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以後,總有朋友來咨詢孩子填報專業事宜,每次我都誠惶誠恐,畢竟我非此類專家,亦非教師,但見他們真誠地咨詢,我隻好發表一點做為平頭百姓的建議供他們參考。
我的建議說不上好,但畢竟亦是真誠地回答,大概這态度尚值得肯定。
回答的時候,都是就事論事的,缺乏系統總結,我是不太滿意的。我想,倘若有朋友又來問,我還是這麼雞零狗碎地答複,大概當不得人家這般真誠地咨詢。
于是,我從我有限的人生經驗裡,努力地發動腦細胞運作起來,在一個炎熱夏日的晚上,畫了一張簡單的草圖,大概勾勒出學子們選擇專業所要考慮的要素。
因我字太醜,不敢見于天光,更不敢見于網曝,隻好勉為其難地捉刀代筆,用文字大概描述一二,以供有緣人參考。
我想,專業選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大概有句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所謂“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
選擇專業,大概是入行之嬰兒階段,選對了事業或許有事半功倍之效,反之則事倍功半。
當然,亦有改行的,這又另當别論,畢竟人生充滿了各種變數,有些是主動為之,有些是不得已而為之。
言歸正傳。
選擇專業,大概可以從幾個維度去綜合考慮,這樣得出的結論或許更加科學些、實用些。
第一,學子維度。主要是從學子的志向、興趣、能力、資源及個性等方面去思考,究竟什麼樣的專業更适合自己。
志向,簡單地說,就是學子想成為哪一種類型的職業人,諸如做官員、做商人、做經理人,又或者做教師、律師、設計師等。
每個人大概都會有一個志向,倘若沒有志向會比較麻煩,因為西諺雲,對于沒有方向的船隻而言,任何方向來的風都是逆風。何其苦哉?
記得多年前,我去一家知名985高校參加活動,活動完畢,一位美女博士留下來和我交流,她說她很困惑,她不知道她畢業該做什麼。
她說,她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就本科、碩士、博士一路讀過來,還是保送那種,那時她覺得她的追求就是把學習搞好。
臨到博士畢業,她一下慌了,竟然好似迷失街頭的小孩,竟有點無所适從,東張西望而不知去向何處。
我問她,何以讀本科之前不考慮一下自己的志向?何以讀碩士之前還是不考慮?讀博士之前還是不考慮?
三個不考慮,好像驚醒了她。她說,她那時覺得,反正成績好,能把學曆提高當然是好的,就不去想将來要做什麼,到時候才考慮做什麼的事情。
我對她說,你的迷茫,不在于你不優秀,而在于你沒有了方向,現在确定自己的方向還來得及。
她點頭同意,說回去後花幾天好好思考自己該幹點啥。我祝她早一點找到自己的職業發展之路。
這就是典型的一條道走到黑,全不管讀書是否與自己的志向挂鈎,或竟然是為讀書而讀書的。
這類人不太多,但對于自己之未來職業選擇,很多學子确實是不太清楚的。
倘若你去大學做講座,又或者去開招聘會,大概他們最喜歡問的問題便是,要考研究生還是工作,要考公務員還是進企業,進企業應該進大企業還是小企業,等等諸如此類。
這說明,我們相當一部分學子對于自己之未來,從未認真思考過職業發展,而是一股腦兒地隻知道學習。
人生啊,既要埋頭拉車,也要擡頭看路,路不清楚,或許自己會走到大水坑裡去,切記!
所以,學子們當花時間好好想想自己的志向,不要為讀大學而讀大學,而是要有目标地去讀大學。
我知道,一些學子是沒有自己的志向的,大概高考唯一的志向就是考個好分數、進個好大學,但無論如何,這個節點,應該花時間好好想想自己的志向了。
興趣,就是做什麼可以讓自己樂此不疲,這便是興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或許就找到了自己的專業選擇方向。
能力,這裡主要指思維能力的偏向,即你的思維偏邏輯思維還是形象思維,不同的思維所選擇的專業不一樣。
一個人,要找到自己的長處,然後盡可能地做到極緻,想不成功都太難。
這裡的能力,還可以指人的硬能力和軟能力。
硬能力,諸如思維能力、文筆及口頭表達能力、洞察能力等,雖然後天可以培養,但大抵乃先天而得。
軟能力,大抵指一個人的情商、逆商、自信及社交能力等,有一定的天賦可起作用,但後天是大可培養的。
不同的專業對硬能力和軟能力的要求不一樣,因為不同的專業對應不同的職業類型,不同的職業類型對應不同的能力類别及高低。
所以,學子要認真分析自己的能力要素構成,選一個更适合自己能力發揮的專業為好。
如果你的能力和興趣所推算出的都是同一個專業,那就太好了,意味着你不僅喜歡做它,而且有能力把它做得非常好。
其實很多大師級别的人物,大多都是對其所從事的職業有着非凡的熱愛,同時又有超凡的能力去做到盡善盡美的。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或許不能成名成家,但大概選對了專業的方向,自己的事業道路總要走得輕松一些。
資源,即學子及家庭所能提供做事業的資源,諸如人脈、錢财及家學等等。
毋庸置疑,這是一個資源整合的社會,不同的學子,所擁有的資源可謂天差地别。
選擇專業,可以考慮資源要素,有了資源,加上自己的天賦和勤奮,或許事業發展真是如虎添翼了。
個性,即學子的性格如何,比如是外向還是内向,是喜歡挑戰還是喜歡穩定,是喜歡舒适還是自我實現等。這便是有别于他人的自己的個别的特性,謂之個性也。
不要小看個性對選擇專業的影響,選擇了一個不适合自己個性的專業,自己做起來會非常的累,更不要說成名成家了。
綜合上述因素,大概可以選擇幾個專業放着備選,因為,我們還要繼續考慮其他因素。
第二,市場維度。我們都是活在現實裡的人,倘若你極喜愛自己的專業,但市場又不能提供可以養家糊口的營生,而家裡面又沒有那麼多的銀兩來供你,那就有點凄慘。
所以,我們要考慮市場維度,有時甚至是最重要的維度,所謂“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倘若家裡沒有強大的經濟支持,還是先養活自己為好,至于其他的可徐徐圖之。
市場維度,大概可以對專業進行橫向比較及縱向比較。
橫向比較,即當下所選專業在市場上的熱度如何,說直白一點,有沒有錢賺,和其他專業比較,是比人家賺的多還是賺的少?
倘若再深入地思考,大概可用管理學之SWOT原則分析,即該專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是什麼樣的?
縱向比較,即該專業五年或十年以後又是如何一番風景,是走上坡路還是下坡路,是朝陽職業還是夕陽職業,都要去思考。
有些職業是吃青春飯,有些職業是越老越吃香,這些都是問題,都要用心去思考。
也即,選擇專業所要考慮的市場維度,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多做橫向及縱向的研究,才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專業。
分析好了市場維度,結合第一點即學子維度的分析,大概對于專業的選擇更具現實性,而前者更具科學性。
第三,學校維度。在分數一定的情況下,如何選擇适合的學校?很多人說,當然要選擇排名靠前的學校,有些人說要選擇專業強的學校。
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說得不夠全面。
不同的學校,其人文底蘊及專業設置是不一樣的,人文就是一個學習的大環境,人文好,意味着大師多,學風好,周邊莫不是勤奮好學者。
專業設置,每一家大學都有自己的強勢專業,當然,也有一般專業和劣勢專業。這裡所謂強不強,是指各個學校橫向比較而言。
關于這點,我想給的建議是,對于選擇當下就業好的,可以選擇強專業,即使其所在學校排名一般,但這個專業領域裡,其卻有着強大的競争力。
走到市場,如果人家不是學曆控的話,當然要選擇強專業出來的學子,即使其所在學校很一般。
當然,學校又好專業又強的最好,但這不是我們讨論的範圍,我們要讨論的是,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時,我們該如何選擇?
對于想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為自己未來的發展多儲備一些後勁的人而言,一般來說,大學越好,其所能接受的熏陶就越好。
這也是為何好大學出來的,總體職業競争力及成長性也會好些的緣故,因為,他是從大池塘裡出來的,見識過許多優秀的老師和同學。
所以,選擇學校還是專業,還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能人雲亦雲,選擇無對錯,适合自己的就好。
第四,城市維度。讀一所大學,其實也是讀一座城市,大學所在的城市,其格局、人文、經濟、科技、訊息等,或多或少都要對學子産生影響。
不同層級的城市,所能提供給學子的資訊、人脈、見識及機會等是不一樣的。一般而言,城市綜合實力越高的,所能提供的資源越豐富。
對于同一級别的城市,究竟選擇哪一個城市好呢?
我以為,可以參照第三點即市場維度去考量,而不是僅僅為了在本地便于回家,或者在本地更利于結交本地人士。
因為,這個階段,應該是人的綜合能力突飛猛進的階段,一切都要圍繞學習與成長去考量,至于回家便利及人際關系等,可以次之考量。
第五,其他維度。這便是個性化的選擇,比如有些學子就喜歡在自己所在的城市上學,或者某人就一定要到某個大學去就讀,因為其有某個大學的就讀情結。
仿佛熱戀的人們,愛了就是愛了,不在乎外在之權勢與金錢,而在乎内心的感受和溫暖,所有的邏輯推理和理性思考都是失效的。
這種事情,隻要自己覺得好就好,其他人也沒有什麼可說。
畢竟每個人讀大學的目的不一樣,每個人都是具體的人,都有自己的具體情況,有些關乎前程,有些關乎感受,有些則關乎情結,或關乎其他什麼的。
通過上面五個維度的認真分析和研究,學子當可以選定自己的學校和專業了。
當然,建議多選幾個備選,萬一你選擇的專業和人家碰車而被擠下來了呢?
最後,我想說的是,上什麼大學、學什麼專業很重要,但能夠珍惜四年寶貴時光,努力提升自己做人的格局及綜合素養更重要。
這是什麼意思呢?既要做一個大寫的人,同時也要做一個有本事的人,古話說的,德才兼備也!
畢竟,從現實的例子來看,三流的學校有大才,而一流的學校亦有庸才。
所以,無論你進了什麼學校,選擇了什麼專業,都要珍惜時光努力提升自己。
考得好莫驕傲,考得不好莫氣餒,人生是一場好玩的馬拉松,不到終點,是不好蓋棺定論的。
關于選擇,其實就是懂得取舍,完美的選擇本身就不完美,不要為難自己有限的腦細胞,放過自己吧!
懂得拿起,更要懂得放下,拿起自己可以拿起的,這就很好!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祝各位學子一切順利、金榜題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