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血壓,不會有人陌生,這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近年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且患者年齡越來越年輕。
在我國,目前已确診的高血壓患者達到2.7億,平均每5個人就有一個是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本來的危害并不大,危險的是它所引發的各種并發症。
高血壓的的并發症是由于大小血管病變導緻,表現最明顯的部位是心髒、腦、腎髒等器官的病變。
血壓每上20mmHg,這些部位包括全身血管都會受到損傷,死亡風險也翻一倍。
因此,有了高血壓,一定要及時治療,并配合日常調理,控制好血壓。若長期控制不力,這4種并發症就會找來。
1、心髒并發症
血壓持續升高,增加了心髒負擔,同時也促進了動脈硬化。而心髒獲取氧氣和營養的來源是冠狀動脈,因此受到的影響非常大。
有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比正常人發生冠心病的風險高出2.6倍左右。
當身體突然出現胸痛或胸悶症狀并影響到到左肩或左上肢時,千萬要警惕心髒病來犯。
2、腦血栓
血壓若長時間得不到有效控制,會引發大腦動脈硬化及血栓問題,血流不暢堵塞腦動脈時,很容易提高腦梗死的發病風險。
當大腦内動脈出現硬化或變脆現象,還可能出現腦出血。
高血壓患者若發現有頭暈目眩或身體麻木無力症狀時,要警惕是否為短暫性腦缺血,防止腦梗死出現。
3、腎病
腎髒肩負着排洩工作,體内各種代謝廢棄物通過血液輸往腎髒。若血管壓力太大,血管壁變厚,官腔狹小,腎髒供血無法充足。
時間一長,腎髒會出現損傷,有可能發展為腎功能減退或腎衰竭。
而尿毒症的主要誘因是高血壓所緻的慢性腎病,因此,一旦腎髒病變,身體将付出沉重代價。
4、眼底病變
高血壓患者對眼底動脈也要時刻關注,因為眼底的血管同樣會受到高血壓影響。
當血壓升高,會出現眼底病變、視力減退或視網膜病變等問題。
可見高血壓的影響是遍及全身的,不僅是血壓的升高,因此而産生的并發症更為嚴重,不可大意。
高血壓預防和治療工作需要抓緊,現代人容易患此病,與長期壓力過大及生活習慣不良有關,尤其是在飲食上,一定要注意調理。
血壓高的患者飲食最好以清淡為主,不可過于辛辣,否則會導緻大便幹燥,排便困難,在用力排便時,會導緻血壓升高,出現腦出血等症。
另外,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戒酒,酒精會加快心率,導緻血壓升高,增加動脈硬化發生率。
高血壓患者的日常生活要也要注意幾點。
首先,在早上醒來時,不要急着起床,先活動一下身體,當全身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複張力後,再慢慢起床。
其次,洗漱時,最好用30-35℃的溫水洗臉、漱口,過高或過低的水溫會刺激皮膚,使血管出現擴張或收縮,不利血壓穩定。
最後,吃過飯後,可進行适當鍛煉,如散步或打太極等,能緩解動脈緊張感,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