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語20:“請再說得具體點兒。”
“這件工作就這麼安排,還有什麼問題沒有?”組長把工作安排發下去之後,最後又問了一遍。
汴梁說:“組長,我有。這個步驟為什麼是這麼做的,請你再說得具體一點兒。”
組長說:“我說得還不夠具體嗎?每個人負責的内容我都說清楚了,你不會讓我說每一步都該怎麼做吧?”
“不,我不是那個意思。我的意思是說,這個步驟為什麼是這麼做而不是那麼做?這方面能再說得具體點兒嗎?”汴梁急急忙忙地解釋着。
組長很生氣:“淨問沒用的! 交代清楚的事你去做就行了,小問題自己去琢磨——幹脆你什麼都别做了,我替你去做好了!”
我們接到一件很複雜的事情時,為了保證自己不出差錯,會要求對方将事情說得具體一些從而減少纰漏。這句話不僅能讓對方感受到我們做事謹慎細心,還能得到有用的信息,将複雜的事情變成幾個簡單的步驟處理。
但這句話不是任何時候都能發揮良好的作用,使用不恰當的時候,就會讓你變得像“白癡”一樣。如果别人隻是想讓你幫忙換一下飲水機的水,你也說“請說得具體點兒”,别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你,怎麼說得具體點兒?難道還要說第一步把水桶拿下來?第二步把水桶蓋封口撕掉?他們會想,這人不會是腦子有病吧?這點兒事竟然還要我說得具體點兒——他會認為你缺乏領悟力。
領悟力,就是個體對外界的感知和認知能力。領悟力強的人,能夠發現事物發展的規律,保持積極主動的心态,思路暢通,很好地領悟一些事。
領悟力并不是絕對的。例如,一個音樂家,可能對數學缺少領悟力,但是在自己的專業上,他又具有很強的領悟力。領悟力不僅和思維有關,還和觀察能力有關。有些人缺乏領悟力,是因為他對周遭的環境缺乏觀察,在做事的時候,缺乏可以參考的樣闆。他覺得别人說得不夠具體,是因為他心裡沒譜。如果這件事他早已看别人做過了很多次,那麼他自己做的時候,自然也無須多問,很快就能領悟自己實際要做的是什麼。
還有一種可能,凡事總要問明白的人,心思可能比較細膩,想東西比較複雜,不管做什麼都小心翼翼地。因此别人交代一件事的時候,哪怕他會讓别人覺得很煩,也要确保自己完成事情的過程和結果與他想要的相差無幾。
對任何事情都追問一個為什麼,希望了解得具體一點,本來是一件好事,因為掌握了事物的規律,有利于把事情做好。但是一方面,每個人所認識的深度與廣度總是有限的,可能知其然但是不知其所以然,一些問題隻能靠自己的領悟來深入理解;另一方面,即使别人傳授的再多,也需要執行的人将傳授的知識融化理解為自己的,而這個過程,需要在實踐中領悟,再配合上執行,才能把事做好,而不是自顧自地唠唠叨叨問個不停。這樣的話,别人會覺得你沒有一點兒獨立探索精神,什麼事都要一步一步地教你做,與其這樣還不如他們自己去做呢!時間長了,他們會将你定位為死闆、不知變通、懶于思考的人。
問得再多,不去做也絲毫沒用,隻會讓自己變成沒價值的“十萬個為什麼”,如果你不想給大家留下呆闆僵硬的印象,請減少使用“請再說得具體點兒”的頻率,邊做邊想邊融通,以自己去做為主,遇到真的不理解的時候再真誠請教别人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