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集》,是元代郭居敬編錄,一說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種說法是郭居業撰。由曆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後來的印本大都配以圖畫,故又稱《二十四孝圖》。為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
二十四孝,講的是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在不同環境下、用不同方式行孝的故事。魯迅先生當年曾經點評過二十四孝圖,他說,有些故事可以勉強效仿,有些照着做,會有丢掉性命的危險,還有的,會讓人非常反感,現在的時代,往往二十四孝的故事有些與時代不符,有些甚至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其實重要的是傳承的一種傳統信仰,一種精神傳承,但并不能照搬照套,那就大錯特錯了
《全相二十四孝詩選》刊行後,得到廣泛流傳,成了元明清以來兒童的啟蒙教材、一本廣受歡迎的宣揚中華文化精神核心的經典,而且傳播到日本、朝鮮、韓國、新加坡、越南等周邊國家,成為其國民“孝”行教育的教材。郭居敬是一位影響世界文化的曆史名人。
1.孝感動天。遠古帝王舜年輕時,父親、繼母和異母之弟多次想害死他,但舜仍然對父母孝敬,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于是就有大象和小鳥幫他耕種,後來帝堯還把帝位讓給了他。
2.戲彩娛親。春秋楚國的老萊子為了讓父母開心,70多歲時仍然穿着五色彩衣,拿着撥浪鼓戲耍,就像小孩一樣。一次他跌了一跤,怕父母傷心,就躺在地上裝哭,逗得父母很高興。
3.鹿乳奉親。周朝郯子的父母年老時想吃鹿乳,郯子就身披鹿皮,想混到鹿群中去取得鹿乳。不料獵人把他當做了真鹿,要用弓箭射殺他。他連忙解釋,獵人才知是人,對他大加贊揚。
4.為親負米。春秋魯國人仲由,年輕時家貧,自己常吃野菜,卻從百裡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後來他做了大官,但是父母死了,他經常感歎:“現在我還想為父母親去負米,卻再不能了。
5.齧指心痛。春秋魯國人曾參少年時經常到山裡去打柴。一天家裡忽然有客人造訪,母親不知如何接待,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明白是母親在召喚,便趕快回家招待客人。
6.蘆衣順母。春秋魯國的闵損常受繼母虐 待。冬天繼母的親生子的棉衣裡是棉花,而他的棉衣裡是蘆花。後來父親發覺後要休掉妻子,闵損反而為繼母求情,繼母從此對他十分疼愛。
7.親嘗湯藥。漢文帝身為一國之君,對母親非常孝順。一次母親病重,漢文帝日夜守護,天天為母親煎藥,每次煎好後,他都要先嘗一嘗,覺得合适才端給母親。
8.拾葚供親。漢代的蔡順生活岔困,每日拾桑葚奉養母親。一天遇到軍士,問他為什麼把紅桑葚和黑桑葚分開裝他說黑桑葚讓母親吃,而紅桑葚自己吃。軍士們就送給他米和牛,讓他孝敬母親。
9.為母埋兒。晉代郭巨家道中落但妻子生了一個男孩,郭巨怕養孩子影響供養母親,準備将兒子埋掉。挖坑時,突然挖到一壇上天所賜的黃金,于是既可孝敬母親,又可撫養兒子了.
10.賣身葬父。漢朝董永家貧,父親去世後隻好問地主借錢辦喪事。後來他準備賣身去地主家幹苦力,半路上遇到一位美女,于是董永就将她帶到地主家幫忙。該女子勤勞能幹,一個月就織了300尺布,還清丁債務.原來她是天上的七仙女被董永感動,特地下凡來幫助他的。
(未完待續,請看下一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