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考狀元北大學霸分享學習方法

高考狀元北大學霸分享學習方法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1 23:46:14

上周末,有個朋友和我感歎:“為什麼要‘雙減’呢?還不如不‘減’呢!”

原來,自從“雙減”政策出台之後,他雖然少了接送、作業指導的壓力,但課餘時間增多的孩子,卻不免有點兒放飛自我,用他的話來說:就差大鬧天宮了!

放學回家和周末,孩子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視,美其名曰:“雙減”不布置作業不就是讓玩的嗎!”

這種散漫懶惰的狀況不禁讓朋友憂心忡忡。

要知道差距就是這樣一點點兒拉開的,就像很多人都挂在嘴邊的那句話:“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要努力。”

在最應該學習的年齡選擇了放縱、安逸,那當需要知識加成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縱觀那些學霸,也從不僅限于書本和學校所學,大都有主動、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而這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閱讀。

就如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教育部語文統編教材主編溫儒敏教授所說:“每年那些高考‘狀元’,大都是比較喜歡讀書,而且閱讀面也比較廣的學生。”

那作為“狀元潛質”的閱讀能力該如何培養呢?溫儒敏教授認為可從3個方面做起:

高考狀元北大學霸分享學習方法(高考狀元都有這個特征)1

1 培養興趣

溫教授說:“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有讀書習慣?關鍵是先要引發‘興趣’。”

沒有興趣,隻是為了考試而讀書,或者在父母的逼迫下讀書,那即使多了100本書,也隻會是痛苦的經曆,隻要有機會,就肯定會放下書本,放縱娛樂。

但從興趣入手,激發了孩子自我閱讀的需要,孩子就會千方百計抽出時間來閱讀。

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明初大文學家宋濂幼時借書抄書的“嗜學”故事,曾感召了很多人。

通過給孩子講這些名人讀書的故事,激勵孩子愛書愛上閱讀;或給孩子講解書中的精彩情節,激發孩子探索的欲望;或陪孩子一起閱讀,創設閱讀氛圍,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讀書的習慣。

溫儒敏教授曾說:“如果高中畢業了還沒有讀書的習慣和愛好,日後要培養興趣,難度就更大了。”

讀書興趣的培養越早開始,效果越好,從現在開始,就是最佳時機。

高考狀元北大學霸分享學習方法(高考狀元都有這個特征)2

2 多讀“閑書”

我小學的時候,因為條件有限,看的最多的就是鄰居一位老師訂閱的《今古傳奇》,沒有人強迫我寫讀書筆記,但因為在潛移默化中記住了很多成語,鍛煉了語感,我的作文一直被老師當作範文在班裡念,語文成績一直在班級名列前茅。

在書籍的選擇上,不要局限于名著,楊紅櫻《笑貓日記》奇特的想象,文中精彩比喻、對話描寫,對真善美的弘揚,不也很值得學習嗎?

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中環環相扣的情節設置,不也很值得寫作借鑒嗎?

做好引導,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機會,個性化閱讀照樣可以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

高考狀元北大學霸分享學習方法(高考狀元都有這個特征)3

3 不求甚解

一部分家長和老師,總害怕孩子讀書不認真,于是布置了一大堆關于讀書的作業,例如讀書筆記、讀後感等等。

這樣的閱讀,就如我們小時候出門遊玩必寫作文,看電影必寫讀後感一樣,會讓人的興趣大跌,甚至産生還不如呆在家裡的念頭。

因此,除了那些考試書籍需要精讀、做筆記、寫感受之外,何妨讓孩子的閱讀簡單一些。

可以采用晉朝陶淵明“不求甚解”的讀書方法,根據需要對一部分書精讀,其餘的“不求甚解”“會意”即可。

也可在每次讀書時,隻讓孩子抓住一個方面,讀出一點兒感受,就給予大大的鼓勵和表揚,增加自信心。

當讀書變得輕松,閱讀更多的書就将成為可能。

高考狀元北大學霸分享學習方法(高考狀元都有這個特征)4

溫儒敏教授說:“閱讀習慣是給一生打底子的事情。”

“沒有形成閱讀的愛好與習慣,這樣的語文課即使把孩子送進了大學,也不能說是成功的。”

閱讀的作用雖然沒有那麼立竿見影,但卻能在潛移默化中改變氣質,提升智力。

就如優質的蟬,需要在暗無天日的泥土下寂寞地生活三年(更有甚者要十七年),才會在夏天的某個夜晚,悄悄爬上樹枝,一夜之間,蛻變成知了,一鳴驚人。

沒有一種成功是一蹴而就的,世上也沒有什麼運氣和開挂加身,隻不過是能在暗無天日的歲月裡卧薪嘗膽罷了。

做善學習的父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為孩子的成長蓄力,孩子必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厚積薄發,乘風破浪。

往期精彩内容回顧:

閱讀理解是“老大難”?總結出“七步”程序閱讀法,适合多看一看

你家孩子的英語成績,距離英語閱讀滿分,隻差這10分鐘!

英語怎麼學才能考高分?分開學!聽力、閱讀、寫作訓練方法不一樣

當5年語文課代表,單科成績穩居前三,自述:除閱讀外,常做2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