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俗稱“野菠菜”,農村的牛都不吃它,卻有人當野菜吃,有何價值?
以前農村不少家庭都會讓孩子放牛,這也是衆多70後、80後在小時候最常幹的農活。
現在春耕又到了,可是機械化普及了,農村也很少人養牛了。
而養過牛的人都知道,牛是一種很聰明的動物。它們雖然愛吃草,但也不是什麼草都吃的。
并且有經驗的農民最清楚,一般牛吃的草人也可以吃,換句話說牛吃的草都是無毒的。
那你可知道有一種叫“野菠菜”的植物呢?這是一種牛都不愛吃的草,可是如今卻有人把它當野菜吃?并且還被一些人當成“寶”,那它有什麼價值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野菠菜,并不是菠菜
提起野菠菜,估計不少人都會在腦海中想起它,隻因它在農村太常見了。農村的一些路邊、果園、菜地裡,或者是荒草地都能看到它,植株高達,葉片細長,非常的搶眼。
在民間野菠菜也叫它牛舌頭、牛大黃、土大黃等,它雖然長得很像菜園子裡的菠菜,可是卻和菠菜沒什麼關系。
因為菠菜是藜科菠菜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而野菠菜是蓼科酸模屬的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雖然它叫野菠菜,卻不像馬齒苋、荠菜等野菜一樣常被當野菜吃,不少人還認為它是有毒不能吃的。原因是這種植物就連牛羊等動物都不吃它,所以就認為它吃不得。
其實野菠菜自帶酸味,細細咀嚼還會感覺味道有點發苦。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不僅牛不愛吃它,也讓很多人對野菠菜有偏見。常常被人視而不見,從而忽視了它的價值。
被忽視的“寶藏植物”
可是在近些年,野菠菜的名氣也逐漸高漲了,成為了越來越多人愛吃的一種野菜了。
沒錯,野菠菜也能當野菜吃,并且味道還不錯。它和其他的野菜一樣,食用的是它的嫩莖葉。
野菠菜的食用方法也很多樣,既能清炒,也可以做湯吃。而在近些年有些飯店、餐館更是把它端上了餐桌,常常用它和冬菇一起燙火鍋吃。
其實在幾十年前,也有些地方的人吃它。當遇到食物不夠吃了,就會去山裡挖野菜吃,而野菠菜随處可見,非常容易尋找,就成為了不少人充饑的野菜之一。
其實現代營養學研究還發現,野菠菜不僅很美味,而且還營養豐富,經常食用有促進血液的循環,預防高血脂等作用。
當然了,野菠菜的價值可不隻是這些,它最大的價值還在于根部。挖過野菠菜的朋友們,應該都很清楚那就是它的根部很粗大,民間更是說它的根部含有“黃金”,而且它還有一個更霸氣的名字——金不換,在當時土大黃的名字更是中外聞名。
雖然野菠菜在野菜界名氣不高,可是在中草藥行業卻是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前更是被稱之為“救命王”。
土大黃這種傳統中藥材的大名估計許多人都有所耳聞,而它實際上就是野菠菜地下的根莖。之所以叫它“土大黃”,是因為它和大黃很相似,甚至在曆史上有一段時間還冒充過“大黃”。
大黃是蓼科植物掌葉大黃、藥用大黃或唐古特大黃的根莖,它們兩可以說是“近親”關系,但是在土大黃成名之前,大黃就已經在中醫學上鼎鼎有名了,常有外号“馬蹄兒”、“驢蹄兒”。而土大黃在當時還隻是鄉間野草。
不過在元朝的時候,随着大黃的稀缺,價格随之水漲船高,一些商販就開始用土大黃來冒充它,後來醫學者也對土大黃進行深入的研究,發現它也有着極高的藥用價值。在清朝中俄簽訂《恰克圖條約》的時候,就在其中明确規定了茶葉、土大黃成為了通商的主要物品。
因為在俄國當時很多人得“内熱”,而甚至有傳言:“非得土大黃不能生。”可見土大黃的厲害之處。
土大黃作為一種傳統中草藥,它入藥的是地下的根莖,味道酸,性寒,主要有涼血、止血、清熱通便、利尿、殺蟲等作用,對于吐血、便血、目赤等都有一定的效用。
像以前農村遇到一些家禽家畜不吃食了,一般獸醫就會讓主人去挖土大黃把它切碎了,或者是煮熟喂食給動物吃,就是因為它有殺蟲、通便的作用。家禽經常食用,能提高食欲,快快長肉。
另外還聽村裡的一些老人說,以前農民也沒有洗發水,當時都是用土方法來洗頭發。而野菠菜就是天然的洗發水。
如果頭皮癢、頭發出油、有頭皮屑了。也會去挖野菠菜,把它清洗幹淨了,然後用它的水來洗頭發,連着洗幾次頭發就是烏黑油亮,還不癢。
總結起來,野菠菜雖然長得貌不驚人,但卻全株都是寶,它的葉子可以當野菜吃,并且還是一種有保健價值的野菜。
尤其是它地下的根塊,更是不容小視。如果能和各種植物、美食配伍,相信會發揮出不同凡響的作用。
關于土大黃這種包裝植物的更多價值,還值得我們繼續去尋找和探索。
各位網友們,你們吃過野菠菜嗎?如果沒吃過,不妨試試吧,真的很不錯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