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門診看了38個患者!
一直忙到12點半才下班!
幾乎每一個患者,進來後都要求我給他測量一個血壓,測量前一邊脫衣服袖子,一邊說:在家裡電子血壓計不太準,有時候前後測量兩三次,血壓值都不一樣,都不知道該以哪一個為準。
我每次給患者測量完血壓,都會再次交代,還得回家多測血壓,因為高血壓需要長期監測,監測的任務隻能靠自己,而不能靠醫生。
一、在家測量血壓準嗎?
1、高血壓指南鼓勵更多人在家測量血壓
因為我們的血壓是長期的問題,并不能指望一個月去一次醫院,靠醫生測量一次血壓來評估和判斷自己的血壓水平。因為血壓是每日每夜的,血壓是24小時每分每秒的一個結果。一兩個月去一次醫院的血壓值,并不能完全代表我們的真實血壓水平。
2、醫院血壓并不都比在家更準确
醫生護士測量的方法更正确以及醫院的血壓計應該更準确,這是導緻大家更相信醫生在醫院測量血壓的原因。
一部分患者去醫院,因為緊張或勞頓等等原因,導緻在醫院醫生測量的血壓數值都會高于患者本人在家測量的結果。這其中就會發生白大衣高血壓,也就是一到醫院血壓就高,回到家測量血壓就正常,那麼這種情況就不能輕易診斷為高血壓。
對于在家測量偏低,在醫院測量偏高的情況,我們建議盡可能以在家為準。一方面在家可以多次測量,多次數據更能反應一個人的血壓水平;一方面在家能避免緊張以及勞頓等等因素對于血壓的幹擾。
所以我們在醫院高血壓是140/90mmHg這個标準,而在家測量高血壓的标準是135/85mmHg這個标準。
二、幾點測量最準确?
那麼我們在家到底是幾點測量血壓呢?是上午還是下午還是晚上更準确?
告訴大家,測量血壓更重要的是測量方法和血壓計的準确性,和時間沒有關系。但您肯定會問:那為什麼早中晚測量的血壓都不一樣呢?
這是肯定的,因為我們的血壓是一條曲線,而不是直線,所以别說早中晚測量可能不一樣,就算是連續測量幾次血壓也可能不一樣。
首先需要一個準确的血壓計,其次是測量前盡量避免憋尿、運動、喝酒、喝咖啡、發脾氣、熬夜等等情況;測量時不要說話,不要跷二郎腿,前壁與心髒同一水平,室内環境不宜吵雜,不宜過冷。這樣測量的血壓才是更加準确的血壓,至于早中晚,那隻是代表一天中不同時間的血壓而已。
你肯定會問:難不成一天要測量三次血壓?
那倒未必,如果血壓已經恢複正常,根據自己的血壓特點,選一個相對高的時間段測量即可。比如您平時早晨血壓高,那就選早晨測量;如果晚上血壓高,就選擇晚上測血壓。當然對于血壓不穩定的患者,建議早中晚測量,直至血壓平穩為止。
三、電子血壓計準确嗎?
不管是電子血壓計還是水銀血壓計都有準的,也都有不準的。
電子血壓計操作方便,沒有水銀洩露的風險,自己一個人即可測量;這是電子血壓計的特點或優點。
水銀血壓計,不但有水銀洩露的風險,而且大多數不會使用,所以不利于家庭使用。何況水銀血壓計遲早都會被全部淘汰,以後将都是電子血壓計。随着科技的進一步發展,電子血壓計肯定也會越來越準,越來越方便。
舉一個例子,我們小時候,都用的是杆秤,那時候電子秤剛剛出現,很多人都懷疑電子秤;我們小時候電子表也剛剛出現,很多人也懷疑電子表。可是現在呢?幾乎全部都是電子秤,而且可以直接算出物品的價錢;運動手表不但可以計時,還可以記錄步數。
我們都在主動或被動中接受着科技的洗禮,在家測量血壓,首選電子血壓計。
四、前後兩次不一樣到底一哪一次為準?
上面我們已經提到了,我們的血壓是曲線,不是直線,所以,連續兩次,三次測量血壓,數據不一樣也是正常的。
一般建議,連續測量2次,間隔2-5分鐘,取兩次平均值就是自己的血壓;如果前後兩次誤差超過5mmHg,需要測量第三次,取三次平均值。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前後幾次測量誤差十幾或幾十毫米汞柱,那麼就說明血壓計确實有問題,需要重新校正,或更換。
我國100個人就有28個高血壓,長期高血壓不控制或控制不好,就可能會導緻心腦腎以及大血管病變。所以我們要早發現早控制高血壓。
要早發現早控制,必須先得學會正确準确的測量自己的血壓!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