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一種小菇的照片頻繁出現在衛生應急交流群中,群中各路專家談論的都是此菇毒人的大事。弱弱地問一句,這菇何方神聖?能挑起如此大的風波,讓衛生應急人員不分白天黑夜地奮戰。
說說模樣
此菇名曰“肉褐磷環柄菇”。顧名思義,此菇滿臉(菌蓋)長着密密麻麻的褐色小磷片。雖帶環柄二字,但菌柄上的菌環卻不明顯。此菇個頭不大,奇貌不揚,卻心狠手辣。吃上一朵,能毒你個人仰馬翻,不信你試試!要知道此菇信奉的可是“身雖小,毒性大,貪嘴吃,拿命來!”
肉褐磷環柄菇
曬曬戰績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此菇已在遼甯、山東、河北、湖北、湖南、江蘇、甯夏、甘肅等多省市制造了15起大案,毒翻了30多人,毒死了3人!
肉褐磷環柄菇
盤盤家譜
此菇隸屬于蘑菇科,與人們喜愛的香菇、花菇沾親帶故同屬一大類,卻不是同屬,妥妥的不是“一家菇”。此外,此菇還有一大堆“毒親戚”,什麼毒環柄菇、亞毒環柄菇等等,個個都是身懷毒技,隻要有人膽敢将其吃下,一毒一個倒,絕沒失手的時候,穩穩的“毒門高手”! 雖然蘑菇科有不少品種可食,但仍有許多品種未被研究确定毒性。如果僅憑一個“菇”字,就意斷是口食之物,那就大錯特錯,搞不好當了小白鼠,還賠上性命,就不值當了!
毒環柄菇
亞毒環柄菇
揭揭蹤迹
夏秋季的雨後,此菇特愛出現在松林的地面上,尤其是油松樹下,最近發現棗樹下也有生長。有時單獨一朵生,有時呈片生。出野外或遛彎時常可遇到它。遇到時可得認清楚瞧明白了,怎不明白的最好飄過,千萬不可頭發胡子一把㧓,稀裡糊塗的就采回來美餐一頓,那可是要人命的,怎不好就慘遭滅門。隻可惜這樣的慘案年年發生,年年讓人悔恨痛惜。
肉褐磷環柄菇生長在冷松樹下
肉褐磷環柄菇生長在油松樹下
肉褐磷環柄菇生長在棗樹林地上
聊聊短闆
人類對此菇的認識很有限,隻知道它含有鵝膏毒素,能損傷人的肝髒,至于是怎麼做到的,還不清楚,因此就無法制造解藥,隻能眼睜睜地看着它大肆殺戮肝細胞,醫生們對此毫無對策,就便換血換肝,也未必有用,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理理觀念
吃貨們,必須摒棄“見菇就采,采了就吃”的舊觀念,樹立“路邊的野菇不能采!”新觀念。想吃山珍的可到正規的市場購買,或到靠譜的餐館美餐。路邊的小攤呀,街邊的小館呀,就得慎重了,否則,可能明年就要墳頭長草了!
有用就擴散!
(來源:中國疾控中心職衛所 尹萸李海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