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講字形演變應該采取什麼形式

講字形演變應該采取什麼形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7 03:39:58

講字形演變應該采取什麼形式(也談目不識丁和)1

不少文章,聊到了成語“目不識丁”和“丁”字本義及字形演化這件事。

有些不同的想法,于是也來湊湊熱鬧。

關于“目不識丁”。

“丁”字筆畫少、易識别。“目不識丁”,是說如此簡單的“丁”字也不識得,那是“太沒文化”了。

有人說,“目不識丁”的成語,出自《晉書·苻堅載記》。

一個叫姜平子的“别駕”,也就是刺史的佐吏,獻詩拍苻堅馬屁,詩中的“丁”字寫成了“丅(下)”,“堅問其故”,答曰:“臣丁至剛,不可以屈。且曲下者不正之物,未足獻也。”他說為臣的自己“剛正不阿”,所以“不可以屈”,才這樣寫。苻堅聽之大悅,立馬升了他的官。

講字形演變應該采取什麼形式(也談目不識丁和)2

這個姜平子曲意逢迎、巧言令色是肯定的,但就此得出結論說苻堅也沒文化到不認識“丁”字,似乎牽強。

下面一說,應該更為靠譜。

《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唐憲宗朝,幽州節度使張弘靖手下,有叫韋雍和張宗厚的兩個官員,橫行霸道,品性惡劣,不僅把地方上鬧得雞犬不甯,還百般虐待兵卒。某次喝醉了酒,他們大罵兵士說:“如今天下太平,沒有戰事,你們也就能拉得開兩石二百多斤的強弓,這還不如識一個‘丁’字。”兵卒們不堪忍受,最終把這倆人殺了,張弘靖也被朝廷降職調離。

這大約是“目不識丁”成語的确切出處了。

講字形演變應該采取什麼形式(也談目不識丁和)3

關于“丁”字的初文。

有意思的,是北宋孔平仲的說法。

他所撰《續世說》雲:“‘一丁’作‘一個’,因篆文‘個’與‘丁’相似,傳寫譌作‘丁’。”

孔平仲說,《舊唐書》所載“不如識一丁字”,應為“不如識一個字”,抄書的時候“訛誤”了,篆文的“丁”本來寫為“個”。

确實,篆體的“丁”寫作“個”。這有許慎的《說文解字》為證。

那麼,“個”是“丁”的初文麼?

不是。

講字形演變應該采取什麼形式(也談目不識丁和)4

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漢字系統是甲骨文。

甲骨文中有“丁”字,寫作“口”。

如,“甲二一二七”“粹一二六五”“前一·二一·三”“蔔二六七”“遺四0二”“甲二四三”“乙二五0八”“明三九0”等相當多數量的蔔辭中,都頻繁使用了了寫為“口”的“丁”字。

無疑,漢字“丁”的最初形體是“口”,“個”與“丁”是後來演化的結果。當然,其間還有過渡的中間環節。

講字形演變應該采取什麼形式(也談目不識丁和)5

關于如何判定“丁”字本義。

《辭源》,将“丁”字的第一個“義項”,解釋為“釘”,“金文寫作個,象形”。

或許,這是《辭源》編著者所認為的“丁”字本義。

不少講解“丁”字的文章,也說其為“釘”之象形。

上述說法,大可值得商榷。

講字形演變應該采取什麼形式(也談目不識丁和)6

第一,先秦文獻中,從未見将“丁”作“釘”義使用。而且,中國建築,以卯榫結構見長,先後延續了幾千年。史籍中說到“釘”義之“丁”,最早見于《晉書·陶侃傳》。

第二,金屬的“釘”,在中國出現并不早。目前發現最早的金屬“釘”,于河南洛陽孟津朱倉東漢帝陵遺址出土。《陶侃傳》中所言“竹頭作丁裝船”,不是金屬釘。這種“竹丁”,嚴格說,仍然是“榫卯”之一種,或曰“楔子”。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即然甲骨文中有“丁”字初文,就應該看其字義為何。

再啰嗦一句,小篆有“釘”字,為“煉金”之法,與後世“釘”字含義完全不同,因此說“丁”的本義為“釘”是講不通的。

講字形演變應該采取什麼形式(也談目不識丁和)7

關于甲骨文“丁”字之含義及本義。

上世紀初,王國維在《殷蔔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中,首次釋讀了商王武丁之名,将甲骨文“口”解為“丁”字。他後來又在《殷蔔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中,進一步通過釋讀“報乙、報丙、報丁”等商王名,驗證了之前的解讀。

随着甲骨文研究的深入,學者們發現,“丁”在甲骨文中具有如下含義——

一是“天神”。前述“甲二一二七”“粹一二六五”還若幹版蔔辭中,“丁”都是被祭祀的“天神”。

二是“祭禮”,上述“前一·二一·三”“蔔二六七”及其他一些蔔辭中,“丁”是在祭祀“武丁、祖甲、康丁、武乙、文武丁”等五位先王及“母癸、妣己、妣癸”時使用。

講字形演變應該采取什麼形式(也談目不識丁和)8

甲骨文“丁”字

三是“天幹”。前列“遺四0二”“甲二四三”和另外不少蔔辭中,“丁”作為“十天幹”之一使用,并與“十二支”相配用以紀日。

四是“廟号”。 上引“乙二五0八”“明三九0”和其他數量不少蔔辭中,“丁”作為先公先王“廟号”使用。張光直先生統計,除去相當多數量的甲骨外,還有1295件殷商青銅器上使用了“十幹”稱謂殷先公先王,其中,最多的是“乙”和“丁”,二者數量相當,均接近300件。

以上四個“義項”,哪個是“丁”之本義呢?

或許都不是。

寫為“口”的甲骨文“丁”字本義,解為“天”似為更妥。

講字形演變應該采取什麼形式(也談目不識丁和)9

甲骨文“天”字

來看看甲骨文的“天”字。

“一期後下一八·七”“一期乙九0六七”“五期續五·一三·六”“五期合集三六五三五”“合集八七”等許多蔔辭中,“天”皆寫為“上口下大”。

《說文》雲:“天,颠也,至高無上。從一、大。”

羅振玉、王國維緣此考試了甲骨文的“天”字。

甲骨蔔辭中,不少的“天”字,亦契刻為“從一、大”。金文中的“天”,上面之“口”很可能因為鑄造不易而也成為一個方形黑疙瘩或也“從一、大”。

篆體的“天”,就是這麼來的。

講字形演變應該采取什麼形式(也談目不識丁和)10

“丁”是“頂”的本字。

《說文》曰:“頂,颠也。”又曰:“颠,頂也。”

聯系前引《說文》:“天,颠也。”,即可知,甲骨文中“上口下大”的“天”字,上面的那個“口”,即為“丁”也。

段玉裁《說文注》雲:“故‘颠倒’,樂府或作‘丁倒’”。

“丁”,是“頂”,也是“颠”,還是“天”。

“上口下大”的“天”,實為會意,即“人頭頂上的那片天”,也即所謂“皇天在上”。

講字形演變應該采取什麼形式(也談目不識丁和)11

關于甲骨文“丁”之四義皆為引申義。

甲骨文“丁”字本義為“天”,便可理解其何以成為“十天幹”之一。

盡管至目前還衆說紛纭,但“十天幹”皆應與“天”或“日”有關,似可相信。比如“甲”字,一定來源于古人“立杆側影”所測定的“二繩”,即“ ”符号。甲骨文的“甲”字,許多即寫為“ ”。

另外,“十天幹”的起源,無疑是遠古上古先民“天有十日”的認知。這已有學者做過認真考證。

如此,“十天幹”被引申為“天神”,便很好理解了。漢以後,仍然有“五丁”“六丁”的天神傳說。

講字形演變應該采取什麼形式(也談目不識丁和)12

所以,殷人才以“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相配來紀日——每天都是一個“天神”做主的“日子”。

出于對“天神”和祖先崇拜觀念,殷人以“天幹”作為先公先祖的“廟号”,無非是認為其先公先王,均死後升天成為了“天神”,這些先公先王的“在天之靈”,能夠保佑他們萬事順意。

通過蔔辭可以看出,殷人認為,他們自己是不可以直接與天上的最高神“天帝”“上帝”“帝”通話的,而必須經由成為“天神”的先公先王來轉達。

這是甲骨文中,“丁”之四個引申義的由來。

講字形演變應該采取什麼形式(也談目不識丁和)13

“丁”之字形演化

關于“丁”字形字義的演化。

這種演化,應該發生于周代。

殷商青銅器上的“丁”,為“實心”之“口”字形,少有“實心”倒三角形。這是因為鑄造青銅器時制範方便所緻。

後一種“實心”倒三角形的“丁”字,當為周代寫為“個”的“丁”字之淵薮。

從目前所能見到的兩周青銅器看,上面有不少“丁”字,但皆不寫為“個”。自然,金文亦被歸為篆體。許慎所錄,當有其憑據。

講字形演變應該采取什麼形式(也談目不識丁和)14

金文“丁”字

但從“口”,不管是“空心”還是“實心”,變為“個”與“丁”,都與以毛筆書寫有關。

以“個”為“丁”,恰可看作是繼承了甲骨文“丁”字的本義。

“丁”為“天”,而古人認為“天如傘蓋”,下面加“丨”,便成為“指事”字了,如許慎說:“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周代,已不如商代一般敬神,但對“天幹”“地支”應用更加純熟,因而,“丁”字就主要保留了其“天幹”之義。

《說文》曰:“丁,夏時萬物皆丁實。丁承丙。象人心。”

“象人心”,從來沒多少人這麼認為過。但許慎的确記錄了先秦“丁”作為“天幹”之一的主要含義。

講字形演變應該采取什麼形式(也談目不識丁和)15

《史記·律書》:“丁者,言萬物之丁壯也。”

因而,才有後來的“男丁”“女丁”之稱。

“添丁進口”,是唐宋之後的說法,不必過度解讀,其實都來自上述“丁實”“丁壯”思想。寫過一篇“添丁進口”問答,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搜出來看看。

由此,“丁”也作為從事某種職業的稱謂,如“庖丁”、“畦丁”、“園丁”等等。

流傳至今的“丁”字寫法,是隸變的結果,漢以後從未變過。

孔平仲所說将“個”與“丁”相混,這在唐代應該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