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揚州日報-揚州網
繪圖 沈江江
核心提示
電視劇《小舍得》直擊家長的教育焦慮。昨天,本報報道了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提出“十條要求”。其中包括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初中不超過90分鐘。對此,各方的反應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新規】
對中小學作業量明确限定
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
教育部此次明确,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初中不超過90分鐘。
教師對布置的學生作業要全批全改,并采取集體講評、個别講解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及時反饋,加強對學習有困難學生的輔導幫扶。
針對社會高度關注的校外培訓機構,教育部明确,各地要把禁止留作業作為校外培訓機構日常監管的重要内容,切實避免校内減負校外增負。
家長:
學校作業減少
家長的“弦”還繃着
“語文:訂正課堂默寫、複習預習20分鐘、閱讀課外書30分鐘;數學:複習兩位數加減混合口算;英語:複習第五單元……”揚州家長周女士的兒子讀二年級,這是她每天在班級群裡所看到的“學校作業”。
周女士習慣将孩子的作業分成“學校”和“家庭”,前者是學校布置的,後者是自己布置的。“學校布置的的确沒有書面作業,但不意味回家就不用動筆了。”周女士說,因為有課堂默寫,所以每天在孩子複習完了之後,她會給孩子默寫一遍,然後再寫“家庭作業”,“自己買的教輔材料,如果不适當做點練習,怕趕不上其他孩子。比如數學,老師布置的是複習,那複習就是做題啊,畢竟期末會有學期檢測。”
“有時候還希望學校布置點書面練習,因為自己找教輔材料做,怕掌握不到重點。”周女士無奈地說。除了像周女士這樣的家長,記者發現,還有不少學生每天放學回家除了完成學校布置的學習任務,還要及時做好課外輔導班的作業。羅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四年級,在校外上了英語、數學培訓班,相應的作業都要完成。
“現在在學校報名了延時班,基本上作業都寫完了回家。”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偶爾會有一兩項背誦的作業,女兒回家會鞏固一下。
采訪中,不少家長表示如果培訓機構不布置作業,很為孩子的學習鞏固而擔心。
培訓機構:
擔心教學效果受影響
在看市場同行的情況
針對社會高度關注的校外培訓機構,教育部明确,各地要把禁止留作業作為校外培訓機構日常監管的重要内容,切實避免校内減負校外增負。
“禁止留作業?恐怕有點難。”昨天,揚州一家知名培訓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他也關注到了此次教育部的相關規定。并坦言,自己的培訓機構要再看看揚州市場同行的情況再做決定。
“沒有練習鞏固是不可能學好的。”采訪中,不少培訓機構負責人有困惑。而家長對培訓機構禁止留作業也有自己的看法。“說實話,教育部門也不容易,現在家長焦慮,孩子壓力大,絕不是僅僅一個教育部門的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畢竟社會競争越來越激烈。”
學校:
各校出台作業管理舉措
有的還定期檢查落實情況
“我們所有作業都有着嚴格要求,減少孩子不必要的負擔。”東關小學一位班主任告訴記者,所有年級孩子的學校作業并不多。采訪中記者也發現,其實對于學校而言,布置的作業确實不算多。
記者走訪市區各個學校發現,針對課後作業,各校紛紛出台作業管理舉措,為學生減負。在美琪學校,學校明确要求小學一二年級沒有書面作業,三到六年級各項作業總量不超過1小時。為确保作業管理規定落實到位,學校定期檢查,除一教一輔以外課堂不得其他的教輔用書;确保孩子回家以後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和休息時間。
“在布置家庭作業時,我們也要求根據學生學情來布置,老師将家庭作業分為基礎性作業(全體完成),提高性作業(學有餘力的孩子完成)。”美琪學校校長助理朱敏燕舉例說,語文的《練習與測試》中的“基礎練習”“發展練習”,學困生隻要完成“基礎練習”部分即可,學有餘力的學生要完成兩部分。“‘加強作業管理’既體現在‘管’,更體現在‘理’上,切實減輕學生作業負擔。”
記者 劉冠霖
田文荟 楚楚
責任編輯:煜婕
本文來自【揚州日報-揚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