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孔子說:“千裡馬,不是稱呼它的腳力,而是稱贊它的品德。”
古代稱善跑的馬為骥,骥也就是千裡馬的意思。
《論語》裡幾次出現過馬。你記得《鄉黨篇》中咱們學過,孔子家的馬廄失火了,他問下人,傷人了嗎?并不過問馬。此處說到千裡名馬,孔子顯然是意有所指的,否則他不會采用這種否定式的語氣作為開頭。
德,這個專門指稱人類行為某種品性的名詞,這裡孔子用在馬的身上,說這才是良馬稱骥的主要原因。德,重在日有常課的“養”字上。
好馬是調教出來的,馬自身的品質好,但不加以人為的調教和訓練,就隻是野馬。能成為日行千裡的良馬,必須經過精心的調教和訓練。在長期和人的相處磨合中,彼此心意相通、情感相投,甚至可以托以生死。唐代詩人杜甫就作過一首有名的五律《房兵曹胡馬詩》: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骁騰有如此,萬裡可橫行。
你細品這句“真堪托死生”的滋味,這匹馬,詩人待它遠遠超出了頗有腳力的牲畜,而是把它當作朝夕相處、形影不離、可與之生死相托的戰友。彼此心意相通,情感相投。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有人說:“用恩德來回報怨恨,如何?”孔子說:“那用什麼來報答恩德呢?應該是用正直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報答恩德。”
這句“以德報怨”可能是當時流行的話,也見于《老子》。當有人來問時,孔子回答非常明确,不同意這個說法。所謂以德報怨固然高明,但是不實際,也很難做到。不論是右臉被人扇了耳光就送上左臉,還是以身飼虎的說法,都顯得不近人情,現實生活中誰能做得到呢?
孔子的應對更有現實意義,如果人家有怨于我,我不計其怨,唯以直道處之。倘對方确實不直,有不對的地方,我也不以私嫌而廢公正之道,直接棄之惡之。若對方确有可愛可取之處,我也不計私怨,而昧其公正之處,給對方必要的肯定。這,就是直道,就叫以直報怨。
君子也有怨嗎?當然有,孔子不是說“詩可以怨”麼。從這句話裡可以看出,夫子觀察人情、處理世務最講實際,不務虛名。
如果一句話說出來,或者倡導一個道理,雖然表面顯得很高明,但大多數人根本無法落實、做不到,那他是不會認可這個道理的。這是儒學實用理性的具體表現,也是經得起實際生活檢驗的經驗之談。你仔細品品這話的意思,其實中道就在其中。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說:“沒有人了解我啊!”子貢說:“為什麼說沒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說:“我不怨恨上天,也不責怪别人,下學人事禮樂而上達天道,了解我的大概就是上天吧!”
“怨天尤人”這個成語你很熟悉,就是從《論語》裡來的,不過這個成語是孔子主張的反面。
我們猜測,“莫我知也夫”這句話可能是孔子晚年,政治抱負難以施展之後的感歎。千載之下,你也能感覺到種種遺憾、不足、惋惜的情緒。子貢聽聞此話,追問其原因,孔子的回答是正解。
前邊我們聽老夫子多次講過,不要在意人家不知道、不了解自己,這裡他自己不是也在發出歎息嗎?所以他對子貢說,這就是我遭遇的實際處境,但即使如此,我也不怨恨老天,不責怪别人。
我們從實際出發,解決生活中如何立人,小六藝、大六藝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就能夠提升自己,最終領悟天道、知曉天命,縱心所欲不逾矩。雖然現實中沒有人能理解我,但老天可能會知道我吧。
子貢是否聽懂了呢?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看出,雖然生不逢時,不受重用,不行其道,但孔子還是能夠正确對待。他不怨天、不尤人,踏踏實實地從小事做起,對于自己開創的學為君子之路從不懷疑,始終抱有信心。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與,命也;道之将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公伯寮向季孫氏诽謗子路。子服景伯把這件事告訴給孔子,并且說:“季孫氏已經被公伯寮迷惑了,但我的力量能夠把公伯寮殺了陳屍于市。”孔子說:“正義大道或許得到推行,這是天命決定的;正義之道或許不能推行,也是天命決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麼樣呢?”
這個去季孫那裡诽謗告發子路的公伯寮,其實也是孔子的學生。而子服景伯是一個魯國的大夫。
公伯寮因為什麼原由去告發子路,具體情節已無從知道。但顯然,子服景伯從旁觀者的角度出發,認為這是誣告,不公平,因此提出了這個建議。他的意思是:我聽您的,隻要您點頭,具體的事情您不用管,我就解決了。
對此,孔子表示,用不着以惡制惡。雖有小人使壞,這也是沖着我來的。而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以公心,是行天意。如果能行,說明老天認可;如果不能行,說明時機不成熟。這一切皆取決于上天的意志,一個小小的公伯寮,其奈我何?
一方面,孔子拒絕了子服景伯的建議;一方面,他強調盡人事以待天命,至于成敗得失,他并不放在心上。
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孔子說:“賢人避開亂世隐居,其次避開生亂的地方,再次一點的避開别人難看的臉色,再次的回避别人的惡言惡語。”孔子又說:“這樣做的已經有七個人了。”
這裡說的七人,古人一般說是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我們且不必刨根問底。
退隐江湖而避世,這個傳統在孔子之前早就有了,他不可能看不見聽不到。這段話表明,其實孔子對這條道路也并無輕視,早就考察過了。這裡舉的七個人物,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材料太過殘缺,無法窺其全貌。
從孔子的本心來說,他沒有選擇這條道路。但從《史記》中記載的他和老子的接觸來看,他内心中其實知道而且理解,人生在世如果不得意,其實還有别的可能。隻是夫子沒有選擇罷了。
面對嚴峻的社會現實,在屢試屢挫的情況下,他仍然堅守自己的信念,堅持走自己的路,說明孔子确實具有一副熱心腸。他不肯輕易言棄,仍然要拼盡全力,知其不可而為之。孔子的這種努力,給學生、晚輩乃至後世,留下了一個不同的選擇,鼓勵後人前仆後繼拼命向前,讓這個世界多一分希望,多一分光明。
在逆境中遭遇無數的挫敗,夫子仍然不灰心、不氣餒,這是儒家我最敬佩和學習的初心和精神氣質。
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子路在石門過夜。守城門的人問:“從哪裡來?”子路說:“從孔氏那裡來。”守門人說:“就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硬要去做的人嗎?”
知其不可而為之,這句評價孔子的名句你大概也聽說過。不通讀《論語》,你不會知道,這句評價出自一個“門房老大爺”。
石門是魯國都城的外門,晨門就是早上看守城門的人。
前邊我們講過,孔子路過衛地,儀封人曾經向孔門弟子提出要見孔子一面。見了之後,說了一番話,天下将以孔子為标杆。說明這個邊境小官經多見廣,閱人無數,相當有眼光。這裡石門的守城人也不簡單,他不但聽說過孔子,而且對他有相當的了解,甚至還有自己的判斷。
這句“知其不可而為之”,真是眼光獨到。就像老話說的“人在做,天在看”,雖然孔子在各國碰壁,不得行其道,但他的名聲和影響力早已慢慢地擴散開了。連這個守城門的小吏一提起他來,馬上都能給出一個相當深刻的評價,而且真是一語中的,說出了别人說不出來的話。
知其不可而為之,儒門的這種精神流傳後世,至今仍鼓舞着後來者。不論世界如何變化,身處何種逆境,總是懷有希望,堅持理想,锲而不舍。真得感謝這位守門人,就這一句話,擲地有聲,餘音不絕,鼓舞和激勵了無數後人。
摘自靳大成《論語通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