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對于流行語應該怎麼看待

對于流行語應該怎麼看待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20:11:44

對于流行語應該怎麼看待?作者:王鵬飛萬物有流行,語言也不例外随着時代的發展,每一段時間,總會有不同的詞語活躍于社會之間,成為熱詞或者流行語互聯網興盛之後,流行語的更替明顯加速,每年都會有不同的新詞語産生,令人目不暇接,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對于流行語應該怎麼看待?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對于流行語應該怎麼看待(不妨達觀看待流行語)1

對于流行語應該怎麼看待

作者:王鵬飛

萬物有流行,語言也不例外。随着時代的發展,每一段時間,總會有不同的詞語活躍于社會之間,成為熱詞或者流行語。互聯網興盛之後,流行語的更替明顯加速,每年都會有不同的新詞語産生,令人目不暇接。

從内容來看,流行語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一是當前時政。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小康、趕考、雙減、碳達峰、碳中和等詞語成為去年流行詞。二是熱門事件。因鴻星爾克的捐款行動流行的“野性消費”,Facebook公司改名帶來的“元宇宙”,都是熱門事件帶來的流行語。三是網友獨創。自媒體的出現,為大衆提供了通暢的表達空間,因為方言或者個性化的表達方式,不時有各種新的詞語在網絡上流行開來,“破防”“給力”“雷人”等均屬此類。

無論何種來源,流行語的背後都有很強的時代特征。語言是維系社會發展的重要媒介,每一代人都會把獨特的時代特征和生活感悟,濃縮在日常的流行語之中。可以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流行語,一部流行語的簡曆,可以看到時代變革的點點滴滴,流行語可為正史補白。

如果做一個縱向比較,相較于紙媒時代的流行語多來自知識分子的話,那麼近年的流行語最大的一個特征,當數不少詞語來自網絡語言。這個變動,導緻從語言學規範來看,有些流行語不完全符合社會學或者語言學價值,如“絕絕子”“讓我康康”,追求的隻是一種表達快感。雖說流行語也需規範和咬文嚼字,但換個角度,會發現這些不符合語言和文本規範本身,其實也正是一種時代特征。

20世紀初期,上海普通市民中間流行一種“洋泾浜英語”,紳士被稱為“尖頭鳗”,不好就是“no good”,這種用中國詞或中文語序來表達英語的方式,一時之間引為笑談。但這種流行語的背後,正是100年前上海成為國際化都市的典型寫照。“洋泾浜英語”是普通市民的創造,因此顯得活潑生動,具有很強的視聽沖擊力,讓人一用難忘,很快流行。但也因為是大衆的自發創造,不少“洋泾浜英語”又難免不合規範,引起非議。以昔例今,當年的“洋泾浜英語”多像當下的網絡流行語?

對于當前野蠻生長的不少流行語不符合漢語規範這個問題,早已引起關注。不過放在語言發展的曆程中,其實不必焦慮。索緒爾說任何詞語“在普遍使用之前,無不由若幹個人最先發出。這個形式一再重複,為社會所接受,就變成了語言的事實”。“洋泾浜英語”中表示“丢臉”的lose face,雖然不合規範,但因為使用者衆,後來反而成了英美國家的流行詞語。但大部分的“洋泾浜英語”都早已随着時代發展銷聲匿迹了。極少量有意義的流行語,會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進入正式的詞典之中成為新的語言表達。而大部分隻有形式沒有内涵的流行語,往往風行一段之後就被語言系統淘汰,消失在曆史的天空。

說及人生審美時,朱光潛提醒我們,“慢慢走,欣賞啊”。對于流行語,正可如是。當我們用欣賞的視角來看,就會發現流行語背後的時代風景。(王鵬飛)

來源: 遼甯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