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值得讀的佛教書籍

值得讀的佛教書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2 22:51:59

編者按:我們讀書是為了什麼?有人為了智識,也有人為了信息,有人尋求安慰,也有人找到了力量。不少人因為一本書而與佛結緣,也有不少人通過閱讀,深化了對佛法的理解。今天,鳳凰網佛教編輯部選取8本佛教相關書籍,與大家分享閱讀的愉悅,也希望能帶來靈魂啟迪。

01《深河》

遠藤周作

豆瓣評分:8.6(2899人評價)

值得讀的佛教書籍(這些佛教書籍不容錯過)1

相信說到印度的聖河——恒河,大家一定不會陌生,而書名中的深河即恒河。

它吸引着無數人來此朝聖,體驗聖潔和光輝。人們相信深河能洗去人世間的一切秘密、傷痛與罪惡。

于是,一群有着不同人生經曆、年齡各異的人們,背負着各自生命中的辛酸和傷痕踏上了這個神奇的國度。

他們在深河河畔祈禱,以祈求得到靈魂的淨化和救贖。

隻可惜,深河沒有回應,它的深與緩并不對任何人的苦痛加以寬慰。

生命中無法言說的傷痛,找不到出口的困惑,以及卸不下的重擔,深河它無法淨化,也不能救贖。

從他的文字中,你卻可以處處感受到這樣一種信念——真正讓自己變得強大的,是我們的内心;真正讓自己得以救贖的,也隻能是我們自己。

02《悉達多》

赫爾曼·黑塞

豆瓣評分:9.0(12527人評價)

值得讀的佛教書籍(這些佛教書籍不容錯過)2

相信看過《悉達多》的讀者們一定會有類似的體驗——薄薄的一本書,卻能讓人在兩個小時内體驗人生的全部,甚至窺見生命的真谛。

悉達多,他是一位印度的貴族,卻不安于現狀,非要舍棄所有榮華富貴去追尋生命的意義。

他經曆過清貧,做過富商,享受過心靈與肉體的無上巅峰,卻也一次次對自己厭倦、鄙棄到極點。

就在他想要棄世的最後刹那,悉達多聽到了生命之河的召喚,他終于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每當想起這個人類曆史上真實存在過的偉大靈魂,内心都會感到無比的安甯。

03《達摩流浪者》

傑克·凱魯亞克

豆瓣評分:8.5 (5790人評價)

值得讀的佛教書籍(這些佛教書籍不容錯過)3

凱魯亞克《達摩流浪者》一書就是獻給寒山子的。

寒山子是誰呢?

寒山子是個詩人,是個山居者,是個矢志通過打坐來參透萬事萬物本質的人。他過的是一種孤獨、純粹并且忠于自己的生活。

作者凱魯亞克外表吊兒郎當、玩世不恭,内心卻有着最神聖的追求。他希望通過對物質社會陳規陋矩的蔑視和違抗,讓本屬于世界的“真”重現。

《達摩流浪者》是凱魯亞克的自傳體小說,他宣揚的自由上路、追求理想與愛的理念,成為一代青年的精神标杆,影響力經久不衰。

04《禅與摩托車維修藝術》

羅伯特·M.波西格

豆瓣評分:8.3 (5047人評價)

值得讀的佛教書籍(這些佛教書籍不容錯過)4

修禅與修摩托車都需要什麼?

波西格寫了整整一本書來探讨這個問題。他在1968年與兒子一起從東海岸的家鄉——明尼蘇達雙子城出發,騎摩托車穿過美國西部的曠野,到達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尋求自我煩惱的解脫。

彼時的加州相當于美國西藏,是所有迷茫青年,解決精神煩惱的歸土。這次旅行也是作者為了證實自己多年在腦海中進行的哲學演繹,探尋生命的最終意義。

這本書堪為神作,作者将哲學,科技,旅行融合在小說裡,旅行的線索和心靈的探尋節奏完美結合。

曾經因為精神分裂症和臨床憂郁症多次入院,并接受多達28次休克療法的作者波西格,通過這次旅行和這本書之後,終于找到了多年來苦苦追尋的那個答案。

理念世界中,充滿矛盾與掙紮的亂象就此平息下來,波西格的内心獲得了真正的平靜,并從此隐居。

05《大唐西域記》

玄奘

豆瓣評分:8.6 (275人評價)

值得讀的佛教書籍(這些佛教書籍不容錯過)5

你可能看過《西遊記》和無數改編的影視劇作品裡面形形色色的唐僧,但隻有看過《大唐西域記》,你才會知道曆史上真正的玄奘是多麼偉大。對。就是偉大。

設想一下,獨身一人,沒有護照,從長安出發經由西域諸國,荒漠雪山,抵達印度當時佛教中心那爛陀。

玄奘不僅帶回了當時中國極度缺乏的可靠佛經原本,并且組織起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譯經活動。他還對路上諸國曆史考證詳盡,對于西域諸國和古印度佛教聖地的記載,都是存世的孤本;對古國地理位置的記載,精确到可以成為20世紀考古的依據。

在莫賀延碛沙海裡,玄奘不小心打翻了水囊,正欲回烽火台去重新補水,但想到自己立下的誓願:“甯向西天一步死,不願東土一步生。”在斷水的五天四夜裡,玄奘全憑對佛法的信念,默念《般若心經》,以不可思議的意志力,堅持走出了沙漠。

06《愛的覺醒》

克裡希那穆提

豆瓣評分:8.7(2825人評價)

值得讀的佛教書籍(這些佛教書籍不容錯過)6

這本書的作者是克裡希那穆提,紀伯倫曾評價他,“當他進入我的屋内時,我禁不住對自己說:'這絕對是菩薩無疑了'。”

他通過冥想建立身體内部完整的秩序,實現了與心的零距離對話,關于愛,關于自由,關于沖突。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對真相的解釋。

真相不是我們頻繁思考的結果,它是當你放下頭腦中的一切是與非,與世界的自然相遇。

也就是說,我們思考時,總是抱着以前的經驗,因此思考本身就帶有個人的刻闆成見。

而要想看到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就必須保持頭腦的徹底寂靜。

07《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

一行禅師

豆瓣評分:8.5(83人評價)

值得讀的佛教書籍(這些佛教書籍不容錯過)7

有些人會抱怨壓力太大,經常加班等各種工作問題,甚至是産生消極心理,厭惡工作。

但在一行禅師看來,工作中遇到的挫折、磨砺,其實是最好的修行機會。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這本書就是一行禅師寫給職場人士看的職場修行之書。

在工作中修行,首先要打消内心對正念修行的疑慮。

正念的修行講究的是專注于活着的每一刻,所以它存在于每時每刻,并不會被繁重的工作影響。

穿衣、刷牙、吃飯、走路、開會……隻要你專注于每一件事情,你就是在進行修行。

而當你用自身最大的誠意,全神貫注地去做事,你會發現,自己在重壓下變得更加平和,壓力變成動力,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如果你找不到工作的快樂,甚至感到痛苦,建議你打開這本書。

跟着一行禅師的腳步,在工作中靜心禅修,從而平和喜樂地成就事業。

08《禅的行囊》

比爾·波特

豆瓣評分:8.6(3573人評價)

值得讀的佛教書籍(這些佛教書籍不容錯過)8

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己生命的起點一路跋涉而來,途中難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們無法看清前面的方向。

這本書,起名叫《禅的行囊》,一共十六個章節,每個章節的題目卻都有一個“無”字或“不”字。如“不立文字”、“不見如來”、“無山”、“無家”、“不作不食”、“不見桃源”,“不歸路”等等。英文都是一個——No,No在英文中也同時代表“空”。而我們知道,文字表達的意義終歸有限,在佛教中,“空”,并不表示“無”或“沒有”。

背着一個大大的行囊,懷揣着一顆去尋訪,去收獲的心,卻用了“空”的概念,穿起了由北向南的禅宗之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