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很多夢想都和身高挂鈎,父母對身高發展的錯誤認知和忽視,可能給孩子造成一生的遺憾。
我一個親戚,小女孩從小熱愛跳舞,跳起舞來婀娜靈動,不乏舞蹈天賦。一路走過來,在幾場少兒舞蹈比賽中獲過不少獎,老師還囑咐女孩媽媽“一定要好好培養”。
孩子15歲時,碰巧國内一家有名的舞蹈學校在招生,女孩媽媽興奮地給孩子報了名。可惜小女孩身高不達标,就差了那麼2cm,與這所學校擦肩而過。
對于孩子的身高,女孩媽媽覺得孩子在同齡人中個子不算矮,一直沒在意。但是跳舞的孩子如果個子有限,是硬傷。
于是孩子媽媽連忙帶她去看醫生,希望能夠“拔一拔”就達到身高要求。
經過醫生評估,這個女孩原本身高可以長到165厘米,但經過檢查,無奈孩子骨骺已經閉合了,醫生再“神”,也沒有回天之力了。
媽媽懊悔不已,怪自己不懂長高方面的知識,以為家裡人都不矮,女兒自然不會矮,就這樣錯過了女兒長高的黃金期,讓女兒失去了實現夢想的機會。
的确,現在孩子的很多夢想都對身高有一定要求,比如做主持人、做軍人,做演員等,身高是門檻或是潛在的加分項。
父母不懂得如何管理孩子的身高,将來可能會讓孩子失去一個選擇的機會。
一項家長關于孩子長高的認知調查中,89.7%家長不知道孩子的生長發育的基本規律,存在對孩子身高發展的無知和錯誤預判。
家長們該長點心了,對孩子的身高發展真的需要做一個全面的了解,父母的無知能把孩子的身高“砍”半截!
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關于孩子身高的知識,幫助父母科學監測孩子身高,讓孩子到達屬于自己的身高天花闆。
父母常見的4個身高誤區孩子長不到你對身高認知以外的高度,想要孩子長高,下面4個誤區就趕緊剔除吧!
誤區1、父母認為自己個子高,孩子也不會矮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和另一半都不矮,孩子身高不用愁;還有的覺得自家的夥食營養豐盛,孩子身高發育一定沒問題。其實不一定,我身邊就有例子,父母個子都很高,但他們的孩子卻還沒達到父母的平均身高。
誤區2、父母認為自己個子矮,孩子注定長不高
孩子的身高七分靠遺傳,三分靠後天。遺傳因素隻能決定身高的70%,孩子後天的營養、睡眠、運動、情緒這些因素,對身高影響能達到30%。
把握好這30%,孩子的身高一定能超過父母。
誤區3、盲目注射生長激素
身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對孩子長高起着直接作用,但并不意味着長不高直接注射生長激素就能解決。因為孩子長不高有多方面原因,隻有找對原因,才能解決,盲目注射,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對身體産生傷害。
誤區4、飲食習慣不良
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已經成了胖墩一族,喜歡吃甜食、喝可樂,長此以往成了隐形的營養不良,體重超标,骨骼承受不了這樣的體重,自然影響身高。
一個公式,科學預測孩子身高
醫學上可以用一個公式來預測孩子未來的身高,一般來說把這個預測出來的身高稱為“遺傳靶身高”。
男孩的遺傳靶身高=(父親身高 母親身高 13厘米)÷2
就是将父親的身高加上母親的身高,再加上13厘米,最後除以2,得出的具體數值就是男孩的遺傳靶身高。
把男孩的遺傳靶身高再加或者減7.5厘米,得出的兩個數值就是我們對男孩身高的預測值範圍。
女孩的遺傳靶身高=(父親身高 母親身高-13厘米)÷2
将父親的身高加上母親的身高,再減去13厘米,最後除以2,得出的具體數值就是女孩的遺傳靶身高。
把女孩的遺傳靶身高再加或者減去6厘米,得出的兩個數值就是我們對女孩身高的預測值範圍。
如何科學監測孩子的身高,及時發現孩子身高問題?大家可以參照首都兒科研究所發布的《0-18歲兒童青少年百分位數值表》,一共有2張表(如下圖),藍色的是男孩,粉色的是女孩。
下面教大家如何從表中得知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
比如在第一張藍色代表男孩的表中,第一行寫着“3rd,10th,25th,50th,75th,90th,97th”。
這些是百分位的數值表示,"3rd"就是第3百分位,"90th"就是90百分位。3rd代表考了3分,排名倒數後3名;50th代表及格,平均水平;97th代表前3名,從左往右,數值越大,代表身高越高。低于第三百分位就是矮小,需要盡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另外還可以通過生長速度計算公式來判斷孩子的身高生長是否達标。
即:生長速度(厘米/年)=(第二次身高-第一次身高)÷間隔月數×12
如果3歲以下的孩子每年低于7厘米,4-9歲的孩子每年低于5厘米;青春發育期的孩子每年低于6厘米,說明生長速度偏低,需要及時做檢查。
我們都知道,充分的飲食營養、高質量的睡眠和足量的運動是孩子長高的三大利劍。但是孩子的健康成長更少不了父母科學的監管哦,父母們一定要注意起來呀。
--------
Hi,我是Wendy 媽咪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歡迎關注!免費獲取最實用的育兒幹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