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是鄉村最常見的一種昆蟲,它們身體修長,體态輕盈。
它們常在夏日的雨後,或在庭院低空裡飛掠,用矯健的身姿在空中劃動優美的弧線,或栖息在竹籬笆上,擺出優雅的姿勢,恭候着人們的鑒賞。
它們是孩子們最好的玩伴。陽光下,蜻蜓飛過來,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裡,總會有有揮汗如雨的孩童,追捕着蜻蜓歡聲笑語,嬉戲打鬧。
它們也常飛在古人們的筆下,讓詩意更濃,畫意更深。
今天分享十首關于蜻蜓的古詩詞,看一看,它們哪一隻曾飛在你的記憶裡,觸動了你的心弦,溫暖了你的童年……
01
小池
楊萬裡 〔宋代〕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古詩詞裡的蜻蜓,最出名的當屬楊萬裡的這首《小池》。
這是一首描寫初夏池塘美麗景色的、清新的小詩。
在楊萬裡的筆下,初夏的一切,都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宛如一幅花草蟲鳥彩墨畫。畫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筆都小,卻玲珑剔透,生機盎然。
02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範成大 〔宋代〕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蛱蝶飛。
範成大筆下的田園生活美好又令人向往。這首《四時田園雜興》寫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都是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蛱蝶飛。從側面寫出了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的情形。特别是最後的“惟有蜻蜓蛱蝶飛”一句,更是以靜寫動,靜中有動,顯得更靜。
03
曲江二首·其二
杜甫 〔唐代〕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蛱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這首詩中,後人可能更欣賞的是“人生七十古來稀”這一句。而其實“穿花蛱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更具有詩情畫意。這一句有天然之妙,但不僅妙在體物,還妙在“緣情”。
人生如此短促,大好春光,又即将消逝,難道不值得珍惜嗎?翩翩起舞的穿花蝴蝶和款款而飛的點水蜻蜓,是多麼恬靜、多麼自由、多麼美好。難道不值得世人們去珍惜這美好的春光,流連享樂嗎!
04
和樂天春詞
劉禹錫 〔唐代〕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劉禹錫的這首詩,是來和白居易的《春詞》詩的,白居易的《春詞》全文為:低花樹映小妝樓,春入眉心兩點愁。斜倚欄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頭。劉禹錫的詩和白居易的詩内容一緻,韻腳相同,他在詩中描寫一位宮女扮好新妝卻無人賞識,隻能百無聊賴地獨自數花朵解悶,引得蜻蜓飛上頭來的别緻情景。
劉禹錫甚至是在有意和白居易比拼,你有鹦鹉,我有蜻蜓,通過“蜻蜓飛上玉搔頭”表現了宮女不勝幽怨之情。詩意别出心裁,富有韻味。
05
野池
王建 〔唐代〕
野池水滿連秋堤,菱花結實蒲葉齊。
川口雨晴風複止,蜻蜓上下魚東西。
王建的這首《野池》雖不及楊萬裡的《小池》,卻也是生趣盎然。這首詩描繪了池水滿溢 ,植物結果、繁茂的景象。詩句“蜻蜓上下魚東西”表現作者對自由、閑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06
南鄉子
李之儀〔宋代〕
綠水滿池塘。點水蜻蜓避燕忙。
杏子壓枝黃半熟,鄰牆。
風送花花幾陣香。
角簟襯牙床。汗透鲛绡晝影長。
點滴芭蕉疏雨過,微涼。
畫角悠悠送夕陽。
若說寫蜻蜓,楊萬裡的《小池》是詩中第一,李之儀的這首《南鄉子》當為詞中第一。
炎炎夏日,一場小雨過後,終于涼爽了。杏子挂在綠葉之中,夕陽西下,把它們照映的黃橙橙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杏子熟了。而碧波之上,有燕子低飛,蜻蜓點水。遠處傳來悠揚的畫角聲。半熟的杏,夏日的雨,陣陣的花香,悠揚的樂曲聲,就是人間最美好的時光。
07
江城子·浣花溪上見卿卿
張泌 〔唐代〕
浣花溪上見卿卿,眼波明,黛眉輕。
綠雲高绾,金簇小蜻蜓。
好是問他來得麼?和笑道:莫多情。
詩詞裡的蜻蜓,不僅有田園生活的安逸,還有欲說還休的含蓄。
在這首詞中,張泌用簡練的手法,生動地記述了一個男子對女子一見鐘情,卻羞于啟齒表白的有趣畫面。這首詞中的“蜻蜓”并不是真的活蜻蜓,而是姑娘發髻上的裝飾品。一次見面,他就把她上下看了個仔細,從眼睛到眉毛到發髻,甚至她頭上的裝飾品,都讓他心動不已。
這首詞三十餘字,語言平易流暢,無一奇字難字,卻包含着豐富的情韻,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情态都刻劃得十分細膩,主次繁簡得體,格調輕快活潑。
08
蜻蜓
韓偓 〔唐代〕
碧玉眼睛雲母翅,輕于粉蝶瘦于蜂。
坐來迎拂波光久,豈是殷勤為蓼叢。
這首詩更像是一首謎語。在韓偓的筆下,蜻蜓一對又大又鼓眼睛顧盼有神,宛如碧玉。一雙晶瑩明薄的翅膀翾翾欲飛,有着比粉蝶輕健敏捷,比蜜蜂纖細修長的迷人身段。不由得讓人感歎,天地造物之神奇。而“坐來迎拂波光久,豈是殷勤為蓼叢”,卻是暗喻蜻蜓點水,其實是在波光中自己嬉戲,并不是為了讨好水裡的蓼叢開的花。
09
起早
袁枚 〔清代〕
起早殘燈在,門關落日遲。
雨來蟬小歇,風到柳先知。
借病常辭客,知非又改詩。
蜻蜓無賴甚,飛滿藕花枝。
寫這首詩時,袁枚已經43歲,辭官定居江甯随園。這首詩就是寫詩人隐居随園的讀書寫作生活:我常常在很早就起來了,隔夜殘燈還亮着,一直到傍晚落日以後很久才關門休息。知了暫時停止了鳴叫,我知道這是下雨了。看見柳枝的擺動就知道刮風了。我經常借病辭退客人來訪,認識到昨日之非,又再次删改我的詩作。你看院裡的蜻蜓多麼頑皮可愛,一齊飛集在荷花枝梗上。
10
小池
歐陽修 〔宋代〕
深院無人鎖曲池,莓苔繞岸雨生衣。
綠萍合處蜻蜓立,紅蓼開時蛱蝶飛。
歐陽修的《小池》,其傳唱度雖不如楊萬裡,但清晰宛如一張高清數碼照片:你看,幽深的庭院中,無人看顧的小池塘,兩岸因為雨水的洗禮長出了許多青苔;池塘中翠綠的浮萍上栖息着蜻蜓,紅草藥花開放時蝴蝶在上面飛舞。心靈的觸動,不是來源于大風大浪,而是來自于偶然撞入眼簾的小鏡頭。
以上是和各位朋友分享的十首關于“蜻蜓”的古詩詞,當然,浩瀚詩海,寫蜻蜓的還有很多。
每個人的童年裡,都會有蜻蜓在飛呀飛。
藍天下,白雲下,草地上、小溪邊、稻田裡,它們用翩翩舞姿為我們譜寫了童年最美的樂章。
那個時候的我們也許對這些靈動的小夥伴并不友好。它們或折翅于我們稚嫩的小手,或喪身于家養的雞鴨,或帶着一根細繩,卡在了樹枝上。
多年以後,回憶起來,心中滿是愧疚。
如今,隻想對它們說一聲謝謝,我們從來不曾忘記,晚霞中的那一隻蜻蜓,飛過青青草地,映着夕陽,把倒影留在了我們的心裡。
感謝這些可愛靈動的小精靈,是它們讓我們躁動的心變得舒暢和甯靜,也是它們讓我們的童年多了一份美麗的回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