道路就不會順利。在談到美國官員不願意做出“下屆政府将遵守伊核協議”的保證時,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哈提蔔紮德說,核協議的簽署方中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都堅持美國政府必須對未來作出明确保證,“我們不能允許美國再次玩弄國際規則”。
談判越接近尾聲,來自場内的聲音反而越沉寂。不過,場外的外交活動接下來肯定會熱鬧起來。(作者:何宇、高妙紅)
編 輯:吳盈玲
王奧夫
審 簽:魯 光
制作人:汪 鑫
監 制:洪 琳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
END
世界精彩 盡在掌握
持續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