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高氣爽正是遛娃好時機,随着寶寶們都“聚”到了一起,媽媽們按捺不住的“比孩子”心理,又蠢蠢欲動起來。“同一茬”的孩子,怎麼别家寶寶比我家寶寶高出将近一頭;怎麼别家寶寶那麼壯實,我家寶寶那麼瘦弱;怎麼别家寶寶的頭發又黑有密,我家卻是個“黃毛丫頭”……
“我家寶寶是不是缺鋅呀?”
“我家寶寶不會是缺鈣吧?”
“我家寶寶肯定是缺鐵啊!”
媽媽們和老人們又開始了
無休止的“臆想”和“揣測”

在判斷自家寶寶的狀況前
2、寶寶挑食,與其補鋅 不如調整喂養習慣
不少寶寶有挑食、偏食的問題,愛吃的食物就使勁吃,不愛吃的食物一點不吃,别隻聽某廣告的宣傳“寶寶挑食、偏食是缺鋅,要喝某糖酸鋅口服液”。陳英醫生說了,寶寶挑食,多是因為不良的喂養習慣造成。所以,不想寶寶挑食,就要:
一歲半以内混着吃食物
1歲半以内的寶寶,最好把菜、肉和主食混在一起吃,而不是一勺肉泥、一勺菜泥這樣喂。如果每一口味道都不同,等于給寶寶出了選擇題。Ta就會開始區分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吃,然後就要挑食了。
“不好吃”“不愛吃”别當着孩子面說
很多家長自己還是個“挑食寶寶”呢,但是不管你有多挑,在吃飯的時候,“這個菜我不喜歡”、“他爸爸不愛吃這個”這種話,千萬不要當着孩子面說,這會讓孩子覺得,食物是可以挑選的,有的食物不愛吃就可以不吃。如果寶寶不愛吃胡蘿蔔,你經常對寶寶說:“我很愛吃胡蘿蔔”,并在Ta面前大口大口的吃,漸漸的Ta也會接受胡蘿蔔。
口味“重”的食物不要過早給寶寶吃
這會讓寶寶養成一種口味偏好,比如隻喜歡吃甜食,或隻愛吃夠鹹的東西,一旦寶寶從小養成“重口味”,不僅容易挑食,還會埋下成年後肥胖症和高血壓等問題。

3、寶寶頭發稀黃 更該先看看自己和老公
頭發的顔色和稀疏濃密,主要受遺傳因素影響,發質發量都與爸爸媽媽的發質發量有關。如果寶爸寶媽有一方本身發色偏淺,或頭發稀少,寶寶的頭發也可能會是這樣。
頭發的主要成份是一種角化的蛋白質,即使是因為遺傳因素造成孩子頭發發黃的,也應在膳食中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例如魚類、肉類、蛋類、牛奶等,另外多吃含有豐富維生素B、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也能盡量改善寶寶的發色。

用鐵鍋做菜,可以增加食物中的鐵含量,給寶寶補鐵?
答案是:半錯半對!
用鐵鍋做菜,雖然能夠補充少量的鐵,但能補充多少,無法确定。如果寶寶真的缺鐵,不能隻依賴鐵鍋做菜給寶寶補鐵。而且,鐵鍋容易生鏽,如果誤食了鐵鏽,反而對身體有害!

菠菜含鐵高,多吃菠菜能補鐵?
答案是:錯!
菠菜含鐵豐富,能補鐵,貌似是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觀點了。但“菠菜補鐵”不是醫生說的,是大力水手說的,這根本就是個無稽之談,可千萬别再誤導我們的下一代了!

營養劑與奶一起吃,效果更好?
答案是:錯!
無論是母乳、奶粉還是液體奶,都不能與營養補充劑一起吃!奶中本身就含有各種營養素,再與其他營養劑一起吃,各種營養素之間,可能會影響其他營養素吸收,反而可能讓你該補充的,補充不上。

鈣鐵鋅可以同時補,效果又快又好?
答案是:錯!
市面上确實存在着一些鈣鐵鋅同補的産品,但這些營養品可能更滿足的是家長們,對于省時、省力、簡便的需求。
但營養補充劑中的微量元素大多是“二價元素”,一起吃進去,其實是“競争性吸收”的,比如吸收了鐵,鈣和鋅就吸收少了。雖然沒什麼害處,但補充到的量就少了。
所以,醫生建議,缺什麼、補什麼,如果确實需要補充多種元素,也盡量兩種元素的服用時間,間隔2個小時,才能确保每一種元素的補充和吸收。

雖然我們不能單從寶寶的某些狀況,就随便斷定寶寶是不是缺微量元素。但有些标志性狀況,還是應該引起爸爸媽媽注意:
1、容易多汗和反複生病的寶寶 該多吃貝類海鮮和雞蛋補鋅
寶寶缺鋅的表現:
寶寶經常大汗淋漓,同時伴有食欲不好的狀況時
寶寶經常反複感冒,抵抗力差,很容易生病
寶寶總是喜歡吃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啃牆皮、吃土、咬指甲等“異食癖”
有這些表現的寶寶,可能是缺鋅,但即便如此,也不必急着用藥去補,先試着調整寶寶的飲食,多吃一些富含鋅的食物,比如貝殼類的海鮮和紅肉(瘦牛肉、豬肉)、豆類及幹果、牛奶、雞蛋等,來增加鋅的攝入。
Tips:
在食用這些富含鋅的食物同時,必須攝入充足的動物蛋白(例如:瘦肉、魚等),來提高鋅在人體内的利用率。如果服用藥物性的鋅制劑,也需要補充動物蛋白,不然也不會有很好的療效。

2、貧血的寶寶 該多吃動物肝髒和瘦肉補鐵
貧血,是寶寶缺鐵的主要表現
缺鐵性貧血爸媽們都知道,但怎麼識别出寶寶是不是缺鐵呢?看這4個地方:
皮膚過于白(尤其是如果爸爸媽媽都不是“白人”的話,寶寶皮膚太白,很可能是缺鐵貧血)
嘴唇發白(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嘴唇應該是淡粉色的)
下眼睑白(去醫院檢查是不是貧血,醫生也要扒開下眼睑查看的)
指甲白(寶寶正常的指甲應該是半透明的,透出甲床的粉色)

經過醫生系統的檢查,如果寶寶缺鐵性貧血很嚴重,一定要遵照醫囑給寶寶補充鐵劑。但大部分寶寶多少都有一些缺鐵性貧血,并不嚴重,給寶寶多吃富含鐵的食物就可以了。比如強化鐵的米粉(對于剛剛添加輔食的寶寶尤為重要)、動物肝髒、紅肉(瘦肉)、雞蛋等。

3、方顱、雞胸、肋骨外翻的寶寶 該多曬太陽補鈣
方顱(顱額部前凸,颞部向兩側凸出,頭頂部扁平呈方形),是寶寶缺鈣的典型表現。此外,雞胸、脊柱側彎、X型腿等也可能提示缺鈣。
這些都是缺鈣的一些病理表現,需要根據醫生的診療建議,補充鈣劑。但多數寶寶缺鈣,并不是缺少鈣的攝入,而是體内維生素D不足,影響了鈣的吸收。所以,鈣不能盲目補,與其過分關注補鈣,不如帶着寶寶多外出活動,曬太陽,幫助體内維生素D的合成,更能促進鈣的吸收。
關于怎麼判斷寶寶缺不缺鈣,我們剛剛寫過的一篇文章,媽媽可以再翻看一下:《不用補鈣,不用查微量元素,那我怎麼知道寶寶缺不缺鈣?》
因為現在太多商家,出于産品宣傳需要,過于誇張寶寶缺乏某類微量元素的危害,鬧得家長們人心惶惶,生怕寶寶缺點啥,不是去做那無大卵用的微量元素檢測,就是瞎給寶寶補各種微量元素。充其量隻是給媽媽個心理安慰,對寶寶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媽媽們隻要記住一條,隻要寶寶好好吃飯、不挑食,媽媽做的飯菜營養均衡,寶寶有适量的戶外活動,就不會缺這少那,完全沒必要盲目補什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